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阅读(下) 主讲人:宋思远 一.学习指导 上一讲,我们讲到以下几个问题: 1.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 2.一般的阅读方式。 3.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基本要点。 4.高考阅读试题的一般的命题原则。 5.介绍了近年来社科类文章大致的检测内容和能力要求。 6.对四道典型例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这一讲结合社科类现代文阅读,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问:请老师简要分析阅读试题失分原因。 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原文整体把握不够,急于做题,如果宏观整体把握不够,微观上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就失去了依托。 2.对文章上下文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就急于答题,文章的要点和主旨不清,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好象盲人摸象。 3.捕捉信息能力不强,不敏感,不理解。对语言的隐含信息把握不住。我们平时说语感,包括对词语理解的语义感,对字、词、句理解的语法感等。相关的修辞知识,文化修养都制约着筛选信息的能力。 4.对题干的分析理解不到位。有时,题干不但提供了答题的内容,还启示了答题的思路和方法,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的积累造成此类失误,是很可惜的。 问:请老师介绍一下相应的对策。 答:有的老师对这方面有研究,介绍如下。 1.在现代文阅读中,首先要注意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前面所说的首先要对阅读材料做整体的、总括的面式阅读,对文章的大概内容首先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在这一基础上,争取深入体会其精要之处。 阅读离不开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基本阅读经验。 注意所提供的全部的有价值信息。如注释、补充翻译说明,作者介绍等等。 2.其次要注意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是指三个方面: ①阅读材料的内容,其内部是相关联的,首尾相关,上下段相关,上下句相关,句子的主谓之间,偏正修饰之间都是如此。 ②题干的相关性,一篇阅读材料,出几道题,这几道题信息含量大小,份量的轻重,命题者是要综合考虑的,往往题干本身看不出究竟,相关的信息就在其它选项之中。这一点,应该注意。 ③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 我们强调能力,但能力不是从空中掉下来的。它必然以知识为依托。没有相关的知识,是无法滋生能力的。 所以,要求对语文基本知识扎实、有序地掌握。要知道,阅读能力的考查,其实也就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一种考查。作为一种综合考查,如有知识缺陷,必然是一种先天不足。 问:请老师介绍一下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势。 答:1.命题更贴近时代。从98年开始,选材出现了明显变化。大都以当代作品为阅读材料,降低了难度,增加了时代感,使人感到亲切。文字障碍,艰深的内容大大减少了。 2.难度有所降低,主要是指试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有所暗示和照应,基于此,就更应注意对题干的分析和把握。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适当关注重大的社会题材,以期在阅读试题时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问:请老师对阅读题的解答做个简要的归纳。 答:前面已经说得不少了,再补充几句。 1.阅读题的命题方式,这里再强调一下。 ①同义变形 ②顺序置换 ③无中生有 ④鱼目混珠 ⑤扩大内涵 ⑥以偏概全 ⑦以假设为事实 ⑧偷换概念 ⑨因果倒置 2.近读一篇文章,有以下几点经验介绍,供参考。 ①注意对比关系,揣摩隐含信息。 ②注意照应关系,领会前后关联。 ③注意语法关系,推断语句含义。 ④注意修辞手段,把握作者旨趣。 二.巩固提高 1.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1)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抒发胸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 这里作者把“身败名裂”的“败”字撰成“废”字,为什么?试简要回答。 (2)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 上文中“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其本意是: A.现代作家受到批评,是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很坏。 B.学习写白话文间必须求助于文言文,这说明某些现代作品的不足。 C.在篇章和语言方面,现代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不如古代作品。 D.白话语言没有滋味,虽然没有明说,实质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批评。 (3)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2.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据说白话里加点文言成分就象菜里边加点盐,味道好,可是也要想到盐多了会咸得咽不下去。文绉绉的语文有文绉绉语言的味道,可以说是“别有风味”,但毕竟不如人民嘴里来的语言那么新鲜、生动、泼辣,那么有泥土味,有时代气息。 请说明下列三个比喻所谈的分别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问题以及借此表明的主张。 ①“驼子摔跤”这个比喻说的是_____________的问题,发言者的主张是_______。 ②“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这个比喻谈的是___________的问题。发言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菜里加点盐”这个比喻谈的是_____________。 