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湓( )浦( )口 铮铮( ) 悯( )然 贾( )人 恬( )然 迁谪( ) 荻( )花 管弦( ) 霓( )裳( ) 嘈嘈( ) 呕( )哑( ) 六幺( ) 嘲( )哳( ) 钿( )头 虾( )蟆陵 肖( )像 诠( )释 抿( )去 棱( )角 怅( )惘( ) 标识( ) 虔( )敬 恍( )惚( ) 面颊( ) 摒( )弃 衣褶( ) 2.在空白处填字。 (kàng)____奋 (xiāo) ____魂 (quán) ____释 震____ (hàn) ____ (zhi)息 配____ (jǐ) (piāo) ____忽 (màn) ____骂 (jiǎo) ____健 风驰电____ (chè) (zhèn) ____耳欲聋 3.文学常识.名句填空。 (1)白居易,唐代著名 主义诗人,字 ,号 ,是中唐 运动倡导者,主张“ , ”,其作品集《 》。 (2)补充下列名句: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 (3)从文中找出三处描写月光的语句: ③ , 。 ④ , 。 ⑤ , 。 ⑥ ,相逢何必曾相识。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 (2)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今义: 。 (3)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 5. 指出下列四个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 (1)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2)使快弹数曲 (3)感斯人言 (4)沉吟放拨插弦中 6.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活用词是: 解释: (2)遂命酒 活用词是: 解释: (3)商人重利轻别离 活用词是: 解释: 7.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摒(bǐng)弃 摄(shè)魂 譬(pì)如 膝(xī)盖 B.驰骋(chěng) 触(zhǜ)摸 静穆(mǜ) 窒(zhì)息 C.供给(gěi) 悲悯(mǐn) 琵琶(pa) 贬谪(zhé) D.标识(zhì) 须臾(yǘ) 橄(gǎn)榄 蹒(pán)跚 8.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 A.魅力 一筹莫展 猥亵 原型毕露 B.驰骋 昂然巍立 谩骂 振聋发聩 C.缥缈 惊慌失措 慵倦 碾转反侧 D.盘桓 清风抚面 鞭笞 忧惧 9.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得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 ) (1)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要用税收利益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团体间的 。 (2)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3)以美国为首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 了世界和平。 (4)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 下,叫:“舒眉傲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和谐 中止 妨碍 篡改 B.和睦 终止 妨害 窜改 C.和睦 中止 妨害 篡改 D.和谐 终止 妨碍 窜改 10.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 A.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B.不过要领略“白云四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最后的一场秋雨了吧——在窗外静静飘洒着。 D.正苦闷关头,船家大声叫起来说:“先生,罗芷来了”。 1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自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来的竟然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对他打击太大了。 B.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C.旅居国外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他最近写信给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就业.小孩的入学等问题都无所不至地一地过问。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琵琶行》中的诗段,完成12~14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写她调弦的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13.在直接描绘音乐的部分,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乐曲的美妙? 14.这一节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7题。 然而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他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仿佛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欢乐。 在音乐上,随便举一个例,譬如那通俗的“威尼斯狂欢节”曲,也同样能和你个人的情操融洽。你痛苦的时候,它是呻吟与呼号;你喜悦的时候,他变成愉快的欢唱。 “瑶公特”的迷样的微笑,其实即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故。在这一点上,达.芬奇的艺术可以说和东方艺术的精神相契了。例如中国的诗与画都具有无穷与不定两元素,让读者的心神获得一自由体会.自由领略的天地。 15.根据文意推测句中画线的“这神秘”指什么? 16.文段中引用音乐和中国的诗与画方面的例子,其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17. 文章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给予我们捉摸不定的境界”,看到梦娜丽莎的微笑你想到了什么?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凄与悲的距离 白 水 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泉的南面有一所开敞的轩,游客们可在这里休息.