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老人与海  人应该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当面对强大的对手而明知自己不可能获胜时?人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当处于年老体衰、孤独无助、希望渺茫时?如果此时你手边有一本海明威的书,你将能得到答案:“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掷地有声的语言来自于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之口。读读这篇小说,你将能领悟一种精神,获得一种斗志,了解一种语言风格。   《老人与海》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1930年,海明威所乘坐的船只在暴风雨中沉没,他被古巴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搭救。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后这条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为此写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给海明威很大的触动。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望,于是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里,前后仅用了八周,写成了这篇影响深远的小说。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对老渔民桑地亚哥的形象塑造,热情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是为数不多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参战者。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于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身亡。主要作品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代表作是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鲭鲨   背鳍   嘎吱   攮进   吞噬   攥紧   嗜杀   黏液   蹂躏   榫头   泡 浸泡   臭 臭味相投    泡桐    乳臭   胳 胳肢   扁 扁平    胳膊    扁舟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高sǒng   zhǎ眼   鹿róng   针biān   修qì   褒biǎn   白浪tāo天   chuō穿   赴汤dǎo火   杀lù   tāo光养晦   jié获   3.解词义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攮进:(用刀、叉)使劲儿刺进,插入。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向晚:接近傍晚。 皮开肉绽:指人因被毒打,皮肉开裂。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4.辨用法 (1)不止 不只 ①《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______一次。 ②______我喜欢看海明威的小说,我们班许多男生都喜欢看。  两者都表示不停留在某一点上,但使用对象不同。“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其后接数词。“不只”,不但,不仅,后面一般不接数词。 (2)赤手空拳 手无寸铁 ①“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______罢了。” ②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竟丧心病狂地对______的妇孺老人开枪扫射,其残忍可见一斑。  “赤手空拳”和“手无寸铁”都有“手里没有一点武器”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赤手空拳”的意义范围比“手无寸铁”大,而且可以表示“毫无凭借或手里一无所有”的意思;“手无寸铁”不能。 (3)体无完肤 千疮百孔 ①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______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②在加沙地带南部靠近埃及的拉法口岸,有一个当地妇女抱着孩子站在______的阳台上。  两者都是形容词,但使用的对象不同。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答案:1.qīng gā shì shì róu lìn pào pāo gé gē qí nǎng zuàn nián sǔn chòu xiù biǎn piān 2.耸 茸 葺 滔 蹈 韬 眨 砭 贬 戳 戮 截 4.(1)不止 不只 (2)赤手空拳 手无寸铁 (3)体无完肤 千疮百孔   1.头上有高高的积云,还有很多的卷云,所以老头儿知道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 点评:这是环境描写,用云块的聚散预示天气的变幻,暗示着桑地亚哥的处境也将变得严峻。另外,由云的变化而知道“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这说明老人海上航行的经验十分丰富。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严峻的处境,这就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凭借丰富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退鲨鱼的侵犯作了铺垫。 2.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点评:这是老人的心理独白。大马林鱼是老人85天来唯一的收获,但此时老人却愿这是“一场梦”,表明他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已经筋疲力尽。这句话看起来好似表现了老人消极妥协的一面,但其实不然,因为当鲨鱼再次进行凶猛的攻击时,老人并没有妥协,而是以更无所畏惧的勇气和鲨鱼展开殊死搏杀。老人是行动上的巨人,无论结果怎样悲哀,他都没有屈服和退缩。所以这句话丝毫不会影响老人的硬汉形象,相反,有了这句话,老人的硬汉形象却显得更加真实、丰满、可爱。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点评: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句充分表现出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捍卫了人的灵魂和尊严。这无疑正是海明威的价值观的体现。桑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代表: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下,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1.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本文大量的人物的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2.课文的结尾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家,那么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提示:从世俗人的眼光看,桑地亚哥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笔下,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子”,是一个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老人的生命价值已经在追捕马林鱼,与大海、鲨鱼的抗争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桑地亚哥的奋斗过程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是艰难的、充满坎坷的,不要向困难和厄运屈服,只要自己以一颗自信的心勇敢顽强地去迎接挑战,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3.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采用了反衬法和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法,使桑地亚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并震动读者的心弦。反衬法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是借助于马林鱼之顽强、鲨鱼之凶狠来烘托的。作品用了不少篇幅着力渲染鲨鱼之凶猛和残暴:那鲭鲨有着“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两只大眼和那咬得格崩崩的、伸得长长的、吞噬一切的两颚”;那贪婪的星鲨,在饥饿时“会去咬桨或者船舵”。这个年迈体衰的老人,正是在同这些自然界的强暴者的搏斗中才发出夺目光彩的。  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星鲨 犁头鲨 星鲨 星鲨  数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老人的作战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短棍 棍棒、舵把  结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大约四十磅 杀死两条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犁头鲨,刀子被折断 两条星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 海明威的作品,得力于他多年新闻记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散文文体,人称“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上简洁单纯。