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册 第五单元 《散文诗两篇》、《短文两篇》(自读课)《记忆》 1. 作者简介: 韩少华,中国当代散文作家,代表作有《序曲》等,本文选自《暖晴》。他的散文构思新颖,角度独特,文笔流畅,饱含激情。 2. 文章的标题的理解: 记忆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人们见过的、听过的、嗅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思考过的、操作过的及情绪体验过的对象与活动等,通过识记、保持、再现与回忆的方式在人脑中的反映。本文则是通过对有关记忆的描述,剖析了记忆的思想根源,从而告诫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铭记着他人的艰辛,只为人民的幸福去忘我奋斗。” 3. 文章线索 作者以“记忆,是什么”为线索,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把看似散乱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记忆的本质,使文章形散而神聚。 4. 全文结构 文章以“年轻的朋友”对“记忆,是什么”开篇,在列举了人们对记忆的种种非本质说法之后,对“记忆”的特征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形象生动的描述,进而深刻解剖了“记忆”的本质。最后以“哦,年轻的朋友,你……可触及了记忆所蕴含的真谛了么”作结。全文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由表及里地阐说,首尾呼应,层次清晰,结构完美。 5. 文章写作特色 (1)全文用语亲切而不失慷慨,感情真挚而激昂。 (2)本文用凝练含蓄、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对“记忆”的种种认识,语中含情,情中有理,情理相谐,意境深广。 (3)善于运用排比、对比、比喻,表情达意,使文章文彩斐然,诗意无穷。 《门槛》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 幼年目睹暴戾的母亲虐待农奴,对农奴制产生厌恶,后受别林斯基等人影响,强化了反对农奴制的思想。他对革命者的自我牺牲精神表示赞赏,但由于阶级、立场、世界观和生活范围的局限,他对革命者的斗争目标和方式又表示怀疑。这充分说明了作者思想上的弱点。 早期作品有《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后期作品《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代表了作者思想与艺术的最高成就。 屠格涅夫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1月又发生了女革命家行剌彼得堡总督事件,此后不久,作者就写出本文,以表达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女英雄的敬仰之情。 2. 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我”见到的门槛内外之情景,和“要跨进门槛”的姑娘与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的对话以及姑娘进去后,传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在一个短小的时室内,用“知人论世”的题材,不动声色地表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生课题,显示了作家思想和文字的双重功力。 3. “门槛”的象征意义 这是一篇用寓言故事写成的散文诗。“门里一片阴森黑暗”,门槛里有“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等,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虽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却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使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民主主义者为推翻沙皇和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为追求美好的未来正进行着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不难看出,“门槛”象征了这位“俄罗斯的姑娘”及当时先驱者的信仰,是他们推翻黑暗统治、解放人民于水火的理想。 《短文两篇》 (一)《鲁迅诗稿》序 1. 作者及文体特点: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郭沫若、郭鼎堂等,四川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诗集,也是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戏剧集《三个判逆的女性》、《王昭君》、《聂荌》、四十年代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历史剧。解放后长期担任科学文化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 本文是一篇书序。序是一种写在文首,用来说明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等的文体。 2. 本文结构 本文是一篇序言,也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文章先评价了鲁迅诗歌创作特点,接着又评价了鲁迅的书法艺术,最后呼吁读者在喜欢鲁迅先生的同时,更要喜欢他的诗歌和书法。全文三个自然段,短小精悍,层次井然。 3. 