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2.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翻阅资料详细了解牛顿的“月-地”检验。 2.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以加深记忆,理解其内容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和借鉴科学的实验方法,充实自己的头脑,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高科学的价值观。 通过逻辑推理体验其乐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是在上一节推导出的公式作一拓展得到的,在前节的基础上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又为下几节内容作好铺垫。 本节课教学重点: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表达式。 本节课教学难点: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猜想-检验-结论的顺序展开,在每一个过程都有大量的学史资料,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注意培养学生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数学处理和逻辑思维。 教学方法: 探究、阅读、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 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引入新课  由初中所学知识来认识重力势能  学生活动: 推导得= 教师:那么我们从这个式子中马上就可看到一些比例关系,那么为什么牛顿还要进行推导下去呢?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研究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有四个变量。不能体现这个行星运动的特点) 教师:分为两大组进行推导:将V=2πr/T和代入上式得 学生活动:推导。 教师:那么从这个式子中还是有很多的变量,研究仍旧复杂,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代入上式) 学生活动:推导得到: 师生总结:由上式可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 教师:中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恒量.只与太阳有关。那么究竟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牛顿根据其第三定律:太阳吸引行星的力与行星吸引太阳的力是同性质的作用力,且大小相等。 提出大胆得设想:既然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应跟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引导学生,或者采用让学生来解释的方法)即:F∝ 写成等式就是F=G 教师:行星绕太阳运动遵守这个规律,那么在其他地方是否适用这个规律呢?(假如说月球、卫星绕地球) 通过回顾旧知引起学生进一步求知欲   进行新课  学生活动:思考 教师:为了验证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牛顿还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参见课本P105右侧),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已知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地球半径为6.37×106m.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 教师:同学们试计算一下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引导学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并分析结果) 学生活动: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 因为F∝ 所以a∝1/r2同学们通过计算验证,  两者结果十分接近,说明遵循同一规律。 牛顿在研究了这许多不同物体间的作用力都遵循上述引力规律之后。于是他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于1687年正式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②公式 如果用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教师: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 学生活动:思考、纳闷[ 教师:下面我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  教师:1.G为引力常量,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这个引力常量的出现要比万有引力定律晚一百多年哪!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来的),我们下节课就要学习。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其实他相当于提起一个质量比头发丝还小的物体所用的力,因此我们很难察觉。但它对于质量较大的物体来说,就不可忽视了。 教师:为什么说是粗略?让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思考 教师: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是指质点而言,不能随意应用于一般物体。 a.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公式中的r 就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对均匀的球体,可以看成是质量集中于球心上的质点,这是一种等效的简化处理方法。 教师: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重要意义 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第一次揭示 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引导学生进行推导讨论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  说明: G为引力常量,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 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是指质点而言,不能随意应用于一般物体。 小结:       六.视野拓展:联系生活、科技和社会资料   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与椭圆转移轨道   图7-3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一般为三级,其发射后的飞行过程大致包括垂直起飞、转弯飞行和进入轨道这样三个阶段,如图7-3所示。  图7-3   由于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稠密,对火箭的阻力很大,为了尽快离开大气层,通常采用垂直向上发射(垂直发射的另一个优点是容易保持飞行的稳定性)。到第一级火箭脱离时,火箭已穿出稠密的大气层。此后第二级火箭点火继续加速。当第二级火箭脱离后,火箭已具有足够大的速度,这时第三级火箭并不立即点火,而是靠已获得的巨大速度继续升高,并在地面控制站的操纵下,使火箭逐渐转弯而偏离原来的竖直方向,直至变为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当火箭到达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第三级火箭点火,火箭继续加速达到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而进入轨道。至此,火箭已完成了其运载任务,随即与卫星脱离。刚脱离时,卫星与第三级火箭具有相同的速度并沿同一轨道运动。由于在卫星轨道处仍有稀薄气体存在,而卫星与火箭的外形不同,致使两者所受阻力不同,因而两者的距离逐渐拉开。此后,一般卫星将按预定计划沿椭圆轨道运行,火箭则在落回地球时与稠密的大气层摩擦而烧毁。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严格相等,为T=23小时56分4秒。这样,每隔24小时,地球与同步卫星一起转过一圈再加上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绕太阳)转过360°的1/365。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好像是静止在赤道上空某点的正上方固定不动,因此称为地球轨道静止同步卫星,简称地球同步卫星或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和运行速度v可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求出。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卫星的质量为m,则有,  由以上两式解出v和h,并代入已知数据M、T、R和G,得   这表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速度都是严格确定的,因此,发射同步卫星时的精度要比一般卫星高得多。   发射同步卫星通常采用一个椭圆形的中间转移轨道作为过渡。卫星可在地面上任何地点发射。首先由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依次启动,使火箭垂直向上加速。到第二级火箭脱离后,转弯进入一个高度较低的圆形轨道作短暂停泊,这一轨道称为初始轨道或停泊轨道。在此轨道上运行少许时间后,第三级火箭点火,使装有远地点发动机的卫星进入一个椭圆形的轨道,称为转移轨道又叫霍曼(Hohman)轨道。该轨道所在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因发射地点不同而异,但椭圆的远地点和近地点都在赤道平面内,远地点与同步轨道相交,如图7-4所示。进入转移轨道后,卫星与第三级火箭脱离,同时启动卫星两侧的切向喷嘴,使卫星开始自旋。在转移轨道上绕行几圈的过程中,地面控制站要对卫星的姿态进行调整。当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时,启动卫星上的远地点发动机,使它改变航向,进入地球赤道平面;同时加速卫星,使之达到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然后还需对卫星的姿态作进一步调整,这样才能准确地把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    图7-4 椭圆转移轨道不仅用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而且可用于各种航天器的轨道转移。 七.教学后记: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