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设计教案(其、若、焉)   教学目标:   1、?集中认识常见的文言虚词18个,明确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察。   2、?掌握3个文言虚词(其、若、焉)   教学重点:掌握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并用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何谓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2、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3、高考的虚词要求   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 :   其若焉,   何所为,   而且于因乃以则,   之乎者也与。   (1)诵读口诀   (2) 识记18个虚词   (3)解读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 “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2 “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3 “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二、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秦王恐其破璧(廉) 第三人称代词,作小主语,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三人称代词,作小主语,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4、?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一人称代词, 我的,我自己   5、?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你们的   其势不俱生。(《廉》) 指示  文言虚词(教案)   一、考点阐释  2008年《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15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见文言虚词”,是以15个为重点;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二、考查形式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一个比较固定的考点,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江苏2005、2006年的高考命题看,是从句子中挑出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意义与用法的异同,例句是所给文段中的,其他句子是所学课文中的。这就要求考生能把试题和课内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另外,文言文翻译题中也会涉及文言虚词的考查。   三、虚词类型   1.一词多类。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对此要分清。如“之”的例句: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其中,例①是动词,译为“往”;例②是代词,译为“他”;例③是助词,译为“的”;例④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常见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2.同类异形。   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如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应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等。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等。   3.特殊虚词。   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①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盍(何不)、叵(不可)、焉(于之)。②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最后的一个词。③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   四、复习策略   1.课文是基础。   我们复习时应在通读教材文言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上述课文,力求字句过关,做到能准确理解,流畅翻译。   2.15个文言虚词是重点。   对于这些虚词,应借助教材并参考有关工具书,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   3.练习是关键。   复习时,适当做一些练习题是必要的,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判断能力和解题速度。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夯实基础性质的练习题,练习题的材料于课本;第二个层次是做迁移理解性质的练习题,进行课外文段阅读,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4.典型例句是捷径。   精选典型例句最重要的途径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增加字句理解的障碍。   五、知识链接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应试能力。以2007年各省市高考题为例,谈谈文言虚词的几种推断方法: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1.(2007年天津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案】B   【解析】A项“则”为承接连词“就”。C项“者”为助词,可译为“……的人”。D项“之”为代词,代事。   2.代入检验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例2.(2007年辽宁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柳枝横扫之???????? 然以其猛也   B.旦若遇之于市?????????? 卒灭于虎   C.过冉氏门而东??????????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D.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答案】D   【解析】A项上句“以”为介词“用”,下句为介词“由于”。B项上句“于”为介词“在”,下句为介词“被”。C项“而”上句为介词“向、往”,下句为转折连词“却”。D项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3.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例3.(2007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 不赂者以赂者丧   【答案】D   【解析】D项“以”均为“因为”。A项“而”上句为“却”,下句为“并且”。B项“与” 上句为介词,下句为连词。C项“之”均为助词,上句无实意,下句用在主谓之间。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4.(2007年四川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B.辞不许,乃归白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帝欲为娶贵族???????????????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答案】D   【解析】A连词,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于是,连词/竟然,副词。C代词/表祈使语气。D读音wèi,介词,替。   5.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5.(2007年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答案】B   【解析】A项分别解释为“从、比”。B项均解释为“尚且”。C项分别解释为“因为”“把……当作”。D项分别解释为“……的样子”“于此”。(A项“然后变风发乎情”一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我们熟悉的成语“存乎一心”“出乎意料”来推断,应该是介词,解释为“从、于”。D项“置杯焉则胶”一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从成语“心不在焉”来推断)   6.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因为“其”一般不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   例6.(2007年江西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阳城以拙蒙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答案】D   【解析】A项“而”,前一句表假设,译为“如果”;后一句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B项“以”,前一句为介词,“因为”;后一句为介词,“把”。C项“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于”,均为介词“被”。   7.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之”有三种词性:⑴动词,“辍耕之垄上”,之,到。⑵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两种,前者是一般用法,可以不必特别记忆,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代“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作近指代词用,如“均之(代“这”)二策”。⑶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一般用法。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翻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或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六、课堂巩固   1.(2008年北京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答案】B   【解析】A事情(名词)/ 被(介词)。B没有 / 没有。C他们 / 你。D于是 / 顺便。   2.(2008年天津卷)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答案】A??    【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3.(2008年上海卷)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B  【解析】A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作“被”。B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做”。C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作“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门外向你母亲作答”。D中“为”是介词,译为“替”“给”。   4. (2008年安徽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A   【解析】A都作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结构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项,第一个“所”是直接用在动词前,作助词,表示“……情况”;第二个“所”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D第一个“何”应该是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作介词宾语。?    5.(2008年福建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载而与之俱归?????????????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①而申乎知己?????????????????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答案】B   【解析】A项“之”,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B项“而”,两者皆表顺承,无实义。C项“乎”,一项相当“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D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6.(2008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答案】A  【解析】A于是、就 / 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答案】B  【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2008年湖南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①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①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答案】C   【解析】解答这道题须有一定对常用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积累功底,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基   础或者相当的语言直觉感受能力;答题方法主要是借助语境比较异同作合理推断。A项前句“因”为连词,可译作“于是”,后句“因”为介词,译作“趁机”。B项两句中的“以”意义上都可译作“因为”,但用法上前句是连词,后句为介词。C项用法上都起指代作用,都可译作“那”,“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前句“与”为介词,后句“与”为连词。   9.(2008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答案】C    【解析】A前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个“焉”是代词,代这件事。B中前一个“何”是“什么”,而后一个“何”是“为什么”。C中的两个“而”都表示承接。D中前一个“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后一个“以”表示目的,介词。   10.(2008年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   ??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乃放纵诗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D.与刘宾客齐名  ????????????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答案】D    【解析】D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 / 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 / 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 / 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高考文言虚词(18个)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五【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六【何】 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5、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七【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八【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九【与】 1、副词。表范围,都;整个。例:与前世而皆然兮(整个)《涉江》 2、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和。例:吾与汝毕力平险(和)《愚公移山》 3、介词。介进对象。跟,同,替。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跟)《岳阳楼记》去时里正与裹头(替)《兵车行》 4、助词。表疑问,感叹。吗,吧,啊。例:无乃尔是过与(吧)《季氏》 十【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十一【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十二【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十三【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十四【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十五【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六【因】 1、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 2、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 3、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 5、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8、沿袭。例:因遗策。 ⑼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七【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2、哪里,怎么。例: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⑤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⑦悲予志焉。 ⑧则牛羊何择焉?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相当于“之”。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⑤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十八【乎】 1.用作语气助词。(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