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 一、基本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浊液: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归纳: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3、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其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或: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 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或: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4、几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外观     分散质直径     分散质粒子     5、几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半透膜     实例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常由鸡蛋壳膜或羊皮纸或动物肠衣膜等制成。 A:浊液的分散质粒子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 C:溶液的分散质粒子 6、分散系的种类: 分散质 分散剂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气态 7、常见的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烟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固 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8、胶体常见的种类: 分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散 剂 液溶胶:Fe(OH)3胶体、Al(OH)3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等 状 态 气溶胶:烟、云、雾等 二、胶体 ★1、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 的操作。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小分子等杂质的一种分离方法 叫渗析法。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 透膜。 渗析和过滤的原理图见左。 如:Fe(OH)3胶体中混有Na+、Cl-杂质时,可将混合物装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中(见上图),并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再更换烧杯中的液体,这样重复几次,可将胶体中的离子、小分子等除掉。 应用:医疗上进行的血液透析等。血液中的毒性物质的粒子可透过半透膜,而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大分子不能透过。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胶粒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对溶液来说,因分散质(溶质)微粒太小,当光线照射时,光可以发生衍射,绕过溶质,从侧面就无法观察到光的“通路”。因此可用这种方法鉴别真溶液和胶体。悬浊液和乳浊液,因其分散质直径较大,对入射光只反射而不散射,再有悬浊液和乳浊液本身一般也不透明,也难以观察到光的通路。 应用:可区分溶液和胶体 ★2)布朗运动-悬浮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这是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 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的。后来把悬浮微粒的这种运动 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和小颗粒,对于液体中各种 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 那么,布朗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看起来均一的液 体,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由许许多多液体分子组成的。 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撞击悬浮微 粒。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沿该方向运动。 ★3)、电泳 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在分散剂里向阳极或阴极作 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通过 电泳现象能够判断胶粒带电的性质。胶粒带电荷是由于它们 具有很大的总表面积,有过剩的吸附力,靠这种强的力吸附 着离子。?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 带正电荷,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AgX胶体(AgNO3 过量)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As2S3胶体等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胶粒是否带电荷,这取决于胶粒本身的性质,如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制成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但胶体中的分散质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个分子,不带有电荷,因而也无电泳现象。 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反应时用量有关。 在组成的阴离子过量时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在组成的阳离子过量时带正电荷。胶体粒子可以带电荷,但整个胶体一定呈电中性。    胶体之所以能够稳定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胶粒相互排斥,胶粒间无法聚集成大颗粒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所以胶体稳定,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而直接的原因。次要原因是胶粒小质量轻,不停地作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4)、凝聚 胶体中胶粒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结合成直径大于的颗粒而沉淀或沉积下来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如在胶体中加入适当的酸、碱、盐等物质时, 胶体中胶粒会相互聚集成沉淀。 ? 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①加酸、碱、盐等溶液 在溶液胶中加入酸、碱、盐等溶液,这就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总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体微粒创造了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电荷,使它们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因素。这时由于粒子的布朗运动,在相互碰撞时,就可以聚集起来,迅速沉降。如由豆浆做豆腐时,在一定温度下,加入CaSO4(或其他电解质溶液),豆浆中的胶体微粒带的电荷被中和,其中的微粒很快聚集而形成胶冻状的豆腐(称为凝胶)。一般说来,在加入酸、碱、盐等溶液时,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使胶体凝聚的效率大。 如:Fe3+> Ca2+> Na+;PO43—>SO42—>Cl— ②加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以适当的数量相混合时,也可以起到和加入电解质同样的作用,使胶体相互聚沉。如把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中,两种胶体均会发生凝聚。 ③长时间加热等 能量升高胶粒运动加剧,它们之间碰撞机会增多,而使胶核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弱,即减弱胶体的稳定因素,导致胶体凝聚。   如:长时间加热时,Fe(OH)3 胶体就发生凝聚而出现红褐色沉淀。 ? 三、胶体的应用 胶体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或光学性能,如有色玻璃;在医学上可以诊疗疾病,如血液透析;农业上用作土壤的保肥;在日常生活中的明矾净水、制豆腐;还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等。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