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词七首》。 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词的一些文学常识。 2.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 品读不同风格的词作,认识豪放、婉约词风的不同特点,感知作者的创作倾向。 三. 鉴赏提示: 鉴赏这几首词要注意:① 以点代面的写法。② 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去扩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以获得丰富完整的形象美感。③ 深入体验词中所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体会作者的爱憎情感。 四. 分篇诠释: *(一)《虞美人》 是李煜的代表作,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前夕。由南唐君主变为宋朝囚犯,不仅失掉了小皇帝的宝座、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失去了自由,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产生了他特有的悲和愁,这些都通过那言怀抒志的词倾泻出来。 全词以明净、凝炼、优美、清新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前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是“一字一珠”,决非过誉。 贴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造成良好的艺术效果,也是李词的重要特点,且对后世词家影响颇大;另外,他以直抒胸臆的方法倾泻了自己的深哀巨痛,使词摆脱了在长期“花间”、“尊前”的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为后代词人的言怀述志的新体开拓了道路。 (二)《雨霖铃》 1. 诵读提示:这首词的基调低沉,作者由于当时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觉痛苦万状。词上阕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种种情态;下阕以抒情为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失去了爱的慰藉后的痛苦情状。 2. 鉴赏要点: (1)融情入景的写法:起句“寒蝉凄切”写送别的大环境,暗示了送别地点,点染了送别气氛。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一到秋天“高柳乱蝉嘶”,这句写柳上蝉鸣,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会触动离情,这已点明了词的主旨。下面“对长亭晚”,写离情的意思更确定了,因为唐宋时期长亭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和他心爱的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景物变得更清晰了,凄切的蝉声,河两岸的杨柳,河边待发的兰舟,离情自然更浓。 (2)名句赏析:“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之所以出名,原因有二: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而成一幅鲜明的画面。第二,这幅画面又恰恰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离开心爱的人的次日清晨“酒醒”之时,“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还分明留在他心上,而眼前的景物变了,只有勾起愁情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心爱的人愈离愈远了,在这凄情的景物中,他怎能不倍感孤独呢? 全词虽分上下两片,但浑然一体,从头到尾写的都是“伤别”。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本词运用的白描手法,记事、绘景、抒情,皆平实自然,又融而为一。作者善于“状难状之物,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因而受大众喜爱,享有任何词人都不曾获得的“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词人47岁,已经贬谪黄州两年多了。他是因“乌台诗案”牵连而被捕入狱的,由众人营救,才得以从宽处理,名义上安排他做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不得签书公事”,无事可做。但苏轼是一个很想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的人,在朝之日,他不仅上过一些安边定远之策,而且还写了不少富国强兵的论文,但未被采纳,理想也不能实现,如今却成为外放的闲员,不能不令词人感慨万端。词人就是以这样的心情游览“赤壁”,想到周瑜三十几岁就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无成,激愤难平,写下这首借古抒情的千古名篇。 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历来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鉴赏要点: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开篇就显示了词人广阔的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长江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接着词人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然后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使人读罢止不住内心激荡,热血沸腾,体味到词人雄奇奔放的词风。 怀古诗词,往往先写山川景物,再写人事,由景入情,由感性到理性,这种想法最自然,这种写法也最普遍。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赤壁之战想到打仗的人。作者写周瑜,突出他是个年青潇洒的风流儒将,谈笑间,将敌军战船烧个“灰飞烟灭”,令人生畏!词人这样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象周瑜一样为国建立丰功伟业。 “故国神游”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流露出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想借酒浇愁,但这并不是对人生的否定,而是徒伤老大的感叹罢了。我们应看到苏轼遭受种种打击后,没有消极颓废,颂周瑜、颂英雄业绩,正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渴望为国创建功业的豪迈心情。作者抒发感慨与不平,正说明他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仍想有所作为,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豪迈的情感。 *(四)《鹊桥仙》 秦观是北宋婉约词人的代表,《鹊桥仙》又可说是秦词中的绝作。词中描写牵牛、织女的爱情,真挚、细腻、纯洁、坚贞,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又与庸俗的情调有霄壤之隔。 