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黄柑: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皇树:橘树。《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客:指屈原。不学荆州利木奴:不学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的做法。喷雪:形容柑树开花。垂珠:形容累累硕果。 鉴赏指引: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期,诗的内容是抒发种柑树的感想。开头二句叙述自己亲手种植柑树,并且已经生长繁盛。三、四句通过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五、六句说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果。最后两句说,将来能够亲眼看到柑橘长大成林,能以自己亲手种出的柑橘来养老,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这首诗表面看来诗人都在说种柑树,实际上是抒发了诗人被贬的抑郁心情。不过整首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 文言读吧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他们以道义相结交)。及帝握《赤符》,乘六龙(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在《易经》蛊卦上九的爻辞中说),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节操自守)。先生以之(严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在帝德正亨通的时候,却能以尊贵的身份去敬重卑贱的人,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没有严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没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严先生的清高呢?)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而严先生的德行能使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这对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云山苍茫一片,江水浩大无边。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像山一样崇高水一样长远。)”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大家文坊 七尺之躯的空间 南帆 我听到一个有钱人抱怨,钱多得无处可用。他委屈地说,活得只是睡一张床,死了不过占一个墓穴,拥有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一个七尺之躯,真正的需要并不多。可是,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民族和国家不断地因为空间的抢夺而浴血搏杀?人无法拥有树的高贵品质。树的根须深深地扎入了土壤,树的理想是永久地矗立于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人的内心不像树那么坚定,多数人抵制不了见异思迁的诱惑。所以不得不在世界上四处游荡,这里几年那里几年地抛洒有限的生命。我猜想,“空间”这个概念就是诞生于人的一双脚板之下。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想一想,为什么要无谓地走过来走过去——我们只有这种生活方式吗?   古代的诗人是一批流浪者。诗人们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用他们的话说,这种游历是乞求“江山之助”——饱览山川风情,下笔如有神。可是,另一些思想家并非如此。康德就不愿离开他居住的小镇。他每日不辍的散步仅仅围绕一个很小的范围打转。他只是在他的思想蓝图之中经天纬地。葡萄牙的一个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似乎更懒一些,他的旅行始终都在头脑里面。他振振有辞地说:“如果我想象什么,我就能看见它。”马德里,柏林,波斯,中国,南极和北极,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一旦你把世界完全看个透,世界的绺就与你出发时的E市没有什么两样。”对于康德或者佩索阿这种人说来,空间仿佛存在于他们的身体里面。   某些时候看来,我们在世界上四处乱窜的确有些无聊。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大规模的迁徙和流亡。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似乎一直找不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正如崔健的一首歌唱的那样:“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什么地方是世界的中心呢?耶路撒冷,莫斯科,延安和北京,纽约或者巴黎,我们穿上草鞋或者乘坐喷气式国际航班穿梭于这些地点,风尘仆仆地抵达,不久之后又提着一个旅行箱悄然离去。我们似乎无法在什么地方心甘情愿地停下来。有时候,我们想像自己正在开疆拓土,有时候,我们想象自己是被生活所迫,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地游荡。其实,漂泊之中的心情常常不好。“独在异乡为异客”,这时我们感到了些许的凄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形影相吊的悲哀背后已经有了某种大彻大悟:我们不过是偌大空间之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草芥。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奔波源于一种奇怪的情绪。树挪死,人挪活,人就是不能像树一样钉死在一个地方。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伪造一个“故乡”的概念来哄自己呢?许多人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故乡”只是他们拴住自己心情的一个意念。如同节日是时间链条之中的一个结节一样,故乡是打在空间之中的一个桩子。人们的多少思念都是拴在这个桩子上。少年时代的心愿就是节日尽快来临;成年之后的心愿就是回故乡。月是故乡明。乡音。祖坟。姓氏与祠堂。远亲近邻。渴念不已的小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我们一回又一回地计划回到故乡看一看,但是,我们就是不想重返故乡定居。我们不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一个矛盾——我们如同小鸟逃离鸟笼一样甩下故乡,自我命名为“游子”;然后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挖空心思地想念故乡。也许,因为不清楚哪里是游荡的终点,于是就姑且将起点视为空间之中惟一的圆心?   的确料想不到,空间的哲学如此扰人——康德或者佩索阿仿佛正在嘲笑我们的愚蠢。我们无法为自己的可笑作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纠缠这些玄奥的问题呢?还是回到有声有色的生活吧。