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动能 动能定理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正确理解动能定理,会进行动能定理的推导. 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知道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动能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2.推导动能定理是本课的难点。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是本节课的能力培养点。 【教学方法】 分析推理、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可改变倾角的斜面,大小不等的小木块三块。 【教学过程】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k=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1kg·m2/s2=1N·m=1J。[高考资源网] 3、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动能是一个状态量,是针对某物体在某时刻而言。因此,动能表达式中的υ只能是瞬时速度。 【例1】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 则它们动能之比为多少? 【例2】质量m=3kg的物体以υ0= 5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竖直向上的υt=4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和重力对物体作的功。 解析:动能的变化量:=-13.5J。 表示物体的末动能,表示物体的初动能。 物体以υ0= 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重力对物体作的功: =-13.5J 结论:重力对物体作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恰好相等。 拓展:若υt=4m/s,方向竖直向下呢? 二、.动能定理 1、推导: 设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υ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至υ2。在这个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W=F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由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有,由此可得: 2、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的标量性:计算式为标量式,υ为相对参考系的速度。 (2)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3)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直线运动,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 (4)若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以分段处理,也可以全过程作为一整体来处理。 4、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3)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 (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例3】如图1所示, mA=mB的两滑块A和B分别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下滑,比较它们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动能是否相同? 【例4】子弹以水平速度υ射入木板深s处,假设子弹在木板中的阻力是恒定的,那么子弹以速度υ/2水平射入木板中,射入深度是多少? 【例5】一物体以初速υ0竖直上抛,落回原处速度为υ1,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大小不变,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析:本题必须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进行研究,而且要注意重力和阻力的功的不同特点,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 上升过程: ;下降过程: ,得:。 【课外作业】[高考资源网] 教材P126—(5)、(6)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