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高考要求 1、理解并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2、了解“超重和失重”; 3、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考点: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惯性定律、相互作用力、超失重等(也有少量物理学史); 2、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考察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原理及其注意事项、数据的处理。 高考地位 本章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察的题目山东多为选择题,其它考区有大题出现;大多都是结合曲线运动功能关系电磁学相结合的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 1.课上通过展示部分学生典型错误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步骤分”的重要性。 2.易错点可以通过“自主性互助研讨”的讨论小组内消化掉。 3.个别同学课间十分钟交流,指出错误点。 【重点和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考情展示 本次试卷命制针对枣庄八中南校高三复习,属于平时小测验。 1.难度 本次考试难度中等,侧重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规律的考查。但实际学生感觉难度偏大,选择题3、5、6、8、10通过率平均在20到40,计算题14题完成率低。 2.覆盖面 作为高中三年级的第一次考试,试题做到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了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 二、考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1.不熟练弹簧、细绳弹力突变问题。(选择题第3题) 2.整体法隔离法应用不熟练(选择题第7题,以及第15题误用整体法)。 3.受力分析与正交分解不到位(第12题)。 4. 实验数据处理依赖计算器较强,导致计算失误失分 5. 刹车类判断问题仍有部分同学不熟练。 6.对于多问题目,没有理解上一设问是为下一问服务。 7.解题过程不规范,步骤分失分率高。 8.临界问题不熟悉,有部分同学空白。 三、自主纠错 教师提前一节课下发答案,学生对照自查。并发放“物理学习反馈单”,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填写反馈单。 四、错因剖析,引领归纳 (一)弹簧、细绳弹力突变问题。(3题) 错因分析:弹簧是明显形变,弹簧弹力需要时间积累,绳子形变不明显,弹力可以突变。 补偿训练、1 如图所示,物体A、B用弹簧相连,mB=2mA, 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在力F作用下,物体系统做匀速运动,在力F撤去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_______,B的加速度为_______(以原来的方向为正方向). 补偿训练1 答案:本题考察了弹簧的台历不能突变,0;-μg (二).临界问题(14题) 错因分析:(1)不熟悉临界问题的判断。 正交分解不熟练。 补偿训练2、 如图所示, m =4kg的小球挂在小车后壁上,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 求:(1)小车以a=g向右加速; (2)小车以a=g向右减速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1和后壁对小球的压力F2各多大? 补偿训练2、解析:(1)向右加速时小球对后壁必然有压力,球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向右加速。合外力向右,F2向右,因此G和F1的合力一定水平向左,所以 F1的大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50N,可见向右加速时F1的大小与a无关;F2可在水平方向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2-0.75G =ma计算得F2=70N。可以看出F2将随a的增大而增大。(这种情况下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比用正交分解法简单。) (2)注意:向右减速时,F2有可能减为零,这时小球将离开后壁而“飞”起来。这时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会改变,因此F1的方向会改变。所以必须先求出这个临界值。当时G和F1的合力刚好等于ma,所以a的临界值为。当a=g时小球必将离开后壁。不难看出,这时F1=mg=56N, F2=0 成功之处:1.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对于基础知识的摸底,暴露出学生很多弱点,当然也暴露出教师在“教”上侧重理论的讲述,缺乏过程的展示 2.满分卷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再一次进行了知识的总结。难度系数降低,也让学生有了信心,想学物理。 遗憾之处:个别习题难度偏大:检测案的第6、10题,应当删去。 教学建议:降低难度,一轮抓基础。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