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齐桓晋文之事》 第六单元 单元概说 本单元学习的是《孟子》专题。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人们常把他和孔子并称。《孟子》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品,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对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价值、艺术价值都很高,值得我们探究学习。《孟子》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论,“性善”论,以及“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初中和高一,曾学过五六篇《孟子》中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对《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专门安排《孟子》单元,意在使高三年级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对《孟子》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作为学习文学语言来说,尤其是学习典范的文言文,《孟子》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孟子》一书,主要记载孟子言行,阐发儒家思想,属对话式论辩文。文章富有气势,言辞犀利、流畅,是先秦诸子文的代表性作品。而且语言浅显,说理充分,是比较典范的文言文,适合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学习《孟子》,不仅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感受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魅力。 这个单元共选编四篇课文,其中《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是教读课文,《孟子见梁襄王》和《短文两篇》是自读课文。学习这四篇课文,与以前对《孟子》篇章的学习相比,要求更高了。单元明确提出,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孟子》的语言特色,全面综合地理解《孟子》。因此,学习重点不能像过去主要限于读懂字词句的意思,而应在此基础上理解、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而对《孟子》这部典籍有总体了解。尤其是,孟子善雄辩,他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语言浅近如话,明白晓畅而又寓意深远,真正做到了“言近而指远”。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 第一,通过课文的学习,大致了解孟子仁政重民的政治主张。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面,在高一高二年级学习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对《孟子》这样的古代文学名著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语文三年级使用的教材中的《孟子》单元,就要学习《孟子》中最典型,也最有代表性的章节。孟子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因此,本单元所选的《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都是《孟子》中著名的章节,前者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经济思想,后者表现了孟子主张国君要“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第二,学习《孟子》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汪洋恣肆的论辩风格,明白晓畅的语言,贴切的比喻,精致工巧的结构。 从文学作品角度来看,《孟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较高的地位。有人认为,《孟子》之于中国散文,犹如《诗经》之于中国诗歌。可见《孟子》文学地位之高。《孟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是古代汉语的典范,对唐宋古文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吕祖谦曾在《古文关键》中说,韩愈的文章“简古,一本于经,亦学《孟子》”。而这几点,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都有比较突出的体现。 学法指导 1.整体阅读,点面结合。 文言文学得不好、理解不了文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不正确,而句子未弄懂,又与未弄清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意思与用法有关。因此,注意个别关键的“点”,可能可以带动整句、整段这个“面”的理解。而且,要想弄懂文意,除要掌握阅读上的这些技巧之外,还要注意整体阅读,注意各段之间的联系,并且把握作者的政治思想、文风、性格等方面的特点,从更高层次上鉴赏作品。 2.联系旧知,温故知新。 《孟子》中的文章,以前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通过已学篇目,应当对这部书有个大致了解,借机会复习一下,比较一下与新学篇目的异同,再结合本单元附的《〈孟子〉简介》,会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新学文段的理解。 3.坚持积累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掌握规律,活学活用。 4.熟读成诵,勤做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很多“语感”源于此。另外,“反复是记忆之母”,做些练习也是加深印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做题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学会鉴赏。 本单元四篇课文,均选自《孟子》,除要求正确理解文意,分析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外,还应对这两部书的创造风格和思想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学会初步鉴赏这两部著作。鉴赏要求不仅了解其文,还要了解其人,不仅要熟悉课内作品,还要学点课外文段。可将《语文读本》作为必要补充。 18.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重点 (一)了解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二)学习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技巧; (三)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四)体会孟子散文善用譬喻之妙。 学习内容 一.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他在政治上宣扬“仁政”、“王道”,但始终不受重用。汉武帝时,孔孟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唐代,孔孟并称,元明时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 《孟子》是《论语》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汉文帝时即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二.时代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有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 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三.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洗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四.结构层次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转换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五.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 ①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欲擒故纵的论辩技巧。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的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 ②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的论辩风格。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③善用譬喻的论辩手法。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强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④句式多变的论辩语言。文中散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句式灵活多变,充分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增强气势。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字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1.例句: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A.金就砺则利 B.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C.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例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3.