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知道电荷以及单位; 2、定性了解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知道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理解电荷的物理模型; (三)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的研究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互相作用力问题。 教学重点:   1、电荷的产生和一些基本概念; 2、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用具 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流苏、验电器、感应起电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通过展示“人体带电后头发竖起、散开”图及“闪电图”,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高考资源网KS5U.COM] 电荷守恒定律 让学生观察两组对比实验: 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流苏,并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毛皮摩擦橡胶棒,再接触流苏、验电器,观察有什么现象:[高考资源网KS5U.COM] 实验2:先让单一流苏与感应起电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再起电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再进行对比实验,让流苏与尖端导体连在一起,然后让感应起电机起电后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B、提问学生 实验1中流苏、验电器张开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2中流苏张开的原因是什么? 让物体带电的方式有几种?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C、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物体带电方式有3种 接触带电————电荷转移 摩擦起电————电子得失 感应起电————电荷重新分布 提出电荷守恒定律[ks5u.com] 提出元电荷概念,及电子比荷和物体的带电量Q=±ne 库仑定律 A)先用实验定性研究电荷之间力的相关因素 1)实验探究:先让感应起电机起电,然后让泡沫球与感应起电机的一球相接触,泡沫球充电后弹开,然后再让泡沫球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倾角的变化? 2)提问学生: 泡沫小球受几个力 若已知m、θ,电荷间的力为多大? 靠近时电荷之间的力如何变? 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后,θ角变小? 3)通过师生讨论小结,电荷之间作用力随电荷量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猜想————库仑猜想电荷之间的力可能与电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探究(展示扭秤实验装置) 库仑先已得出电荷间的力与悬丝扭转角度成正比。 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先让电量不变改变距离,研究距离与扭转角度关系?再距离不变改变电量,研究角度与电量关系。 结论: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正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连线上。 C)库仑定律公式及适用条件 公式 F=KQ1Q2/R2 , K=9.0×109N·m2/c2 适用条件: 真空 点电荷: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小结(略)及例题 1)、如图A、B、C三只相同的导体球,架在绝缘支架上,已知A球带有正电荷,B、C两球不带电。问: (1)如何使B、C两球都带有正电? (2)如何使B、C两球都带有负电? (3)如何使B、C两球带上异种等量的电荷? 2)、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为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有电荷q和3q,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 A、 0 B、F C、3F D、4F 3)、如图所示,用两根同样长的细绳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在一点。两球的质量相等,A球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球所带的电荷量。两球静止时,悬线与竖直线的偏角分别为α和β,则( ) A、 α>β B、 α=β C、 α<β 4)、如图所示,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质量均为0.1g. 分别 用10cm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绝缘天花板的同一点, 当平衡时B球偏离竖直方向600, A球竖直悬挂且与墙壁接触.求: (1) 每个小球的带电量; (2) 墙壁受到的压力; (3) 每条细线的拉力。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