品茗。轩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四周围以石栏,池中养了许多金色的鲤鱼,“鱼戏莲叶间”,该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吧。有一个石刻的龙头,从池边伸出,向池中喷出山泉。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不是一句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 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一件都不能用了。”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莫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她是那样的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丝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依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以对。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凄的艺术距离。刘邦得天下而称汉高祖后,吕后人老珠黄,当日风采照人的吕后已是雨后黄花了,然而这时的戚夫人却是玉洁冰清.出水芙蓉,深得刘邦的宠爱。刘邦几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无奈太子已请来了刘邦一生都找不来的四位隐士,羽翼已成,不可废立。刘邦指着四位隐士对戚夫人说:“我想废太子,可他们四人辅助着他,羽翼已成,不能再废了。”戚夫人如失魂魄,为刘邦唱了一曲哀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联想戚夫人平日的幻想,而一旦幻想破灭,这是一种何等的伤痛。及至吕后专权,对戚夫人施以酷刑,扔在猪圈里叫做“人彘”,让人观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啊!这悲能与美结合吗?永远不能,它永远只能是悲哀。 凄与悲都会让人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它们的距离就在于凄能与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统一是最美的悲剧也无法达到的。 (选自《写作》) 18.请你根据文章前三段,谈谈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答: 19.(1)第1自然段“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这句话如何理解?(3分) 答: (2)第2自然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0.文章写《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事例和戚夫人被杀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1.作者所理解的“凄”与“悲” 分别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说凄与美的“和 谐统一”“是最美的悲剧也无法达到的,”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请结合另外的例子加以说明。(6分) ① ② ③ 四.语言运用: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2008年1月28日,在深圳打工的杜登勇沿着结满厚厚冰层的的京珠高速公路徒步寻找困在株洲的生病女友。他说“我一定要找到她。就是爬,我也要爬到她跟前。”29日,零下2度,他走了100多公里,用了16个小时。记者送给他的面包和饼干他也没吃,他说:“我想起她还困在路上,哪里吃得下啊?”…… 杜登勇不远千里步行寻找女友的事情,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感慨。请你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段网络感言。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有一个明确的中心;50字以内。(5分) 2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部分的表述都有错误,请说明你是如何改正的。(5分) ① 本真丝巾由100%纯蚕丝组成,为了使您的真丝巾常保色彩鲜艳,毛感柔软, ② 请您在洗涤时切忌不要在碱性液和高温下洗涤, ③ 并且可以再中性洗涤液中轻度揉搓。 ④ 洗后用温水过清洗净,拉挺晾在阴处, ⑤ 切忌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① ② 24. 我们住在钢筋混凝土的灰色世界里,我们的眼睛渐渐失去了灵动的光辉,我们不再相信自然界的山川草木是冥冥有灵的,这是人类生命力委顿的征兆。我们传统的节令,不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而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于生命的脉动。比如: 清明——字眼里便有水汽氤氲。 大暑——热烈的极至,蝉歌如雨。 请你在“立春.惊蛰.夏至.寒露.霜降.大雪.秋分.白露”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意蕴恰切,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每则不要超过20个字。(4分) (1) —— (2) —— 五.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它的主旨,写一篇记叙文。 像大麦那样俯身 蒂斯代尔<英> 像大麦那样俯身, 在海滨的低田里, 在强劲的大风中, 歌唱不息。 像大麦那样俯身, 弯倒又挺起, 我也要不屈不挠, 在痛苦中站立。 我也要温和地, 不论日夜多么漫长, 把我的悲伤 改变为歌唱。 要求:1.抓住小诗的内涵,写一篇记叙文;     2.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湓(pén)浦(pǔ)口 铮铮(zhēng zhēng) 悯(mǐn)然 贾(gǔ)人 恬(tián)然 迁谪(zhé) 荻(dí)花 管弦(xián) 霓(ní)裳(cháng) 嘈嘈(cáo cáo) 呕(ōu)哑(yā) 六幺(yāo) 嘲(zhāo)哳(zhā) 钿(diàn)头 虾(há)蟆陵 肖(xiào)像 诠(quán)释 抿(mǐn)去 棱(léng)角 怅(chàng)惘(wǎng) 标识(zhì) 虔(qián)敬 恍(huǎng)惚(hū) 面颊(jiá) 摒(bìng)弃 衣褶(zhě) 2.