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总结     对速度和加速度理解不清造成错误  【例1】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错因分析 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易错选项 错误原因  C项 仅浅层次记忆加速度的定义,而实际上加速度和速度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D项 分不清什么是“位移方向”,什么是“运动方向”,从而导致错误.“位移方向”是由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运动方向指物体的瞬时速度方向,即某时刻轨迹的切线方向,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正确解析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故A、C选项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选项正确;位移是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质点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位移的方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故D选项错误. 答案 B  运动图象的应用  【例2】 (2010·上海高考改编)  图1 如图1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错因分析 本题考查v-t图象的理解和动能定理.主要难点在于D选项,有些同学误认为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就想当然地认为合外力对B所做的功大于合外力对A所做的功.实际上,由于物体A、B所受合外力关系未知,所以不能应用功的公式判断,只能应用动能定理,从动能变化的角度去比较合外力做功的大小. 正确解析 由两图线相交可知B正确;由v-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故C正确、A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质点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故D正确. 答案 A  对运动过程不清,盲目套用公式造成错误  【例3】 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突然刹车.如果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错因分析 在解答本题时易犯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常见错误 错误原因  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a=-5 m/s2,根据公式s=v0t+at2,则有位移s=10×3 m-×5×9 m=7.5 m 出现此种错误有两个原因:  (1)对刹车的过程不清楚.当速度减为零后,汽车将静止不动,不会反向加速,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刹车过程分析.   (2)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由于对第一点的不理解导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    正确解析 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  设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v0+at, 则有0=10-5t, 解得t=2 s, 由于汽车在2 s时就停下来,所以有 s3=s2=v0t+at2=10×2 m-×5×4 m=10 m. 答案 10 m  错误理解追碰问题的临界条件  【例4】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 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 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 m处有一货车B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问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错因分析 弄不清碰撞的条件使解题陷入困境或弄错了碰撞的条件而出错. 正确解析 本题可以用Δ判别式求解: 设在t时刻两车相遇, 则有20t-×0.5t2=180+6t, 即:t2-56t+720=0. 因为Δ=562-4×720=256>0, 所以两车相撞. 答案 相撞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