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灯》 主讲人 范亷清 一.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1.继续鉴赏散文,着重鉴赏散文的情和理,散文的含蓄美。 2.《灯下漫笔》鉴赏重点是,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以情推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3.《灯》鉴赏重点是领悟“灯光”的象征意义,领悟个中深刻的哲理,体味作品的含蓄美。 (二)学习指导: 1.作者介绍: 巴金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优秀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解放前重要的长篇小说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憩园》、《寒夜》等。散文也出版了近三十本。比较重要的散文集有《海行杂记》、《龙、虎、狗》、《废园外》等。《灯》就是选自《废园外》散文集。解放后,巴金的散文集有《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新声集》、《赞歌集》等。 2.生字: 兑现(duì) 编纂(zuǎn) 万姓胪欢(lú) 窒闷(zhì) 噩梦(è) 筵宴(yán) 回溯(sù) 3.《灯下漫笔》重点: (1)本文的情和理: 读这篇随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感情,对封建专制统治、暴君强盗、愤怒痛恨之极,对老百姓,既有深切的同情,又有尖锐的讽刺,对青年,则寄予热切的期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期望融为一体。 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变乱纷乘,百姓遭殃。然而,时代毕竟是20世纪20年代了,民主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有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封建社会,指出封建暴君的残暴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鲁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头,挖出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无法逃遁。鲁迅的论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依据,言之凿凿。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乱”多“治”少,乱世之中,强盗到,百姓被掠杀,官兵到,照样被掠杀,而所谓“太平盛世”,百姓也只是奴隶,服役纳粮,忍受压迫剥削。 专制和暴虐,使中国的百姓以做稳奴隶为满足,至于民主,想都不敢想,奴性十足。中国国民的人生历史就是一部奴隶史。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国民总是逆来顺受,甘当奴隶,反过来使统治者的高压手段变本加厉,形成恶性循环。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思考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主题。 总之,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总是在议论中饱含着激情。在这篇随笔中,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披情入理,情理交融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特别是两个时代的概括,蕴含的情感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哀国民不幸,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中。另一方面是议论以情感为内在动力。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驱使作者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的议论。 4.《灯下漫笔》难点: (1)几个难句的含义: 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因为历史是所谓“一治一乱”,“治”是短暂的,一乱老百姓就“想做奴隶而不得”,倘能做稳奴隶便是一种奢望,一种享受,一旦有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喜欢”了。 ②“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所谓由乱到治,太平盛世,不过是让百姓由“不及牛马”,提升到“等于牛马”罢了。 ③“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人’的价格”就是不受压迫不受剥削的自由平等的人的价值,他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权利,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做主的梦想,他不是奴隶,更不是牛马。 ④“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⑤“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第三样时代”,既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是人人平等自由,人人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领悟鲁迅的三分法: 前一部分说的小事,后一部分讲的大道理,都有三种等级,一是最惨的,二也很惨,三才是好的。开头所说的兑换,停止兑换期间,最惨,弄到“几乎要绝食”,后来能换了,六折、七折,其实也很惨,损失了三四折,但是,跟最惨相比,好一点,因而“非常高兴”。其实,这种高兴是很可怜的。 推及百姓的命运,也一样,几千年历史,无非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处在第一种时代,被杀被掠,觉得苦,到了第二种时代,其实也只是奴隶,但是,人心比下不比上,就恭颂起太平盛世来。这实在是一种奴隶心理。鲁迅用三分法,把一部历史剖析得鞭辟入里,又指明历史发展方向,应该创造第三样时代,百姓要彻底翻身当家作主人。 5.《灯》重点: (1)本文的情和理: 1942年,巴金这位爱国作家目睹国土沦丧,人民涂炭,心情十分沉重愤懑。开头写“我”“从噩梦中惊醒”,独处“寒夜”,“感觉到窒闷”,这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者为民族命运忧心如焚的写照。但是,巴金的心没有被黑暗吞噬,他说:“就在炸弹和机关枪的不断威胁中,我还看见未来的曙光。我相信这黎明的新时代是一定会到来的。”他看到将“黑暗的颜色”“扫淡”的“灯光”,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因而“得到安慰”,“得到鼓舞”,化“窒闷”为“微笑”,心头是乐观、信心和勇气。这篇散文以“灯”为象征,写灯光给人光明和温暖、希望和勇气,点燃人们心中希望之灯,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念。 这篇散文给人的启示可以超越时空,它说明人生最重要的是精神支柱,心头需要光明和温暖,一切黑暗行为是应该诅咒的,人间应该相互关爱,一个人献出自己的一点光和热,可以使他人在人生道路上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2)本文的含蓄美: 这篇散文旨意的表达不是直陈其理,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和理,作品具有一种含蓄美。象征是手段,表情达意是目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不在形象本身,而在形象所暗示的意义:“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黑格尔语)。巴金写“灯”用意不在灯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光明和希望的普遍意义。 6.《灯》难点: (1)思路的展开,主题的升华: 这篇散文,它的旨意是一步步升华的,结尾的“灯”已经不是开头的“灯”了,结尾的“我”已经不是开头那样的“我”了。“灯”由物质幻化成了精神,“我”的心情也由坏变好,眼前是光明,主题升华了。 开头写半夜“噩梦醒来”,感到“窒闷”,干脆起来,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写灯光的作用,回忆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又回到眼前的灯光,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这时,“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回到现实,写自己从灯光中吸收了无穷的力量。最后回忆一位友人被救活的故事,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并“微笑”。 总观全文,作者心情从“窒闷”到“安定”“畅快”,再到“微笑”,把“灯”这个物象化为“光明、希望、精神”,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2)“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一句的含义: 人,毕竟不是动物,人有精神世界,希望,才是生命的支柱。