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指导老师: 课题 电容器的电容 课型 新课教学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化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类比法研究问题 2.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协助,大胆创新的精神。 2.渗透内因决定事物本质的哲学观点 3.课件展示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重点 1.电容的概念 2.电容影响因素 难点 1. 建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印象 2. 对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  教法 类比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学法 学生设计实验、讨论、练习、阅读自学  教具 多媒体、实验影片剪辑、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等    板 书 设 计  电容器的电容 概念: 充电:电能 → 电场能 放电:电场能→其他形式能 带电量:一个 分类: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击穿电压 额定电压 定义式: 决定式: 单位:F、μF、pF 物理意义   教 学 过 程 [Ks5u.com]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入: 【照相】学生可观察到明显的闪光效果,同时展示照相机里用的两节1.5V电池。 【提问】为什么3V的电压可以产生如此强的光? 【介绍】照相机里的一个秘密武器就是电容器。 【实物投影】:几种不同规格、型号、外型的电容器。 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在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图片展示】电视机、VCD的内部电路里的电容器。 除了电视机、VCD外,电风扇、日光灯、收音机、等电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节来认识电容器及其相关问题。 新课教学: 一、电容器 电容器的构造: 【出示】一个电容器,并将其拆开,让大家观察它的构造。 学生观察总结,可以得出: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膜(绝缘体)。 引申电容器的概念:类似这样,在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构成一个电容器。这两个导体叫做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中间的绝缘物质叫电介质。 【思考】相邻两同学是否构成电容器?   构成。 【思考】两个平行金属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能否构成一个电容器?   构成,这种电容器叫平行板电容器 ,它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容器。 过渡:电容器的构造我们了解了,它又是怎样工作的? 2.电容器的充、放电 【实验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再用模拟动画演示补充。 [实验观察] 充放电时电路中电流计有怎样的反应? [动画演示] 有电流,意味着有电流做功,则伴随着能量的转化,那么能量在怎样转化呢?以及电流流过是电荷再怎样移动?带着这样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模拟的动画。 充电:两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器当中。 我们把一个极板的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放电:电容器当中储存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过渡:对于同一电容器,两板间所加的电压越大,板上所带的电荷就越多,那么电容器的带电量与充电电压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电容 人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同一电容器,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即比值Q/U 是一个常量;对于不同的电容器,这个比值一般不同。那么这个比值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人们这样定义: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用C来表示。 2.定义式: 3.单位:法拉 简称:法 符号:F 1F=1C/V 1F=106μF=1012pF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提问】怎么理解呢? 引导学生类比理解: 既然电容器的作用是储存电荷,那么我们就把它与盛水的容器----水杯进行类比。 电容器 水容器 ↓ ↓ 容纳电荷的能力 容纳水的能力 ↓ ↓ 单位电压电容器所带电量 单位深度水容器所带水量 ↓ ↓   【结论】 电容在描述电容器的储存本领时就如同水杯的底面积。 【演示】水杯存满水和只存一点水。再把水全倒掉。 【提问】水杯自身的储水本领变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 【类比】那电容器储存100C的电荷和只储存10C的电荷,电容器自身的储存本领变了吗?不储存电荷呢? 学生类比后回答:没有。 【提问】电容C与Q、U有关吗? 电容C是电容器本身的特性,不由Q、U这些外界因素决定。 老师强调:这是比值定义法。 回顾:前面我们刚学了一个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是什么?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容C有自身的因素决定,那它有自身的哪些因素决定呢?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猜想】既然电容C由自身因素决定,那么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可能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根据电容器内部构造可能会猜想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可能与两极板正对面积、绝缘电介质、两极板间距离有关。 【思考】 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老师提示: 大家肯定会想到:我们要检验电容C是否和上面三个因素有关,可以改变任意一个看电容C变不变就行了。但现在的问题是C的变化我们没有专门的仪器可以检测出来怎么办呢? 学生再讨论,可能得出: 由得:当Q不变时,C的变化可由U的变化反映出来,例如:U变大时,表示C一定减小了。 【思考】怎样设计实验呢? 老师提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几个问题: ①怎样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呢? 老师提示:将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仅仅移动极板,猜想分析电荷量Q会不会变? 给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电源不再继续对电容器充电,同时也没有导线将两板相连,电容器也不会放电,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而且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总是聚集在正对的面积里。 ②怎样测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大小呢? 【告知学生】有一个这样的仪器:既可以测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又可以让两极板未连接,这就是静电计。它是由验电器改装而成的,它的金属球接一导体,金属外壳接另一导体,从指针的偏角可测出两导体间的电势差。 【实验过程】 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以上三个量,观察指针张角的变化,完成下面的表格: 电势差U 电容C  两板间距d 增大     减小    正对面积S 增大     减小    电介质 插入     拔出    过渡:是不是向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一定会增大呢?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 [告知学生]:板间充满某种介质时,C会变为板间为真空时的若干倍,这一倍数叫这种介质的介电常数,用ε表示。课本中给出几种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总结】理论和实验可证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两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 公式:,k为静电力常量。(C只由、S、d决定) 回顾:前面我们刚学的电场强度E也有两个公式,、。 四、常用电容器 学生带着下面几个问题阅读常用电容器部分: 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常用的固定电容器有哪些? 电解电容器与其他常用电容器相比有什么显著特征? 图13-42的电容器上标的“0.002μF,400V”指的是什么? 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最大限度电压,超过这个电压电介质将被击穿。 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比击穿电压低。 强调:电容器上标的电压是额定电压。 学以致用 1.下列有关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两块互相靠近且彼此绝缘的导体带电才能组成电容器 B.两块互相靠近且彼此绝缘的导体即组成电容器 C.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可能带有不等量的异种电荷 D.电容器的带电量是指两极板带电量的总和 2.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在描述电容量C、带电量Q、两板间电势差U的相互关系中,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实物的展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电容器充满兴趣。 实验过程无法详细演示电荷移动情况及电场的变化过程,需要flash动画配合 进行类比法这种物理思想的灌输与训练 实物的演示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重温比值定义法 让学生体验每一个真理的得出都经过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和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老师的提示让学生思考的帆船驶向正确的方向 训练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思维习惯 由于该实验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而且现象也不是特别明显,所以用事先拍好的影片代替。 对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方法的再一次训练 将知识进行串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知识上学习了电容器、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容;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首次接触了类比法研究问题,又重温了比值定义法和控制变量法。  作业 阅读本节内容。 练习七:(3)(4)。 预习下节内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