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 (1)知道摩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2.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量。 三、教具 玻璃棒2根,橡胶棒2根,丝绸,毛皮,塑料尺子,相同的验电器2个,碎纸屑,头屑,拴细线的轻纸环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和头屑,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 日常生活中,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在黑暗的地方脱毛衣时,常常会看见小火花,听见“劈啪”声,这是什么现象? 人类对电现象的早期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泰勒斯那时就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到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特发现,其他物体经过摩擦后也能吸引其他轻小物体.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和应用,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下面我们进一步地学习有关电现象的知识。 (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第四章电路 板书: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板书:1.带电现象摩擦起电 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时,称物体带了电,或称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提问: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电荷,那么有几种电荷呢?人们是怎样知知道的?电荷间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演示】实验装置见下图.实验过程参照下表.将实验现象及所得结论填入表中相应的空白处。 实验记录表: 带电体 现象 结论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 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跟毛皮摩擦起的橡胶棒    思考:如果用其他带电体代替塑料尺做相同的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 同学讨论,也可让学生到讲台前用自己身旁的物品亲自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 探索科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们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包括把“天电”引到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有人也曾为此而献身.实验发现,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板书: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板书: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板书: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 出示验电器,介绍它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演示】轻轻摩擦几下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再用力摩擦几下玻璃棒,接触另一个相同的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 提问: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说明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多少不同. 板书:5.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演示】使验电器带正电,然后用毛皮轻轻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提问:(1)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小表明了什么?(2)若验电器和橡胶棒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接触后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将如何? 介绍电荷的中和现象.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知识 1.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经过摩擦的物体是否带了电? 2.如图所示,甲图是两个轻小球相互排斥,乙图是两个轻小球相互吸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两个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甲图中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C.乙图中的两个球一定带异种电荷.D.乙图中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3.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轻纸环,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五)布置作业 课本p.45练习.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