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知道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3)能用v-t图像描述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中,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些生活实例,体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教学难点 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拔 教学过程 四、瞬时速度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又通过了15 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 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2.5 m/s;这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讨论与交流3】 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从某一高度向下竖直下落,它的位移大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求到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求到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求到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求到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讨论: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当时间间隔取得越来越短时,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愈来愈趋近于数值20m/s,实 际上,20m/s就是物体在2s时刻的瞬时速度,它反映了物体在2s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可见:质点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等于时间间隔趋于零时平均速度值,用数学语言讲叫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极限值。 说明:在质点从t到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中,出取值非常非常小时,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质点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准确地讲,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 【针对训练4】 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阅读】 教材第18页中《常见物体的速度》. 五、速度和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相应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 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8页图l-3—2.观察汽车的速度计,讨论后说出你从表盘上获得有用信息. 汽车的速率.指针指在相应数字的瞬间,就表示汽车在那一瞬时的速率是那个值.还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公里里程. 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有时指速度,也有时指速率,要看实际的物理情景. 【讨论与交流】 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体验平均速度的缺陷,引入平均速率. ①位移都是零,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他们的平均速度都是零. ②即使一位同学站在原地不跑,他的平均速度也是零啊,可我们运动会上不是这样快慢的,如果这样,那多不公平啊? ③平均速度,甲、乙位移都为零,所以他们平均速度也都等于零. 在这里平均速度无法显示他们运动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他们两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且都不为零,但所用时间不同.显然时短的运动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 【针对训练5】 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 匀速运动到B,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B间距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了瞬时速度能更准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是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是不同的,前者跟位移相关,后者跟路程相关. [当堂检测]见学案 [作业]:见训练案 教后反思: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