像那位友人因为“满心难治的伤痛”而抱“必死之心”。被救后,他感到“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有了新的精神支柱,他成了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三)例题精讲: 1.[例题]:阅读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灯光》,回答文后问题: 灯光 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 ],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灯光。 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 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 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现在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确还离我们很远。 在如磐[ ]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而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而其实呢,还远着哩! 我们又在黑暗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两岸的峡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壁立[ ]两岸的层峦[ ]叠嶂[ ]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 ]的两岸之间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所以只好俯身继续挥桨。 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 (1)给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扁舟[ ]、磐[ ]、壁立[ ]、峦[ ]、嶂[ ]、霾[ ]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3)文中开始时,“我”看见灯光就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而船夫却“无动于衷”,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 (4)船夫“俯身划桨”的“俯身”在文中反复运用的作用是: (5)本文使用的表现方法是 。 2.[分析及解]: (1)扁舟[piān zhōu]一般人容易把扁piān读成biǎn、磐[pán]不要误读 成bān、壁立[bì lì]、峦[luán]、嶂[zhàng]、霾[mái]这字不要误读成lí。 (2)本文的主题是:生活的河流是无止境的,要在这一河流中搏击前进,才能达到光明的境地。 因为这篇短文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不在形象本身,而在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因此,本文虽然写了在河里航行,实际上暗示了生活的河流。 (3)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说明“我”的单纯、幼稚,不知生活的艰巨,尚未体会出成功的取得要经过奋勇搏击,而船夫是久经风霜的,他明白只有奋勇拼搏,才能达到光明境地。 (4)“俯身”在文中反复运用的作用是:暗示我开始领悟到这个道理,也像船夫那样奋力拼搏了。 (5)本文使用的表现方法是:象征。 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基础性训练题: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兑(tuì)现、编纂(zuǎn)、筵(yán)宴、诅(zǔ)咒 B.数(shuò)见不鲜、噩(è)梦、窒(zhì)闷、回溯(sù) C.泅(nì)水、殉(xùn)情、卓(zhuō)著、睿(ruì)智 D.游说(shuō)、阻抑(yì)、洒(sǎ)脱、拘挛(luán) 2.巴金,原名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3.巴金的《灯》一文,引用了一位朋友的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句中的“米”指的是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 4.“自然,也不满于现实的,但是,义无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代的青年使命。”句中的“第三样时代”具体指代: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不再做奴隶的时代 C.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D.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收在《彷徨》中。 B.鲁迅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其余大部分是杂文集。 C.《灯下漫笔》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D.《灯下漫笔》一文的矛头,还指向了老百姓,作者尖锐地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传统。 6.下面破折号用法不同类的一句是: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C.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D.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二)提高性训练题: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回答文后问题: 爱尔克的灯光 ①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用留意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庭的盛衰。摘吃着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到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于孙”。 ②“长宜于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吧。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提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青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个人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 !“甜蜜的家” !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④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⑤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⑥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不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第一段“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一句中,“我所要的东西”主要是什么?(回答在6个字以内) 答: 2.③段中“甜蜜的家”的含义是什么?(45字以内) 3.第④段将眼下的送行人与十八年前的送行人对照着来写,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0个字以内) 4.末尾一段中“我心灵的灯”象征着什么?(15个字以内) 三.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 1.B(A兑duì C泅qiú D说shuì) 2.李芾甘;《家》、《春》、《秋》;《雾》、《雨》、《电》 3.句中的“米”指的是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我们不是单靠物质来生活,还得靠精神来支撑。 4.B 5.A(收在《呐喊》中) 6. D(前三句都是解释说明,D是转折跳跃) (二) 1.崭新的生活。(通读全文,着重理解第⑤段中“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从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甜蜜”是因为“祖父”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但作者加上了引号,说明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 3.包含着作者对送行人的留恋心情和对死去的亲人的深切怀念。 4.象征着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通读全文,着重理解作者对“家”的复杂感情,概括出能“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是精神力量。)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