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 主讲教师 刘砚斐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了解《孟子》这部书的特点。 1.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2.了解《孟子》巧设机巧,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1.通假字 田—畋(打猎) 与—欤(吗) 2.词类活用 与少乐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少数人) 3.一词多义 庄暴见孟子 (拜见) 见 暴见于王 (召见) 见羽旄之美 (看见) 王变乎色 (介词,相当于“于” ) 乎 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词,吧) 4.古今异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至于 至,动词;于, 表示另起一事的连词 介词,连用意为:到 兄弟 哥哥和弟弟 常指弟弟;兼词,男子跟辈分相 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自称 妻子 妻子和子女 今只指妻子 鼓乐 奏乐 敲鼓声和奏乐声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如:“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以“也”为标志) (2)被动句 如:“暴见于王” (以“于”为标志) (3)省略句 如:“不若与人(乐)” (省略动词) 二.学习指导 (一)应该注意的问题 1.阅读《孟子》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对孟子其人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有所了解。 其次,要把握住“民贵君轻”这一核心政治思想。 最后,要注意《孟子》雄辩的特色。其中包括针锋相对的论辩,善设机巧的艺术,排比、反问、对比、重复等手法形成的文章磅礴的气势,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等。 2.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循循导入,借题发挥 ②对比重复 ③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二)需要指导的问题 1.学习本单元和本文之前先要做好哪些工作? 首先要阅读单元提示,然后认真阅读《怎样读〈孟子〉》和《司马迁与〈史记〉》两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再以本单元的文章加以印证。 (三)例题精讲 1988年高考试题: 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①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 ③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者以讨贼督师桂林。 ( ) ④郑穆公使视宾馆,则束载、历兵、秣马矣。 ( ) [解题]例①要补上省略部分,非联系上句不可,从上句看,很容易填补下一句,就成为“(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欢乐)”。例②、④画线部分都承上文而省略主语——“促织”和“秦”,分别填在“则”字前。例③是“桂林”前省略介词“于”。从整个句子看,“桂林”不可能是宾语;从意念看,它又是地点,显然这是介宾词组省略了引进督师地点的介词,故于“桂林”前补上“于”字。 [分析及解]文言省略句较现代汉语省略句复杂些,只要全面了解句子的语言环境,句子省略部分是不难填充的。省略句一般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及介宾词组省略宾语或省略介词。文言文中的对话,常常省略说话人或省略“曰”字。如果在阅读中不瞻前顾后,就会发生歧义。 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 (一)基础性训练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可得闻与 B吾王之好田猎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王之好鼓乐 B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全不相同的一项( ) 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A诸 ②投诸渤海之尾 ③怀王与诸将约曰 ①百姓之不见保 B见 ②暴见于王 ③庄暴见孟子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①则齐国其庶几乎 C乎 ②五变乎色曰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④知不可乎骤得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孰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③明月,徐公来,孰视之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根据下列句中所含古汉语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吾王之好鼓乐 (2)臣未之闻也 (3)危士臣 (4)构怨于诸侯 (5)朝秦楚 (6)申之以孝悌之义 (7)罔民而可为也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百姓之不见保 (10)老吾老 (11)暴见于王 (12)幼吾幼 A(1)(7)/(2)(8)/(3)(5)/(4)(6)/(9)(11)/(10)(12) B(1)(7)/(2)(8)/(3)(10)(12)/(4)(6)/(5)/(9)(11) /(10)(12) C(1)(7)/(2)(8)(9)/(3)(5)/(4)(6)/(11)/(10)(12) D(1)(5)(7)/(2)(8)/(3)/(4)(6)/(9)(11)/(10)(12) 5.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①给加点词注音 语( ) 乐( ) 乐乐( ) ②解释加 的词语 诸( ) 庶几( ) ③孟子为什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二)提高性训练题 1.阅读下文,完成①~④题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指“乡士”、“遂士”等属官),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①之 A他 B的 C去 D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者 A似的 B……的人 C放在停顿之前,表示下面有所解释,不译 D放在停顿之前,表示下面要解释原因 ③则 A就 B那么 C却 D原来已经 ④而 A而且 B可是 C如果 D连接行为的方式和行为 2.