3.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圣哲贤人的经籍著作中,也体现在和它有着一定关联的民间文化里。近两百年来,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群英会》、《将相和》、《野猪林》等传统剧目早已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具有两百年历史的京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而这两百年中的几代人,不仅把京剧作为娱乐手段,而且把京剧作为教育工具。直到今天,许多人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教养很多是从民间文化中获得的,其中京剧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提出振兴京剧是完全必要的。 1.这段文章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章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章的论据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三.自我反馈 1. (1)司马迁曹李陵之祸受宫刑的遭遇。(身败名裂,指地位丧失,名誉扫地,也就是遭到彻底失败。此处的“败”,指败坏,毁坏。“身废名裂”这个词,由于是作者有意为之,将“败”改为“废”,这需要我们联系司马迁的身世,遭遇,以及西汉的社会政治环境来理解词语。这里实际上是指司马迁遭受李陵之祸,受到残酷的迫害,从而造成身体残废这一情况。) 由此可见,理解文章中的词语,一定要注意它的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同时,还需要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乃至文章的整体的思想内容。 (2)B(A项并非针对个人的批评。C项并非丙的观点,也无“批评”。D项只谈白话语言不谈篇章和文言关系。只有B项,既有“求助”也有“批评”的含义。其中“某些”“不足”用语适中而有分寸。) 2.①“驼子摔跤”指文言文不能解决问题,但加大它的分量又怕影响现代文的学习。发言者的主张是:不同意加大文言文的分量。 ②“老祖宗”指文言文,谈的是学习写作的途径。 发言者的主张: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也可以从现代文中学到。 ③“菜”指白话,“盐”指文言文。即白话里加点文言文。 发言者的主张是:白话文中的文言文成分不宜太多。 3. (1)必须振兴京剧(此题考查语段观点的把握。原文收尾句就是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2)例证法(三个例子:《群英会》、《将相和》、《野猪林》)。 (3)“地位”和“作用”(一是“当前的地位”,一是“京剧的作用”。一个是历史的角度,一个是现实的角度)。 四.走向高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试题。 在仰视,俯视,平视之中,我比较赞成平视。仰视难免阿谀逢迎。①一个作者存心取悦于读者,②本是他的分内事,③不过他有他的身分和艺术的良心,④如果他将就读者的错误的见解,低级的趣味,⑤以佞嬖俳优的身分打诨呐喊,⑥猎取世俗的炫耀,⑦仰视就成为对于艺术的侮辱。一个作者存心开导读者,也本是他的分内事,不过他不能有骄矜气,如果他把自己高举在讲台上,把台下人都看成蒙昧无知、盛气凌人地呵责他们,讥笑他们,教训他们,像教蒙童似的解释这样那样,俯视就成为对于读者的侮辱。世间人一半欢喜人捧,另一半欢喜人踩,所以这两种态度常很容易获得世俗上的成功。但是从艺术观点看,我们对这种仰视与俯视都必须深恶痛绝。 我赞成平视,因为这是人与人中间所应有的友谊的态度。“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我们心中有极切己的忧喜,极不可为俗人言的秘密,隐藏着是痛苦,于是找知心的朋友去倾泻,我们肯向一个人说心里话,就看得起他这位朋友,知道在他那方面可以得到了解与同情。文艺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不得不言而又不易为俗人言的秘密。你拿它向读者吐露时,就已经假定他是可与言的契友。你拿哀乐和他分享,你同情他,而且也希望得到同情的回报。你这种假定,这种希望,是根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基本原则。你传达你的情感思想,是要在许多“同此心”的人们中取得“同此理”的印证。这印证有如回响震荡,产生了读者的喜悦,也增加了作者的喜悦。这种心灵感通之中不容有骄矜,也不容有虚伪的谦逊,彼此须平面相视,赤心相对,不装腔作势,也不吞吐含混,这样人与人可以结成真挚的友谊,作者与读者可以成立最理想的默契。凡是第一流作家,从古代史诗悲剧作者到近代小说家,从庄周、屈原、杜甫到施耐庵、曹雪芹,对于他们的读者大半都持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我们读他们的作品,虽然觉得他们高出我们不知多少倍,同时也觉得他们诚恳亲切,听得见他们的声音,窥得透他们的心曲,使我们很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的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1.上文划线部分是一个多重复句,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从艺术观点看,我们对这种仰视与俯视都必须深恶痛绝”一句中,“从艺术观点看”这几个字在表达上起□□的作用。(2分) 3.上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我赞成平视……”是作者的观点,其论证部分分两大层次,第一大层次应划到何处?写出这个层次末句的最后一个词:________(2分) 4.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庄周 《秋水》 《逍遥游》 B.屈原 《楚辞》 《天问》 C.杜甫 《新婚别》 《石壕吏》 D.施耐庵 《水浒传》 《老残游记》 E.曹雪芹 《孽海花》 《红楼梦》 答:( ) 5.根据第四自然段文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为什么说“仰视”是对艺术的侮辱?答:因为“仰视”□□□□□□□□。 为什么说“俯视”是对读者的侮辱?答:因为“俯视”□□□□□□□□。 6.上文用“仰视”、“俯视”、“平视”三个比喻,阐述了文艺创作中关于□□□□□□□□这一重要问题。(3分) (1998年上海高考题) 答案与解题思路: 1.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复句层次分析。切入点应是②和③之间为第一层次。①②是正面,③④⑤⑥⑦是反面。 2.答案:限制 解析:考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从偏正关系看,“从艺术观点看”是状语,对中心词当然是限制作用。 