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 1 课时)  教[来源: ]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 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主要教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牛顿管、硬币、天平、小纸片、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 物体在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并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下落快慢是一样的。上节课,我们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时,得到了一条纸带。科学利用纸带上的运动信息,我们能够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一般规律。 二、进行新课 (1)经验和实验告诉我们,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加速的直线运动。由于下落中只受重力的作用,而重力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个假设的真假。 (2)验证自由落体的性质  如果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定公式有:。已知量只有时间一个,暂不能用于验证。 但是根据第一章的运动图像,有。而。 联立以上三式,我们就可以得到。时间和位移都已知,那么如果a不变,即可验证假设;否则,假设不成立。 我们可以利用数表,作图分析。(如下所示) S(m) t(s) s/t(m/s) t2(s2) s/ t2(m/s2)  1 0.0019 0.02 0.0950 0.0004 4.75  2 0.0077 0.04 0.1925 0.0016 4.81  3 0.0173 0.06 0.2883 0.0036 4.80  4 0.0307 0.08 0.3838 0.0064 4.80  5 0.480 0.10 0.4800 0.01 4.80   图(1) 图(2) 图(1)与图(2)均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总结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3)分析重力加速度 从表格的最后一列可知,自由落体的加速度a=9.60m/s2。为了区别一般情况物体的加速度,我们用g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它被称作重力加速度,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g=10 m/s2。g的方向与重力一致,总是竖直向下。 下表是一些地方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高度为零) 地点 g值大小(N/kg)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  广州 9.788 2306  武汉 9.794 3033  上海 9.794 3112  东京 9.798 3543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0  莫斯科 9.816 5045  北极 9.832 90  从上表可知,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g的值略有不同,并且越接近两极,g值越大。 (4)得出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5)教材例题讲解 (6)测定反应时间 如图所示,让同学在你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正上方捏住尺子,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保持在3cm左右。突然放开尺子,你要迅速夹紧尺子,便可间接得到你的反应时间。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即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数学推理,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 P33 练习3、4 五、板书设计 概念: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规律: (1)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3)速度:  位移:  六、教学反思 (1)可先颠倒学习的顺序,先学习第三节再学习第二节内容。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