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百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汗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不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 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壁:堡垒,阵地。 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慷慨:激昂高亢 C.直夜,溃为南出,驰走。 直:同“值”,到。 D.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比较下列②-③题各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②(1)项王乃复引兵东。(2)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A.(1)/(2)/(3)(4) B.(1)(2)/(3)/(4) C.(1)/(2)/(3)/(4) D.(1)(3)/(2)(4) ③(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2)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3)马童面之,批王翳曰:“此项王也!” (4)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A.(1)/(2)/(3)(4) B.(1)/(2)(3)/(4) C.(1)(3)/(2)(4) D.(1)(3)/(2)/(4) ④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姜氏何厌之有? D.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日。 ⑤比较下列句子,其中与“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结构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B.不忍杀之,以赐公 C.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D.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⑥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分析,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3)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4)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A.(1)(2)/(3)/(4) B.(1)/(2)/(3)/(4) C.(1)(4)/(2)(3) D.(1)(2)/(3)(4) ⑦以下句子最准确的译文是( ) (1)期山东为三处 (2)吾为汝德 A.(1)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 (2)我为你成全这桩好事 B.(1)希望冲到山的东边,再作三处集合 (2)我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C.(1)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 (2)我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D.(1)希望冲到山的东边,再作三处集合 (2)我为你成全这桩好事 (三)研究性训练题 翻译(直译)划“—”的部分(上一语段)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1.D(A中“与”通“欤”;B中“田”通“畋”;C中“孰”通“熟” ) 2.C(A中“鼓乐”这里是“奏乐”,今义为“敲鼓声和奏乐声”;B中“至于”这里是两个词,动词“至”与介词“于”,连译为“到”,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示另起一事;D中“妻子”是“妻子和儿女”,今义为“只指妻子” ) 3.A(A中“诸”分别译为“之乎”、“之于”、“众”;B中①④均译为“被”;C中②④均译为“介词,引出对象”;D中③④均是通“熟”,译为“仔细” ) 4.A((1)中的“鼓”与(7)中的“罔”均是名词活用作动词;(2)(8)是宾语前置;(3)中的“危”与(5)中的“朝”均是使动用法;(4)(6)均是介宾结构后置;(9)(11)均是被动句;(10)中的第一个“老”与(12)中的第一个“幼”均是意动用法) 5.①yù; yuè; yuè; lè ②之乎;差不多 ③为了转换话题。“今乐”与“古乐”的“乐”字,读yuè,指音乐;“与民同乐”的“乐”读lè,指快乐,孟子从这里借题发挥,把音乐理论上的话题转到政治话题上。 (二)1.①C;②B;③D;④D。 2.①A(壁,名词活用为动词,修筑营垒。) ②B((1)中的“东”和(2)中的“壁”均活用为动词。东,向东进发;壁,修筑营垒。(3)动词,灭亡。(4)困,动词,被围困。) ③D((1)中的“王”和(3)中“面”均活用为动词。王,称王,使你称王;面,后面带的宾语“之”,面对着。(2)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4)驰,骑马跑下。) ④D(A结构助词,“的”;B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宾语前置的标志;D用在主谓句,取消句子独立性,与题干句用法全同。) ⑤C(A、B、C、D均为省略句。C“帐”前省略“于”,与题干引句“垓下”前省略“于”字完全一致;A“千金”前省介词“以”;B“以”后省宾语“之”;D“从”后省宾语“之”。) ⑥C((1)(4)均为并列关系句;(2)为因果关系;(3)为承接关系。) ⑦A (三)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做什么呢?再说我和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拥戴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不会感到惭愧吗? [指导]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明白、典雅得体”。翻译的方法有“留、补、删、换、调。”即“保留、增补、删除、替换、调整。”翻译的步骤:通览全文,领会大意。如无标点,琢磨断句。逐字逐句,斟酌词义。推敲完毕,联词成句。贯穿句段,连成一体。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能简单地把解释当作翻译。 2.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用典等。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