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华美,凝练、典雅、句式整散相间,富有音乐美。 (二)《我为何而生》 1. 作者简介 罗素(1870—1970)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在政治上始终主张和平主义。一战后,随工党代表访俄国,著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实践和理论》。1920~1921年来中国讲学,回国后写成《中国问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哲学上,最初是新实在论者,二十世纪初转向逻辑实证论,他称此说法为“中立一元论”。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原理》、《心的分析》、《论教育》、《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 2. 对本文的理解 本文阐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与追求。作者用火山喷发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美好真挚爱情,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深沉的、无私的、博大的爱。全文感情激越而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 【模拟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謦欬(qǐng kài) 鬓(bìn)角 窄(zǎi)门 B. 芥蒂(dì) 怜悯(mǐn) 每臻(zhēng)绝唱 C. 灰烬(jìn) 泯(mǐn)灭 拘挛(luán) D. 执拗(niù) 憎(zēng)恨 靡(mí)涯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不专心 B. 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方生,指年青人;垂死:指老年人。 C. 鲁讯先生,人之所好也:好,读hǎo,优秀。 D. 有如面聆謦欬,春温秋肃:面对面地听其教诲。 3. 填入下列各句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1)记忆没有 ,它却既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灵魂贬值到零以下。 (2)不知我匆匆写下的这些杂乱的意思,可触及记忆所 着的真谛了么? (3)“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 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A. 价值 含蓄 奔涌 B. 标价 蕴含 奔腾 C. 价值 蕴含 奔腾 D. 标价 蕴含 奔涌 二. 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 (1)“记忆么,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2)“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3)“记忆是落花。”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4)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么;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么;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正在孕育的信息么…… (5)一个献出自己芳花,也要向人间启示“春华秋实”的哲理的人,那枝头硕果就是他赠予耕耘者的甘美的记忆。 (6)一个走进沙漠,也肯为狂渴的同行者捧上自己的水囊的人,他就把清纯的记忆留给了朋友。 (7)一个将自己烧成灰,也要洒向大地,为生存者酝酿着稻谷香的人,他就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 (8)年轻的朋友,关于记忆,请允许我追述两个听来的传说。 (9)有个阴谋家,作孽之余,用刑罚和药物毁了所有知情者的记忆力。可他自己,却恐怖得昼夜大睁着一双眼睛。一天夜半,他被自己的影子吓疯了。后来有位哲学家说:“罪证可以被证人忘掉,而犯罪的记忆却无法被罪人摆脱——正像他不能甩掉自己的影子那样。” (10)有个过路人,在大地震颤的时候,从路边扭歪了的窗口里抢救出一个孩子来。就在他把孩子搂在怀里的一刹那,屋梁撞裂了他的颅骨。记忆消失了,嘴角却留下一丝笑意。后来有位诗人说:“勇士可以忘掉自己的功勋,而人们却不会忘记勇士欣慰的笑容——那微笑是永恒的。” 4. 第(1) (2) (3) 段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其实它暗示着某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 5. 第(4) (5) (6) (7) 段仍然写自然现象,但已经探究到关于“记忆”的核心话题:凡是 的人,都会永远被人们记住。 6. 由上段文字,可以领悟“记忆”是衡量人的高下、贵 、美 、善 的尺度, 的人,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流芳百世,永不泯灭。 (二)阅读《门槛》,完成7~10题。 7. 对俄罗斯姑娘所经历的磨难,其中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临折磨而死亡的磨难。 B. 与人疏远,陷入孤独的磨难。 C. 遭受敌人,甚至亲人,朋友打击的磨难。 D. 想革命又不准革命的磨难。 8. 文中对有关事物象征义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一座大楼”象征着革命、真理。 B. “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发散着寒气”象征着革命处于极恶劣的环境。 