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故都的秋》(讲读课)《我的空中楼阁》 《故都的秋》 一. 学习目标: 1. 在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诵读课文,认真体会文中描绘的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认真感受作者直接抒怀时的心意、情怀。 2. 注意课文的文眼,更要认真领会,并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 关于课文: 1. 关于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南洋参加抗日斗争。1945、9、流亡到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以游记著称。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郁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2. 文章的结构: 全文14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总起 第二部分(3—12)分写 第三部分(13—14)总括 3. 本文的线索: 作者以对秋天的不同感受为线索也就是以情为线索。 4. 重难点分析: (1)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色是冷的“灰”。声是寥落,感觉是冷的。从而表现了“清”、“静”、“悲凉”的特色。写到故都的“人”在这秋色中,也体现了秋的三个特点:他们的行动是清闲的,他们的语调是平静的,他们的感叹是悲秋的。有人认为这过于流露出了作者忧虑、冷落的伤感。对此问题,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就会认识到作者在文中渗透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离开故都三年之久,现实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是不难理解的。所以作者借写景来抒发当时这种“情”,做到情景巧妙结合,藏情于景,以景显情。作者之所以不写北京那么多景点,单单写“秋晨天空训鸽之声”,写“槐树落蕊”、“秋蝉残鸣”、“秋雨淋人”这样的景色,目的就在于此。 (2)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细细品味作者怎样在写景中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感受、情思。 文章抓住故都秋三方面特点来写秋,它不是对这三方面分别描写,而是选择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写和刻画的。例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都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中,“特别”—词点明作者情有独钟,表明“清”、“静”、“悲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 (3)借景抒情的文章,如何能做到情与景巧妙的结合? 很重要的一条要细心地观察景物,把握住能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描写对象。本文描写的客观景物,无不带有主观的色彩——个人的心情。客观与主观天衣无缝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我的空中楼阁》 一. 学习目标: 1. 领悟本文托物言志艺术手法运用的巧妙,把握作者的“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细腻感受并赏析本文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3. 领略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 二. 重点、难点: (一)课文重点: 1. 品味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1)文章注重节奏的轻重缓急,突出语言的音乐美。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别致出色”等,以舒缓的节奏,对称的语句写出景物的特点,值得品味。 (2)文章语言着力于奇特的想象,精巧的比喻,极富文采。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一点情调。”这段文字透过奇异精巧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极富情韵的画卷。本文比喻所比的是一组组的群体意象,既重形似,更重意蕴,着意于抒写自己的理想、心胸、情趣,有强烈的效果。 (3)文章中文句的语序变化显现语言的清新、优美。如“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又如“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2. 领悟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但未明确写出,而是把整个“意”(立意)贯穿于对小屋与环境的描写、赞美中。文中的绿树、花草、小屋、山等都显现灵活娇美的姿色,庄严的尊容,也就成为带上了作者志向、情趣等主观色彩的景物,因此描写外界景物成为抒写内在精神的依托。虽不明言情志却处处抒写情志。 作者写远离都市喧嚣的山野中的小屋,虽对现代都市未置一词,但可隐约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弃。否则作者何以将近乎原始与蛮荒的小屋放到一个几乎超脱尘世的大自然的背景中呢?就是因为那里没有水泥森林,没有工业废物,没有名利角逐,没有权势倾轧,没有金钱诱惑……总之,没有生活的忧患与艰辛。也许这正是作者产生向往的根源。 (二)课文难点: 1. 几个句子的品味 (1)“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领土”指作者的小屋、花园,“领空”指广袤无垠的天空,表达了作者拥有自由天地的豪迈情感。“有限”与“无限”对举,是说身体活动的空间虽小,心灵活动的空间却无比宽阔,写出作者自由而开放的心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 语意是山犹如花瓣,这样的生活环境整个儿是一朵巨大的花,极写生活环境的美好。“破晓”时刻,光线渐渐明亮,小屋渐渐明晰,就象花蕊慢慢绽开似的。 2. 写景的角度 本文写景的角度与《荷塘月色》大有区别。 《荷塘月色》的视角大体相同或变化不大,本文则远观、近察、仰视、俯瞰,变化多端。 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观察对象,从各个角度观察、描绘,写出小屋丰富多彩的神韵。 【模拟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 选出字形、字音正确的一项( ) A. 宁谧( bì ) 眉黛( dài ) 山脊( jī) 游目聘怀( pìng ) B. 绚烂( xuàn ) 笼罩( zhào ) 阡陌( mò ) 翩然而至( piān ) C. 漂渺( miǎo ) 含蓄( xù ) 凌空( lín ) 憩于枝头( xī) D. 点缀( zhuì ) 面庞( lǒng ) 谦逊( xù ) 婀娜多姿( nuó )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净 清静 净土 耳根清静 B. 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略地 C. 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慢舞 D. 颓废 悠闲 幽远 枉废心机 3. 下列句中的方框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 (1)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 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萧索的 来的。 A. 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 疏疏朗朗/严厉/感触 C. 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 疏疏落落/严肃/感叹 4. 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A.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黛。黛,青黑色颜料。 B.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C. 俯仰天地:仰望天,俯视地,形容视野极度开阔。 D. 