亢 销 诠 撼 窒 给 飘 谩 矫 掣 震 3.(1).现实主义 乐天 香山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氏长庆集》 (2).①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②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3)A.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B.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C.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4)同是天涯沦落人 4. (1)古义:因此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古义:刚才;今义:由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3)古义:年龄大;今义:兄弟排行第一。 5. (1)“本”后省略谓语动词“是”。 (2)“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3)“人”后省略介词“之”。 (4)“插”后省略介词“于”。 6. (1)“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重”和“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望”“轻视”。 7.D(A 摒bìng B 触chǜ C 给jǐ D pā琶) 8.B(A.型----形 C.碾----辗 D.抚----拂) 9.D(和睦:多用于人际关系;和谐:配合适当.匀称;终止:最终停下来;中止:中间停下来;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展;妨害:有害于;窜改:改动;篡改:有意改动或曲解。) 10.C(A中三问号改为豆号;B中删句号;D中句号搬入引号中) 11.B(A形容人口吃;C语义与语境相反D色彩不当)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一.12.解析:这一节主要写琵琶的弹奏美妙动人,各种表现手法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她调弦的动作和神情也不例外。 答案:这样写对下文的描写琵琶女弹奏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这种铺垫和烘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弹奏技艺的高超,调弦已十分动听,正式的弹奏更不用说了;二是弹奏乐曲的感人,未成曲调已有情,弹奏中间自然更有情了。 13.解析:这一部分的主要手法是比喻,用各种美妙的声音来形容琵琶的声音;再就是摹声。解答时要有具体的例证。 答案:主要运用的手法有:(1)生动的比喻,如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刀枪齐鸣.裂帛等;(2)逼真的摹声词,如嘈嘈.切切等。 14.解析:这两句是用景物描写的方式从侧面烘托音乐效果的经典范例。 答案:这两句对琵琶声的侧面烘托,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写听者浑然忘我,久久沉浸于音乐的境界中,从而表现了乐曲强大的艺术魅力。 (二) 15.蒙娜丽莎的微笑。 16.用相通的艺术形式表现它,使我们更好的领悟它的魅力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 17. 提示:蒙娜丽莎的微笑,引起很多疑问,是一个谜,给我们无尽的自由体会.自由领略的空间。想象一下,言之成理即可。 三.课外阅读 18.①阿炳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却一生流浪,身世凄苦。 ②阿炳的艺术成就被冷落,身为艺术家,晚年却与艺术隔绝; ③阿炳的乐曲让人联想到,许多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叹息却无处抱怨。 19.①这句话不矛盾。它是说,五十年的流浪生话使人们熟悉了阿炳的凄苦身影以及他优美 的歌声和笛声.因名曲《二泉映目》而知道了阿炳:然而没有人关心阿炳的命运,更没有认识到《二泉映月》的艺术价值,他的艺术作品险些被弃而逝。 ②第二段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惠山二泉优美的景致,在手法上,反衬阿炳的不幸命运,增强了文章的凄凉氛围,在结构上,引发阿炳凄苦的处境,以及作者的感慨。 20.作者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事例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什么叫凄与美的完美结合和统一。(2分)而《张良传》中戚夫人的悲苦事例则说明了悲是不能与美结合的,它永远只能是悲哀。 21.作者在这里说的“凄”指的是能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和审美感悟的凄凉.感伤.幽怨等,“悲”则指没有任何美的成分的纯粹的悲哀.痛苦.伤心等。(2分)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无论凄或悲,只要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都是美的,都能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都能让人感动得叹服,给人以无穷的回味。(2分)如《窦娥冤》《哈姆雷特》等悲剧都是悲与美的完美统一的典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 可以有不同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运用: 22.示例:情感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杜登勇的寻爱之旅,从人的本性出发, 超越人的动物性层面,达到人性的高度,是人类精神的升华(感言要围绕一个中心 要扣住杜登勇寻女友的事,对他的爱情观应该持褒扬的态度,对他寻找女友的行动可以支持,也可以不赞成) 23.①删去“100%”或“纯”, ②删去“切忌”或“不要” ③删去“并且”, ④删去“洗净”, ⑤删去“在阳光下”或者将“曝”改为“暴”或“晾”。(每对一处给1分) 24.(1)立春——开春的节日,鸟语花香。 (2)惊蛰——第一声蛙鸣,唤醒沉睡的大地。 五.写作: 审题提示: ????? 这首诗还有后半部分。“我也要温和地,/不论日夜多么漫长,/把我的忧伤,/改变为歌唱。” ????? 立意示例:歌唱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不屈不挠闯人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不会放弃。/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