C. “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象征着对革命者的恫吓。 D.“高高的门槛”象征着革命事业对有志者提出的考验。 9. 对文中的“傻瓜”和“圣人”象征义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傻瓜”象征的是不理解革命,对革命认识不清;“圣人”象征的是革命的先驱。 B. “傻瓜”象征的是不同情革命,明哲保身的市侩主义者;“圣人”象征的是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革命人民。 C. “傻瓜”象征的是表面聪明的人;“圣人”象征着实际愚蠢的人。 D. “傻瓜”象征的是革命队伍中的怕死鬼;“圣人”象征革命队伍中意志坚定的人。 10. 下面对“俄罗斯姑娘”象征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索菲亚式的女革命家。 B. 想摆脱沙俄统治的追求自由的妇女形象。 C. 敢于与沙俄统治抗争的革命人民。 D. 永不屈服,敢于斗争的俄罗斯人民。 (三)阅读《<鲁迅诗稿>序》完成11—15题。 11. 第一段所说“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从哪两个方面评价了鲁迅诗的成就? (1) (2) 12. 第二段评价鲁迅在书法方面的才能,其“自成风格”,所成风格是□□□□□□□□□□□□□□□ 13. 第三段作者强调“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目的是什么? 答: 14. 本文原是为《鲁迅诗稿》作序,为什么又谈其书法?推测其理由。 答: 15. 下面几项都是对“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的“好”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好 B. 喜爱 C. 敬重 D. 优秀 (四)阅读《我为何而生》的一个片断,完成16—23题。 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16. 划线的“可能领域”是指什么? 。 17. “那些痛苦的呼唤”中的痛苦具体指什么? 。 18. 通过这段话,你认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 19. “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中的“天堂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答: 。 20. 罗素的感情世界有哪两个? (1)□□□□ (2)□□□□ 21.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可知“毕达哥拉斯的力量”是指 。 22. “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这句话包含了什么哲理? 答: 。 23. 罗素说“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这三方面的原因是(答案不准超出方格) (1)□□□□□□□□。 (2)□□□□□□□□。 (3)□□□□□□□□□□□□□□□□□□□□□□□□□□□□。 三. 填空、默写、简答 24. 《门槛》的作者 ,是19世纪中叶 国 作家,代表作 、 、 等。 25. 郭沫若,原名 ,四川乐山人,现代 、 、 、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主要诗集有 、《星空》,主要剧作有 、《虎符》,另有小说、散文、评论、学术专著等。 26. 在下面两句话的空白处填写下句。 (1)此真可谓前无古人, 。 (2)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27. 下面是“有力的话”的比喻句,仿照这两个比喻句,写两个“亲切的话”的比喻句。 这几句话,好像枪膛里射出的一排子弹,使他的心灵受到猛烈的叩击。这几句话,好像落在身旁的重磅炸弹,使他的头脑受到剧烈震动。 答: 。 【试题答案】 一. 1. C(A.窄zhǎi B.臻zhēn D.靡涯mǐ) 2. D(A.没想,没把……放在心上;B.方生:新生事物。垂死:腐朽反动的;C.好:读,hào喜欢) 3. D 二.(一) 4. 社会上总有些人会忘记那些曾经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芳香、美好,为人类社会的前进作过贡献的人。 5. 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勇于献身) 6. 贱 丑 恶 乐于奉献 (二) 7. D 8. C 9. C 10. A (三) 11. (1)从诗歌批判现实的深刻性上予以高度评价。 (2)从诗歌真诚关爱人生的角度予以高度评价。 12. 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13. 希望人们能“常手抚简篇”。 14. 肯定是《鲁迅诗稿》收入了鲁迅“所遗手迹”。 15. C (四) 16. 自身所能接触到、感觉到、认识到的范围。 17. 饥饿、被压迫,折磨,孤苦无依,孤独、贫穷、痛若。 18 作者是一个有着极大的同情心与正义感,努力想帮助别人的人。(大意对即可) 19. 指的是追求爱情、追求知识而得到的愉快与幸福。 20. (1)天堂境界 (2)现实世界 21. 哲学的力量 22. 只有懂得了为何而生,才能觉得活着的意义。 23 (1)爱情有时使人狂喜。 (2)爱情可以摆脱孤独。 (3)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24. 屠格涅夫 俄 批判现实主义 《罗亭》 《贵族之家》 《父与子》 25. 郭开贞 作家 诗人 剧作家 《女神》 《屈原》 26. (1)后启来者(2)俯首甘为孺子牛 27. 内容上要紧扣“亲切”,还要注意句式。 答案示例:这几句话,如一注甘泉,使他干涸的心灵得到润泽;这几句话,如几缕阳光,使他感到了温暖。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