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课程要求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 重点: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有关计算。 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的理解 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有关计算。 强化基础 1.下列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2.关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任意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均相同     B.只有在连续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才相同  C.加速度是恒定的 D.加速度越来越小 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4.关于图2所示v-t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增加 得多,所以aA > aB B.当速度由v1增加到v2时, A用的时间少于B用的 时间,所以aA > aB C.在同一时刻vA > vB,所以aA > aB D.A、B一定是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3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 A.只有0~2 s B.只有2 s~4 s C.0~2 s和6 s~8 s D.0~2 s和5 s~6 s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程为v=(-2t+12)m/s。 (1)说明方程中各字母或数字的物理意义; (2)在图4中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 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5所示.试回答: (1)质点在AB、BC、CD段过程中各做什么运动? (2)AB、CD段过程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质点在1s末的速度是多大? 提升能力 8.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加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D.加速度是逐渐减小的 9.一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后一秒初的速度大5m/s B.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后一秒末的速度大10m/s C.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D.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10m/s 10.某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如果必须在3s内停下来,求汽车刹车时的速度满足的条件。 感悟经典 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 t图象如图7所示,则(  ) A.图象OA段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AB段表示物体 静止 B.图象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9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在9~12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与0~9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v-t图象中图线弯曲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正确;时间轴是速度方向的分界点,上方为正方向,下方为负方向,C、D正确.所以本题选BCD。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强化基础 1.ABC 2.AC 3.B 4.AB 5.D 6.(1)v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t表示物体运动时间;-2表示加速度a=-2m/s2;12表示物体初速度v=12m/s。(2)图略7.(1)AB匀加速运动;BC匀速运动;CD匀减速运动 (2)1m/s2 ,-4 m/s2 (3) 3m/s 二.提升能力 8.BD 9.C 10.小于等于15m/s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