例句: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 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B.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二)判断正误 1.《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 2.先秦时代,“王道”与“霸道”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 3.“挟太山以超北海”中“超”字的意思与“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中的“超”意思不同。( ) 4.“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一词属古今异义中的词义缩小。( ) 5.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调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 (三)填空题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 ,俯 ; , ;然后 , 。 2.五亩之宅, , ; , , ;百亩之田, , ;谨 ,申 , 。老者 ,黎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课内阅读 (甲)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乙)“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这,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之;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攘:偷。 B.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损:减少。 C.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惟:只有。 D.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驱:驱赶。 2.与“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的“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B.项王军在鸿门下,沛人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C去死肌,杀三虫。 D.今己二十七,卿可成婚。 3.与“故民从之也轻”中“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权,然后知轻重 B.度不中而轻发,徒靡弹药,无益吾事。 C.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D.尔安敢轻吾射! 4.与“请轻之,以待来上然后已。”中“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B.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D.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A. ①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义的,就应马上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②等到犯了罪,然后再根据法律处罚,是陷害百姓啊。 B. ①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义的,速度又很快,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 ②等到犯了罪,然后再根据法律处罚,是陷害百姓啊。 C. ①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义的,就应马上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②等到犯了罪,接着就对其加以刑罚,这是陷害百姓啊。 D. ①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义的,速度又很快,何必还要等到明年? ②等到犯了罪,接着就对其中以刑罚,这是陷害百姓啊。 6.甲、乙两段文字各论证了什么道理? A.甲.像偷鸡这样的不道义的行为应马上停止。 乙.要想对百姓施以礼又道德的教育,先要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B.甲.像偷鸡这样的不道义的行为应马上停止。 乙.不能不重视道德观念,等到百姓犯了罪再施加刑罚。 C.甲.征收农产品十分之一的农业税,去掉关市征收的商业税,这种政策要立刻实行 乙.不能不重视道德观念,等到百姓犯了罪再施加刑罚。 D.甲.征收农产品十分之一的农业税,去掉关市征收的商业税,这种政策要立刻实行 乙.要想对百姓施以礼又道德的教育,先要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体会其深刻含义。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译文: 含义: 2.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译文: 含义: 【试题答案】 (一)1.A 本题考查辨一词多义的能力。例句中的“就”是“靠近,趋向”的意思。B项中的“就”是“成就”的意思,C项中的“就”是“即使”的意思,此句中的“破”指“击破”,“有”,指占有,D项中“就”是“完成”的意思。 2.D 本题考查辨一词多义的能力。例句中的“爱”是“吝啬”的意思。A项中的“爱”是“爱护”的意思;B项中的“爱”是“喜爱”的意思,C项中的“爱”是“爱惜”的意思。 3.B 本题考查辨一词多义的能力。例句听 “疾”是“憎恨”的意思。A项中的“疾”是名词,当“疾病”讲;C项中的“疾”是“强,猛烈”的意思;D项中的“疾”是“妒忌”的意思,用法同“嫉”。 (二)1(√) 2(×) 3(×) 4(√) 5(√)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单元内容综合理解的能力。2“相辅相成”应为“相反相对”。不同。两句中“徒”的意思分别“只、仅仅”和空,白白地”。4“中国”一词在古代指中原地区,现代汉语的“中国”与之相比,属词意扩大。 (三)1.足以事父母 足以畜妻子 乐岁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驱而这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2.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庠序之教 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衣帛食肉 不饥不寒 (四)1.D 本题考查对文内实词的理解认识能力。“驱”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也可引申为督促。 2.C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及以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句与C句中的’去”都是“除去“的意思,A句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B句中的“去”是距离的意思,D句中的“去”是“往、去”的意思。 3.B 本题考查分辩一词多义和对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句与B句中的“轻”都是“轻易、容易”的意思。A句中的“轻”指“分量小”,C句中的“轻”是“轻便”的意思,D句中的“轻”是“轻视”的意思。 4.A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与A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减轻”、“使朝拜”的意思,B句是方位名词作动词,C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D句是意动用法,意为“以之为羞”。 5.C 本题考查对句意准确理解的能力。翻译这两个句子,关键在几个词上。一是“速”, 这里应译为“快速、马上”,一是“从”,这里应译为“接着、跟着”,再就是“斯”字,这里是“则”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就”。弄懂了这几个词的意义和用法选择就没什么问题了。 6.D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及对孟子散文的特点的了解。孟子散文善譬喻,但比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如果把比喻的内容看作是论证的内容显然就错了。此外对孟子主张的政治措施,如“制民”“之产”等,也应有初步了解。 (五)1.译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含义: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们的行事都不是依靠仁政,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一定是在问他们行“霸道”之事,这也正说明了齐宣王有称霸的企图。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体味句子深刻含义的能力。译句时需要补出必要的省略成份。省略的内容又源于对人物事件的了解。如文中齐桓公、晋文公,前者九合诸侯,一文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了解这些,对于补出必要内容有很大帮助,更有利于理解深层含义。 2.译文: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看到牛没有看到羊。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含义:孟子要宣传“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他不是空泛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肯定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体会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此处孟子一再鼓励宣王就是为了使宣王对道产生兴趣,诱使其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翻译时要深刻体会孟子论辩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特点。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