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新课标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11) 本套试题适用于山东新课改区,用于选修上的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蹊跷/独辟蹊径 铜臭/乳臭未干 拙劣/咄咄逼人 B.埋怨/隐姓埋名 孝悌/感激涕零 自诩/栩栩如生 C.扁平/一叶扁舟 对峙/有恃无恐 歼灭/纤尘不染 D.呼吁/长吁短叹 筵席/垂涎三尺 渎职/穷兵黩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坐落 宣泄 绊脚石 涣然一新 B.报歉 蓄养 实名制 集思广益 C.眷属 怄气 白内瘴 前倨后恭 D.装订 融洽 按揭款 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了让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他经常深入基层,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处心积虑。 B.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股怎么处理,涉及多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 慎之又慎。 C.大型音乐剧《金沙》在香港葵青剧院唱响,美妙的音乐让观众人乡随俗,渐渐沉醉 于古蜀文明之中。 D.就你干的那些活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书由其弟子编辑。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C.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D.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众多文艺流派: 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表现主义小说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而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则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 它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七十三年前(1927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保护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议事日程。《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6.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已经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C.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形态血脉相连。 D.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无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和民间文化。 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民族的无形文化的迅速消亡与流变,势必影响该民族文化的多元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往往是前者强势文化对后者弱势文化的侵蚀。 C.按照《名录》的申报规定,中国一些民间曲艺形式如东北二人转、天津快板书、粤剧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D.加强地下古文化和地上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崎,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跳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令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后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檑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西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予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 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拊。 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拊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省:探望 B.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 摈:排挤 C.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善:善良 D.而尤多名迹 迹:事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皆以贫游幕四方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袁枚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 ) ①巡抚金公拱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其瑰奇幽邀,一发于文章,以白喜其意 ③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④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上白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年轻时,袁枚赶上了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并且考取了进士,在当时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年龄最小。 B.袁枚刚开始时担任溧水县令,接着调任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朝廷起用,被派往陕西,但因父亲去世而返回,从此一直居住在江宁。 C.袁枚在官场上有名望政绩,在溧水做县令时,他的父亲担心他年少无知,曾到民间暗访,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D.因为袁枚与姚鼐的先辈有交谊,而且姚鼐居住在江宁与袁枚来往的时间最长,所以袁枚去世,姚鼐为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3分) 译文: ⑵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3分) 译文: ⑶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喝。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诬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共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 自元代剧作家_________的《西厢记》。 ②“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出自我国_______________(时代)文学家陶渊 明的《归去来兮辞》。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见于屈原的《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语出《孟子》。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 不超过3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最近在“博客”上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要求:①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②不超过100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18.临近毕业,同学们都用留言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请根据以下两种情景,分别写一则留言作为送给同学的心灵寄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明、得体,每则20字以内。(4分) (1)写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一位同学。 (2)写给曾与自己有过误会的一位同学。 六、选考题(18分)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9—22题。 告别三峡 赵本夫 告别三峡,已经讲了几年。其间除去旅游部门炒作的成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多是怀着真诚惜别的心情去三峡的。长江浩浩荡荡,自由自在地奔腾了亿万年,第一次被人类强行改变它的面目。今年六月大坝蓄水后,上游六百多公里的长江,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三峡将不再是昔日的三峡,长江也不再是过去的长江了。它将失去许多原始的形态和野性,变得温顺、驯服。建造三峡大坝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不怀疑它将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发挥特殊的功用。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 去年十月底,我终于去了三峡。正是深秋时节,长江两岸的山峦有些冷峻之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的确感受到了大江的气势。但老实说,三峡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奇伟,山不够绿,水也不够清,浑黄的江水泥汤一样翻滚流淌。江面上往来船只很多,有客轮,那上头满载着告别三峡的游人;也有货船,装满各种各样的物资,船体吃水很深,看了让人揪心。江面繁忙而嘈杂,即使面对美景,也少了从容欣赏的情趣,只感到一种紧迫和忙乱。此时,距三峡明渠截流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届时将要断航,该运的急用的货物要赶快运出,天南海北赶来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峡。