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电流、电阻、电功率及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Ⅱ(考纲要求)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阻定律 Ⅰ(考纲要求)  1.电阻 (1)定义式:R=.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电阻定律 选修3-1 第七章 电 路(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ρ. 3.电阻率 (1)计算式:ρ=R.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考纲要求)  1.电功:(1)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W=qU=IUt.  (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IU.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2)计算式:Q=I2Rt.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I2R.  电阻的串联、并联 Ⅰ(考纲要求)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总电阻 R总=R1+R2+R3+…+Rn =+++…+  各电路相等的物理量 I1=I2=I3=…=In U1=U2=U3=…=Un  电流或电压分配关系 ==…= I1R1=I2R2=…=InRn  总电流 I总=I1=I2=…=In I总=I1+I2+I3+…+In  总电压 U总=U1+U2+…+Un U总=U1=U2=…=Un  电功率分配关系 ==…= P1R1=P2R2=…=PnRn     1.(2011·梅州高三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由R=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②由R=ρ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③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④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R=是电阻的定义式,R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①错误;而R=ρ是电阻的决定式,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故②正确;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③错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此时的导体叫超导体,故④正确. 答案 D 2.鸟儿落在110 k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解析 因为鸟与两脚之间的导线并联,两脚间导线电阻很小,分得的电压很小,所以鸟两脚间的电压很小,几乎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3.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 V,电阻是1 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 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 A.500 W B.25 W C.1 000 W D.475 W 解析 电动机的热功率P=I2r=52×1 W=25 W,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4.把两根电阻相同的电热丝先串联后并联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上,若要产生相等的热量,则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之比t串∶t并为(  ). A.1∶1 B.2∶1 C.4∶1 D.1∶4 解析 串联后电阻为R1=2r,产生的热量为Q1=·t串=·t串;并联后电阻为R2=,产生的热量为Q2=·t并=·t并,若要Q1=Q2,所以有t串∶t并=4∶1. 答案 C 5.有一段长1 m的电阻丝,电阻是10 Ω,现把它均匀拉伸到长为5 m的电阻丝,则电阻变为(  ). A.10 Ω B.50 Ω C.150 Ω D.250 Ω 解析 电阻丝无论怎样拉长其体积不变,但随着长度增加,截面面积在减小,即满足V=Sl关系式.把电阻丝由1 m均匀拉伸到5 m时,截面面积变成原来的,由电阻定律R=ρ可知电阻变成原来的25倍,D正确. 答案 D 6.甲、乙两根保险丝均为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是d1=0.5 mm和d2=1 mm,熔断电流分别为2.0 A和6.0 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A.6.0 A B.7.5 A C.10.0 A D.8.0 A 解析 甲、乙保险丝等长,由电阻定律R=ρ可知R=,所以R1∶R2=4∶1,把R1、R2并联接入电路,由分流关系知==,因熔断电流I2=6 A,故I1只能是1.5 A,总电流I=I1+I2=7.5 A.若I1=2 A,则I2=8 A>6 A,保险丝会熔断,故B正确. 答案 B  考点一 对欧姆定律及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注意欧姆定律的“二同” ①同体性:指I、U、R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或同一段导体. ②同时性:指U和I必须是导体上同一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2)欧姆定律不同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①I=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②公式R=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明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1)图线a、b表示线性元件.图线c、d表示非线性元件. (2)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aIR或I<  能量转化 电流做功,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W=Q=UIt=I2Rt=t或P电=P热 电流做功,电能除转化为内能外,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功W=UIt,电热Q=I2Rt,W=Q+W其他或P=P热+P其他  元件举例 电阻、电炉丝、白炽灯等 电风扇、电动机、电解槽等  【典例2】 如图7-1-3所示,  图7-1-3 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内电阻r=0.8 Ω,电路中另一电阻R=10 Ω,直流电压U=160 V,电压表示数UV=110 V.试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3)若电动机以v=1 m/s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求该重物的质量?(g取10 m/s2) 解析 (1)由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得电阻R的分压UR=U-UV=(160-110)V=50 V 流过电阻R的电流 IR== A=5 A 即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IM=IR=5 A (2)电动机的分压UM=UV=110 V 输入电动机的功率 P电=IM·UM=550 W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热=IM2r=20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P电-P热=530 W 又因P出=mgv, 所以m==53 kg 答案 (1)5 A (2)550 W (3)53 kg ——电功和电热的处理方法 无论在纯电阻电路还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发热功率都是I2r.处理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问题时,要善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电功=电热+其他能量”寻找等量关系求解. 【变式2】 如图7-1-4所示,  图7-1-4 有一内电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 60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W 解析 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电解槽和灯泡均分得110V电压,且干路电流I=I灯==A,则电解槽消耗的功率P=P灯=IU=60 W,C正确,A错误;电解槽的发热功率P热=I2R内=1.3W,B错误;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220×W=120 W,D错误. 答案 C     9.高考卷面失分原因 阅卷教师揭秘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一般是依据标准答案找得分点,然后确定分值. 考生答卷中得分点不明显的情况有: ①卷面脏乱 ②字体潦草 ③研究对象或过程不清 ④列不出物理方程 ⑤物理符号乱用 ⑥得不出数学结果 【典例】 (2009·全国卷Ⅰ)(15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5 Ω·m;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 ℃-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和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解 设所需碳棒的长度为L1,电阻率为ρ1,电阻温度系数为α1;铜棒的长度为L2,电阻率为ρ2,电阻温度系数为α2.根据题意有 ρ1=ρ10(1+α1t)①  (1分) ρ2=ρ20(1+α2t)②  (1分) 式中ρ10、ρ20分别为碳和铜在0 ℃时的电阻率.设碳棒的电阻为R1,铜棒的电阻为R2,有 R1=ρ1③  (1分) R2=ρ2④  (1分) 式中S为碳棒和铜棒的横截面积. 碳棒和铜棒连接成的导体的总电阻和总长度分别为 R=R1+R2⑤  (1分) L0=L1+L2⑥  (1分) 式中L0=1.0 m. 联立以上各式得 R=ρ10+ρ20+t⑦  (2分) 要使电阻R不随温度t变化,⑦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即ρ10α1L1+ρ20α2L2=0⑧  (2分) 联立⑥⑧得 L1=L0⑨  (2分) 代入数据解得L1=3.8×10-3 m.⑩  (3分) 阅卷教师点评 通过高考中的阅卷数据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常见错误和相关建议: 错误类型 错误原因  能力性   错误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稍差,列出③~⑥后不能根据题意列出总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即⑦式),不会令温度t的系数为零求解长度.  知识性   错误 理解力稍差,不理解正负温度系数的含义,不知道阻值为什么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  对于该类题目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解题时应仔细审题,特别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并能据此列出物理规律的方程或物理量间关系方程.   (2)平时学习要注意多总结解题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   1.(2009·广东)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ρ,可见当横截面积S一定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A正确.  图7-1-5 答案 A 2.(2009·天津理综)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7-1-5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U-I图象应是(  ).   解析 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图象上某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应越来越大,C正确. 答案 C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