这时我们欣慰地发现,我们具有谋划空间的高超技巧。什么叫作空间政治学呢?看一看教室或者法庭里的陈设就明白了。讲坛或者审判席单独设立于高处,听众席环形地簇拥在讲坛周围,这种空间位置的陈设已经巧妙地喻示了等级结构;什么叫作空间的道德伦理学呢?古代曾经有过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这里,苏州的众多园林之中,这一条曲径回廊借得远方的一抹山影,那一扇窗户寓含了一片湖光,这种出神入化的构思比比皆是。即使是寻常百姓,他们对于空间也有许多机智的布置。装修狭窄的居室时,某一堵墙上镶入一面大镜子,深邃的空间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就是智慧。这种智慧似乎证明,我们擅长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设计合理的空间秩序。   我们当然会想到,镜子里的空间是虚幻的。这个空间近在咫尺,可是,我们的双足无法踏入。镜花水月,这不会是我们的手中之物。古人常常因些嗟叹不已。这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生活态度——看得见还不算数,摸得着才让人安心。既然如此,我们会不会同时想到,符号所设计的空间仅仅是一种符号?这么说来,我们比古人开通了许多。我们常常坦然地生活在符号的空间之中,不在乎错把符号认作现实。如今,我们时常觉得,“美国”,“欧洲”,“香港”,“马来西亚”这些抽象的专有名词背后仿佛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如果听说“某某人到欧洲去了”,我们就会想象这个人正在穿越“欧洲”这个字眼背后的漫漫旅途。其实,我们已经开始迷惑——我们已经不太清楚符号的空间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的确,七足之躯只需要一张床,但这张床从属于某一间屋子,这间屋子从属于某一套公寓,这套公寓从属于某一个城市,这个城市从属于某一个国家……谁会意识到,这个链条之中的哪一个环节开始把我们从现实的空间送入符号的空间?我当然可以宣称,我是亚洲人——亚洲的巨大版图似乎构成了我的空间背景。其实,此刻我所拥有的空间不过是亚洲之中的一张小小的书桌而已。古代社会,只有不可一世的君王才能将如此辽阔的空间与自己的身份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源于一个抽象的信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卑贱的草民只认得自己四季耕种的一亩三分田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标志即是,生产出种种符号确认七尺之躯的空间归宿。护照与国籍,供职的机构系统,国境线与海关,报纸与地图,服饰习俗,这些符号指示了个人身份背后的种种空间纵深和分界线。八十年代,我到过深圳的沙头角。一条五六米宽的马路两侧摆满了小买卖的摊位,马路的中央即是边境线。横穿马路到对面的摊位上购物即是越境。这时我们就会意识到,符号的空间也是有围墙的。   许多人没有想到符号的欺骗性。 他们改变空间归宿的努力仅仅在符号的意义上实现,但是,他们以为真正进入了另一个现实。一对夫妇千里迢迢地奔赴美国,居住在纽约的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他们的护照表明他们是美国公民了。他们不愿意想一想:那间地下室与美国的财富又有什么关系呢?某些时候,打破符号的蒙蔽会突然窥见生活的真相。   七尺之躯需要多大的空间?似乎没有人说得清楚。美国的作家伍尔芙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女人必须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她们可以在这间屋子里专心写作,写出女性察觉到的那种“像蜘蛛网一样轻的”生活。大约谁都看得出来,赢得这间屋子的条件之一就是走出这间屋子。否则,可恶的男人们是不会无偿地赠送给她们一个安宁的空间的。女性的文化解放不得不在更大的公共空间之中进行,不得不答复“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种棘手的问题。   当然, 我们还可以像那位有钱人一样形象地看问题。睡的是一张床,站的是立锥之地;置身于公共场所,我们会无形地圈出了特定的区域作为不可分享的个人空间。他者侵入这个空间即会形成令人不安的威胁。多数人并不乐意一个陌生人贴近自己的身体问路或者借火点烟。这种个人空间规定为多少平方米?通常的情况下,一臂之长构成了个人空间的半径——有人形象地将个人空间称之为“胳膊的房间”。我猜想,这或许是冷兵器时代遗下的习气。那时人们的袖子里藏了一支锋利的匕首,胳膊长的半径就是杀伤力控制的的范围。相互保持一胳膊长的距离就是维护个人的安全空间。这使我记起了史书之中的蔺相如传奇:战国时期,秦王约见赵王相会于渑池。宴席之间,秦王粗暴地逼迫赵王鼓瑟,并且吩咐秦国的史官将这个事件载入史册。蔺相如深感屈辱。为了雪耻,他手持一个盆缸跪请秦王演奏,身后的赵国史官也将写下这一段。面对秦王的拒绝,蔺相如威胁地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这个危险的距离终于使秦王屈服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帝王与刺客之间不同的空间观念。帝王拥有的空间是一整个国家,刺客所要突破的仅仅是“胳膊的房间”。也许我们有理由说,“胳膊的房间”这个小小的地盘是一个人生存的最低要求。这是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禁区。可是,如今这种“胳膊的房间”还有多少安全系数可言?一丈之内,风平浪静,然而,一枚来自西半球的核弹头突然凌空而至,转瞬之间摧毁了一切。所以,我可以略为夸张地说,全球空间的任何动荡都有可能危及七尺之躯的生存。   我曾经遇到的那个有钱人肯定在想,如何占有更大的空间——他的财富可以支持这种扩张。然而,我还看到一个没钱的人如何对付空间。一个破败的化工厂里,我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搬运工吃力地拖着一筐化工废料走到工厂围墙的一个缺口旁边,托起筐子向外倾倒。工厂的围墙这外是一条干涸的河床。春汛到来的时候,进入另一条大江。我冲动地想质问他,是不是知道环境污染的后果;然而,他的冷漠眼神阻止了我。他的思想已经和他的脚步一样疲惫,他不会因为如此微薄的薪水而去考虑工厂围墙之外发生了什么。那是别人的空间。   五官四肢,七尺之躯。东奔西走也罢,梦游八极也罢,突围也罢,守住也罢,我们至今还是不明白,哪一处是我们真正落脚和藏身的空间?如同破译不了时间之谜一样,我们也无法参悟空间的奥秘。 伴读引思:本文写作者对于空间的畅想和思索,读来发人深省。文章由有钱人的抱怨入手,并进而发问:“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民族和国家不断地因为空间的抢夺而浴血搏杀”,文章由此运用求同的思维,描述了人世中流浪者的情绪和本质,描写了关于空间的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等等,充盈着深刻的理趣。作者还有意识地揭示了关于空间的悖论——“改变空间归宿的努力仅仅在符号的意义上实现”。而符号是有欺骗性的,“某些时候,打破符号的蒙蔽会突然窥见生活的真相。”作者在文中也表达了关于空间的忧虑,关于空间安全的担心,这都令人感到新鲜和重要。文章结尾说,“我们无法参悟空间的奥秘。”但对于读者来说,接触到关于空间的新异深刻的思索,领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空问思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素材回廊 作文精彩开头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灵感存档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