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心中感到十分舒畅。怀,动词,怀念的意思。 6. 与“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的“人家”语意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家是人,我也是人,怎么我就不行? B. 原来是你呀,差点把人家吓死! C. 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D.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养狗。 二. 阅读下边文段,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文,回答7—11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①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 觉得细腻, 觉得清闲,潜意识下 还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②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 无论在什么地方, 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样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③ 7. 给文中方框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对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 北平的槐树能引起人们想到秋天的到来。 B. ① 北平的槐树,是秋天到来时的一种点缀。 C. ② 古人大约也是在北国这些深沉的地方,遥想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吧。 D. ③ 在北平,这种蝉的嘶叫,家家户户都能听得到。 9. 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写的?写秋蝉就“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蒙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光,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2. 指出语段中两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答: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 13. 语段中哪句话衬托出了小屋宁静、独立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作者在这一语段的第一自然段中运用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耐人寻味。 15. 语段中画线句子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语段最后单独成行的三句话,意在强调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世态 郑板桥(一说苏东坡)游佛寺,和尚见其衣着孤寒,遂冷冷一句:茶。板桥与和尚闲扯,谈吐高雅,和尚生了敬意,忙令小憎:敬茶。又搬来一把靠背椅:请坐。重新落座后,套问姓名,一听才知道是天下名士,大吃一惊,立即礼让到净室,谦和地一抬手:请上坐。又大声传呼:敬香茶。 据说洒脱的板桥在离开寺庙时,用和尚的话留下了一幅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后来的文人知道了这事,很有些得意,觉得郑板桥嘲笑了和尚,活画出世态的炎凉。 世道就像一座寒冷的屋子,你就像一个柴堆。火烧得越旺,来取暖来趋就的人越多。柴堆熄灭时,有时是燃尽了,有时是被兜头的冷风吹灭,大多数的人便散去,只有记忆好的人还念着它的温暖,只有诚挚的人才悄悄拾来薪柴,助你重燃。但记忆好的人,诚挚的人更少,于是有了悲叹与愤慨。 其实何必悲叹与愤慨,熊熊的火焰本身就是力量与成就,本来就是为了温暖世人,兜头的冷风吹熄了,就重新燃烧;真的熄灭了,请世人尽快寻找新的温暖,你便可以静静地休息了。但这只是一层意思。 对板桥而言,和尚是寺庙的老板,对不知的人,坐是客气,茶是礼遇;待知道你有真本事,立请登堂入室,相见恨晚,足见其爱才之切,心胸之博,倘在谋生中能见到这样的老板,也是大幸了。真要是遇到不识货的,坐都不让你坐呢,遑论展示本领。坐在庙里不识货的和尚多得很。 最后还有一层,已经让你坐了,假使板桥满肚子空空,像两分钱买的醋又涩又酸,满口的秽语乱言,这老和尚还让你坐么,还敬香茶么?赶出山门,一边凉快去吧。 关键是肚子有货。有了货,世态不变也得变。 17. 在第三自然段中“文人”们“觉得郑板桥嘲笑了和尚”,在“文人”眼里,“和尚”是怎样的一种人?(不超过25个字)(8分) 答:指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第五自然段里,作者写到“但这只是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4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对郑板桥游佛寺写对联的事情,作者与“文人”的看法截然不同,在六、七两自然段里,作者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说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不超过30字)(10分) (1)从和尚待人的角度来说明:_______________。 (2)从自身做人的角度来说明:_______________。 20. 填空说明这篇文章的层次划分及各层的主要意思。(10分) 三. 填空、默写、简答 21. 填空: 《故都的秋》作者_________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他与郭沫若等组织了文学社团“_________”。抗战已经胜利了,可惜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被日本人杀害于苏门答腊。 22. 《故都的秋》紧扣故都秋天__________的特点,以情驳景,一方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心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追求。 23. 仿照“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的句子与表达技巧,写一个比喻句,描写对象自定。 24. 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切的语句,使前后文语意一致,句式相同或相近。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1. B(A. 谧mì 脊jǐ 骋chěng C. 凌líng 憩qì D. 庞páng 逊xùn) 2. B、C(A. 耳根清净 D. 枉费心机) 3. C 4. C(其余表比较) 5. D(怀,名词,心意、思想的意思) 6. A 二. (一) 7. 既 又 并且 因为 所以 都 8. C(并非在这些地方遥想,而是这种遥想体现了这种深沉) 9. 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10. 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 11. 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二) 12. “蒙胧”应为“朦胧” “飘渺”应为“缥缈” 13.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14. 由实入虚 ;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 15. 起到了点明题意的作用 16. 强调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三) 17. 对有声望的人就奉迎,对贫寒的人就冷落的小人。 18. 面对世态,不必悲叹与愤慨。 19. (1)和尚的态度并不是什么世态炎凉,而只是识货与爱才的。 (2)有了本领,社会对你的态度自然会由冷变热。 20. (1)“活画出世态的炎凉”,文人们对世态的认识和态度。 (2)“世道就像一座寒冷的屋子”,作者对世态的理解和认识。 三. 21. 郁达夫 ;创造社 ;1945 ;9 22. 清、静、悲凉 ;孤寂、悲凉的心境 ;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23. 要求:(1)是比喻句且本体、喻体前后成对应关系;(2)句式相近。 24. 例如:……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