牛郎、织女两星的故事,在汉代已流传了,为广大人们同情,也引起许多诗人为之咏叹。但多数作品,或借以诉说离别相思之苦,或欣庆两星相会,而秦观却翻出新意,写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刹那中见永恒,平易中见曲折。 词的上下两片都是在无限的悲恨中孕育无限欢乐,象行云流水自由卷舒又波澜层出。结尾处可以试想牛郎织女这样一对深情佳侣竟不能经常相聚,——相逢之乐胜过人间无数,久久别离之恨更将超过人间无限。最后的“两情若是久长时”两句,是誓言,是期望,也是强作排遣与无可奈何的安慰,让人只觉得意味深长,咀嚼不尽。 这首词不仅抒情、写景,而且与议论说理融化于一炉。秦观在词中直接抒发了议论,自由流畅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 *(五)《一剪梅》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当写在婚后不久之时。从内容上看,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 开头一句通过景物描写交代了别离的季节是夏末秋初。后三句是正面描写词人的离愁别绪。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又从眼前景物下笔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自己虽与丈夫分居两处,然而相思之情却是同一的,这里写出他们婚后生活是幸福美满的,最后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极写自己深沉的思念之情无法排解的情状。由“眉头”到“心头”感情更内向,更深挚了。 词人善于抓住新颖而又朴实无华的艺术形象,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来抒发情感。上阕虽无一个离愁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地道出;下阕是直抒“相思”与“别愁”。结句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感情的深沉内向。 *(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时写的。是《稼轩词》中最优秀的爱国篇章之一。 辛弃疾自1181年被罢职闲居信州后,直到1204年才被宰相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时已六十五岁了。当时由于蒙古部族崛起,给金国后方以重大威胁,韩侂胄认为形势有利,决心抗战。辛弃疾任职后一方面派人到金国侦察虚实,一面积极作好战斗准备。一次他登上北固亭,眺望江山形势,不禁怀古慨今,写下此词表达坚决抗金和坚决要求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 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这是作者所钦佩、赞颂的英雄,也借此对南宋当权者即北伐的一种激励,对己报国壮志的一种含蓄的表达。 下片借古讽今,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关心。以“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提醒韩侂胄战前准备要充分,勿蹈前人覆辙。“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者,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可堪回首”三句从缅怀往事回到现实,表达了江北土地人民已非我有的感慨。最后以廉颇事作结,表达作者至老爱国之心不衰的抱负。 通过怀古,体现了作者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的正确思想。他念念不忘中原的土地与人民,流露出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风格沉郁苍凉。 词作创作方法上一特点为环绕作品内容而用典,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 *(七)《扬州慢》 是姜蘷的代表作。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初过名都扬州,只见满目萧条,不禁怆然,感慨今昔,写成此词。 上片写扬州在兵燹后的萧条景象。下片则直抒黍离之慨。 全词贯穿着黍离之悲,情感真切、含蓄。通篇布局严密。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采用点染法渲染、揭示主题,通过对比法进一步深化主题。音调谐婉,辞句精美。 【模拟试题】 《词七首》练习题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栏玉砌(qiè) 骤雨(zhòu) 凝噎(yē) B. 暮霭(ǎi) 羽扇纶巾(guān) 舞榭歌台(xiè) C. 金戈铁马(gě) 荠麦(jì) 豆寇词工(kòu) D. 玉簟秋(diàn) 佛狸祠(fó) 还酹江月(lèi) 2.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C.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需惊。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 犹厌言兵(战争) 暮霭沉沉(阴郁) B. 雕栏玉砌(台阶) 雄姿英发(勃发) C.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 玉簟秋(秋日) D. 舞榭歌台(台上的房子) 淮左(西面) 4. 与例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A.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 没有倒置词序的一个句子是( ) A.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二. 阅读能力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完成7~8题。 7.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初春,写的地点是囚居的小楼,写的事情是因时感旧,怀念故国。 B. “雕栏”两句具体写“故国不堪回首”;“故国不堪回首”的巨大悲痛和哀伤,就凝成最后两句。 C. 这首词,用委婉曲折的方法,抒发了词人怀念李氏社稷——南唐王朝的悲伤哀痛之情。 D. 全词以明净、凝炼、优美、清新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词人的真实感受,是一首“血泪之歌”。 8. 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怎样理解此句的妙处? 阅读《雨霖铃》,完成9~11题。 9. 解释第二句中① “都门帐饮”② “无绪”③ “兰舟”的含义 (1)都门帐饮: 。 (2)无绪: 。 (3)兰舟: 。 10.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句,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造成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哪句诗来概括? 答: 。 11. 对《雨霖铃》一词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词围绕“悲秋”情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B. 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象,情景交融。 