3.答案:默契 解析:考查语段阅读。“默契”前面是从道理上讲平视是人与人中间所应有的正确态度。后面讲效果,“默契”前面是抽象的道理,后面是具体的,形象的效果。 从语段阅读的一般要求来看。这道题也考查了理清思路,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4.答案:A C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B项,《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总集。 D项,《老残游记》不是施耐庵的作品。 E项,《孽海花》作者不是曹雪芹。 此题主要的干扰项是B项。 5.答案:对读者阿谀逢迎;对读者盛气凌人。 解析:考查句义的理解。仰视,指作者阿谀逢迎读者。俯视,指对读者盛气凌人。平视,即相互默契,平等相待。 6.作者对读者的态度。此题只要分清三个视角关系,认清读者与作者关系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甲] ①我们要求诗人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不是要他们赤裸裸的将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表现在作品中,而是要他们将科学知识融化在诗歌的意境里。这里不妨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为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②此诗抓住冬去春来给生物带来的变化,表现出早春时节盎然的生机、动人的情趣,其中还包含着启人深思的哲理。 在动物世界里,和鹅一样,鸭靠身上长满的浓厚丰密而又润滑多油的羽毛,以及皮下积蓄的一层厚厚实实的脂肪耐寒抗冷。一旦春回大地,河水解冻,好动喜水的鸭子便连忙跳入春江中游泳寻食。因此,水温回升,哪怕是稍稍的增暖,鸭子总比别的动物“先知道”。诗中把科学常识融于鸭子恣意戏水的情景之中,就显得极其自然、妥帖。 [乙] ③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常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④这里写的夜半钟声,道出了古刹的清幽,反衬出秋夜的冷寂。诗人在深秋夜晚的旅途中,心情孤寂,便借助于钟声既含蓄又充分地表达出来,收到了一种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宋代的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却批评道:寺庙里夜半是不兴敲钟的,所以张继这句诗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欧阳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在唐代,姑苏一带确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叫做“无常钟”。在唐代,就有不少诗人写过“夜半钟”。如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云:“隔水悠扬午夜钟。”白居易诗云:“新松秋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云:“夜半隔山钟。”于鹄诗云:“遥听缑山半夜钟”……这些都说明写夜半钟在唐代不独张继。他们之所以不喜欢写白日钟,是因为白天有各种声音干扰,远不像夜半钟声那样宽广悠扬,音质柔和深沉,更易勾起游子离人的寂寞、愁烦的心绪。 ⑤这里还有一个声音常识问题。 a 白天钟声传播的区域有限,是因为白天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声速便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b 由于声速是逐渐改变的,所以声线(声波的射线)在其传播路径的每一点上都发生折射,这就形成“弯射”。 c 根据折射定律,弯射的声线应弯向小介质层。 d 即在白天时,声线就弯向上方,这时声射程就明显减少。 e 夜间则相反,地表散热快,地面迅速冷却,低层空气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于是上层空气的传声速度高于地面空气的传声速度,传声路线发生由上层转入下层的弯曲,从而使声射程增加,声音不再散向上层。 f 相反,上层空气的声波却会弯向下方传到地面。 g 因此,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传声的损失便可大大减少,并且还能使声波路线如同向前弹跳翻滚的皮球,甚至可以翻山越岭。 h 正由于夜间声能损失小,声波的射程远,所以夜半钟声能够传得很远很远,而且听起来比白天更加悦耳、清晰、韵味悠长。 1.第②段 内应填入的一句,最恰当的是( ) A.这首诗人们看过之后不禁拍案叫绝。 B.这首诗把鸭子和河豚写得栩栩如生。 C.诗人所写的这些,是完全有道理的。 D.诗人这样写,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 2.归纳[甲]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 □□□□□□□□□□□□□□□□ 3.上文与“知其一,不知其二”相呼应的词语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c / d e f g / h B. a b c d / e f g / h C. a b c / d e f / g h D. a / b c d / e f g h 5.归纳[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4个字) □□□□□□□□□□□□□□ 答案与解题思路: 1.D (D项说“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AB两项只是就诗歌本身而言。C项说“是完全有道理的”,比较起来,D项更科学) 2.自然科学知识是要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考查语段段意的归纳概括能力,“不是……而是……”侧重在“而是”上) 3.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此句考查上下文的照应。所谓上文,指的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上面的文字。) 4.B (此题考查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也就是文章语段思路的理解,白天与黑夜之间划一层次,再筛选出总括句来即可) 5.掌握自然科学知识,面越广越好。 (考查语段归纳能力。其中,第一段是关键)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