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实地目睹了涪陵、万州、云阳、巫山等地移民拆迁的许多现场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怅是多么的空洞。 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其中有十二万人迁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远或近,也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 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 2003.2.14 19.“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20.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2分)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1.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4分) 22.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读柳永(节选) 梁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年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的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进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过,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科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他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知、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我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理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是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在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下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23.作者所说的“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4分) 24.第二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5.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双很快忘了他。”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作者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5分) 26.从柳永的经历,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5分) 七、看下面漫画,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注:漫画中的文字为: 永不走路 永不摔跤 永处襁褓 方寸之地常蕴藏着大智慧,这便是漫画的 魅力,请以上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所表现 的主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C(读音依次为biǎn/piān,zhì/shì,jiān/xiān;A.铜臭/乳臭未干均读xiù B.孝悌/感激涕零均读tì,自诩/栩栩如生均读xǔ;D.渎职/穷兵黩武均读dú) 2.D(A.“涣”应为“焕”;B.“报”应为“抱”;C.“瘴”应为“障”) 3.B(A.处心积虑:蓄意已久,千方百计地谋算。用作贬义;C.入乡随俗:到了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此处不合语境,无“按照习惯生活”之意。D.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多作贬义,此处当用形容做事及动作敏捷利索的“三下五除二”) 4.D(A项“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B项中应为“提升”接受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c项中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5.D(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应为魔幻现实主义,卡夫卡的《变形记》则是表现主义) 二、 6.C(A“各民族一致认同”表达有误,应去掉“一致认同”B“已经失传”说法错误,应为“濒于失传”D“无固定空间形式”应为“有固定空间形式”) 7.B(A答非所问。C表达不全,应加上“使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A不是原因) 8.D(地下古文化和地上活文化无法进行“交融”,应说成是“打通隔阂”) 三、 9.C(“善”意思是“好的方面”) 10.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A项,均为介词,①因为,②用、拿;C项,①用来,②表原因:D项,均为介词,①表对象,替、给,②表原因) 11.C(③句是说袁枚对别人文章的赞扬:⑥句是说袁枚处理政事) 12.A(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袁枚和其他二百余人是被推举上去,并非考取;而考取进士是乡试考中举人以后的事) 四、(24分) 13.(1)(3分)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3分)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3)(4分)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当时的人认为,一百多年来,在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方面,恐怕没有谁比得上他。 14.(8分)(1)(4分)上阕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实景,侧重叙事和描写,而下阕以心理活动为主,侧重抒情。(只要回答出上阕侧重叙事,下阕侧重抒情,或上阕侧重描写实景,下阕以心理活动为主,即可得分)。(2)(4分)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1分)而“作个闲人样”一句似正实反充满抑郁和无奈,(1分)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2分)(意思对即可) 15.(5分)①碧云天 黄花地 王实甫 ②知来者之可追 东晋 ③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④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五、语言运用(12分) 16.答案示例:荆楚故国喜迎佳节来临 中华文化欣逢盛世传扬 解析:拟写对联要注意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语意相关,特别要注意体现艺术节的特点。 17.(4分)示例一:有人说,“搞笑”影星登上大雅之堂,说明了大学学术水平的滑坡。其实,大学从来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地方。这位影星能在电影表演中自成一派,说明他有很多过人之处,或许藉比能打开大学学术的另一扇窗。(观点明确,得2分;有必要的分析论述,得2分。) 示例二:“搞笑”影星进入电影或戏剧学院无可厚非,但如果在其它练合类大学作教授则未必妥当。在商业化社会中,大学更应保持独立的学术地位和办学风格,不能随意迎合时俗,借影星、名人抬高身价只能降低自己的水准。(观点明确,得2分;有必要的分析论述,得2分。) 18.(4分)(1)示例:我将用一生精心呵护那份心灵的馈赠。(能表达感激或感谢之情1分,修辞手法运用得当1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共3分;直接引用名言名句符合语境要求,准确恰当,得1分。)(2)示例:愿误会随风而逝,盼友情与日俱增。(能表达善意或化解之意1分,修辞手法运用得当1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共3分;直接引用名言名句符合语境要求,准确恰当,得1分。) 六、选考题(18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9.答案:(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结合全文主旨及游人,移民心态来作答) 20.答案:(1)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人)(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注意答案要点:材料安排的特色,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1.答案: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 解析:通读全文,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和句子概括作答。 22.答案:不矛盾。 解析: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表现移民与故人故土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说明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找准答题角度,把握作者情感变化轨迹,仔细品味对三峡移民的描写)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23.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 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每条2分) 24.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意思对即可) 25.不矛盾。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是就其政治地位和影响而言,说“历史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是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意思对即可) 26.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长。(意思正确,语言通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