C. 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象刻画心理。 D.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 12. 阅读《赤壁怀古》,试分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人生就是一场梦,应及时行乐,一醉方休。 B. 作者看破红尘,借酒浇愁,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未成,以此寻求解脱。 C. 表现作者“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消极的处世哲学。 D. 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以此寻求超脱。 13.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同样是写长江,为什么赋里是“水波不兴”,而在词里却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答: 。 14. 对秦观《鹊桥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人借助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讴歌了真挚不渝的纯洁爱情,表现了词人高尚的爱情观。 B. “纤云弄巧”句形象地描绘出织女的美丽与才智。“飞”字写出牛郎奔赴约会的迫切心情。 C. 上阕写牛郎织女相会,下阕写两人相离。结句把爱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赋予这个古老传说以新的意义。 D. 全词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一反牛郎织女的悲婉故事,翻新立意,因而格调高拔,意境清新优美。 15. 分析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1)~(4)题。 (1)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 。 (2)上片写 ,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3)“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 。 (4)后三句新颖别致,以 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深沉内向。 阅读《扬州慢》,完成16~17题。 16. 《扬州慢》上阕连用“名都”、“佳处”、“春风十里”等词语,从全词来看,其作用是 。 17.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屡遭兵火摧残的古树是战火的遗迹和见证,似乎在向人们控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种手法从修辞上看,是属于( ) A. 通感 B. 移情 C. 互文 D. 对应 三. 填空·默写·简答 18. 词起源于 ,盛于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从派别上分,有 和 ,前者代表词人 、 后者代表词人 和 ,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是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同一作家往往既有婉约之作,又有豪放之作。 19. 默写名句。 ① 问君能有几多愁, 。 ② 今宵酒醒何处, 。 ③ 故垒西边, ,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 此情无计易消除, , 。 ⑤ 舞榭歌台, 。 ⑥ 自胡马窥江去后, , 。 ⑦ 二十四桥仍在, , 。 , ! 四.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 对这首词的词句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前两句写作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是那样安详自若。“莫听”、“何妨”表现了他无所畏惧,把风雨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 B. 上片后几句承上文继续写风雨之中的独得之乐。“一蓑烟雨任平生”,则点明“烟雨”就是“穿林打叶”的风雨。 C. 下片前两句,表面看来是写天气变化之迅速,实际则是在暗示生活中的人事反复不定。 D. 下片后两句是说,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既已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21. 简要说说这首词对我们的启示。 答: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B(A. 砌qì C. 戈gē D. 佛bì ) 2. C(A. 晨——辰 B. 花——华 D. 需——须) 3. B(A. 沉,深沉 C. 秋,秋凉 D. 左,右面) 4. D(借代) 5. D 6. D 二. 阅读能力 7. C(“委婉曲折”应改为“直抒胸臆”) 8. 读到这句,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面对翻滚的江水,觉得自己的愁绪跟江水一样,将愁情形象化,令人具体感受到。 9. (1)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 (2)没有心思,意为心情不好 (3)兰木制造的船 10. 白描手法,写情人分手时,手握着手,泪眼看着泪眼,脉脉含情,千言万语难以倾吐,只有无语凝视的情状。“此时无声胜有声” 11. A 12. B 13. 赋中写的是长江夜景,明静的景物恰好反映了作者恬静心情;词中写的长江白天: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反映作者凭吊古战场,向往英雄,感慨自己功业无成的那种不宁思绪和澎湃心情。 14. D(词的末二句是议论。全词把抒情、写景、议论熔于一炉,含蓄蕴藉,余味盎然,堪称婉约词的上乘之作) 15.(1)离愁无法排遣 (2)相思 (3)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4)浅近朴实 16. 反衬劫后扬州的荒凉萧条 17. B 三. 填空·默写·简答 18. 唐 宋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19. ①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④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⑤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⑥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⑦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20. B(“烟雨”为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 2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之路有顺达,也有曲折,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宁静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走下去。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