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蔓不枝,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他砍伐了所有的枝叶,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省略了解释说明,甚至议论抒情的部分,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捕获大马林鱼以及与因大马林鱼而引来的成群的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 语言上干净利落。小说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自白,因此,句子简短,用词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情节上逼真生动。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人物形象,将人物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情节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让读者与人物形象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他要让人物形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情节描写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意境上含蓄凝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因此有人说《老人与海》是一篇充满象征意味的小说。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鲭鲨(jīnɡ)      下颚(è) 脊鳍(qí) 嗜杀(shì) B.吞噬(shì) 桅杆(ɡǎn) 攥住(zuàn) 攮(rǎnɡ) C.黏液(nián) 蹂躏(róu lìn) 戳进去(chuō) 舵把(duò) D.残骸(hài) 拽掉(zhuài) 祷告(dǎo) 撬开(qiào) 2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鲨鱼的出现不是______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蹿上来。 (2)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______的恶意。 A.突然   实足 B.突然   十足 C.偶然   十足 D.偶然   实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某在后来的反思中写道:作为一个地方的首富,我认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是我锒铛入狱的主要原因。 B.他的一篇只有八百字的小文章,遭到了“专家”洋洋洒洒万余言的攻击,从思想到语言都被批得皮开肉绽。 C.若让我评价你们两个人的“能量”,我认为你们是齐头并进的,都不能适合目前公司发展的需求。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4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B.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老人与海》是一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大约在夜里10点钟的时候,他看见了城里的灯火映在天上的红光。最初只是辨认得出,如同月亮初升以前天上的光亮。然后,当渐渐猛烈的海风掀得波涛汹涌的时候,才能把灯光看得更清楚。他已经驶进红光里面,他想,现在他马上就要撞到海流的边上了。 他想: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它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它们呢?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子,随着棍子就丢掉了。 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最后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多。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5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的含义。 6选段描写的是桑地亚哥最后一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试用简要的语言分条概括这次搏斗中的“悲壮”色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7选段中描写老头儿与鲨鱼搏斗时,产生过“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这样描写是否削弱了对老头儿“硬汉”形象的塑造? 8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作品通过老人同大自然的顽强拼搏及其失败的遭遇,象征性地表达了在生活中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 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作品通过追捕马林鱼和搏击鲨鱼这两件事,集中表现了老人的“硬汉子”性格和“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的主题。 D.老人在与厄运搏斗的过程中,也时时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E.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存在的,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抑或是失败的,压倒命运的力量。 答案: 1.C 思路解析:A项中“鲭”应读“qīnɡ”;B项中“杆”应读“ɡān”,“攮”应读“nǎnɡ”;D项中“骸”应读“hái”。 2.C 思路解析:“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十足”,十分充足的;“实足”,确实足数的。 3.A 思路解析:B项,“皮开肉绽”使用对象错误,应为“体无完肤”。C项,“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D项,“指日可待”指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全球性灾难”不是人们期待的,不合语境。 4.B 思路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正是老人桑地亚哥的写照”;C项,最后的“他”指代不明,有歧义;D项,语序不当,应为“《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 5.思路解析:这句话是老人精疲力竭时的独白,可以从老人此时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这是为战斗几乎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愿望,是战斗暂趋平静时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当情势危急时,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6.思路解析:概括这次搏斗的“悲壮”色彩的具体体现,要分清角度,可以从当时险恶的环境、主人公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使用的武器、凶猛的对手以及最后的战果等若干方面进行。概括时要凸显“悲壮”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1)猛烈的海风,波涛汹涌的大海;(2)主人公的身体状况;(3)主人公的心理感受;(4)简陋的“武器”;(5)仅剩残骸的死鱼。 7.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作者为了更真实地塑造人物,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不仅写到人物刚强的一面,也写出了人物瞬间产生的畏惧与胆怯,这样写更客观,更符合人物的实际心理。 参考答案:老人在与鲨鱼搏斗时,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8.CD 思路解析:C项,小说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的说法错误;D项,“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理解错误,这篇小说并不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写作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海明威 我不善辞令,缺乏演说的才能,只想感谢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委员们慷慨授予我这项奖金。 没有一个作家,当他知道在他以前不少伟大的作家并没有获得此项奖金的时候,能够心安理得地领奖而不感到受之有愧。这里无须一一列举这些作家的名字。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他的学识和良心提出自己的名单来。 要求我国的大使在这儿宣读一篇演说,把一个作家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说尽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在这点上,他有时是幸运的;但是它们终究会十分清晰起来,根据它们以及作家所具有的点石成金本领的大小,他将青史留名或被人遗忘。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感,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会有幸获得成功。 如果已经写好的作品仅仅换一种方法又可以重新写出来,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轻而易举了。我们的前辈大师留下了伟大的业绩,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的作家常被他们逼人的光辉驱赶到远离他可能到达的地方,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作为一个作家,我讲得已经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再一次谢谢大家。 (1954年12月10日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  海明威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他的性格爱好与孤独结缘,他的爱情是孤独的,他的创作是在孤独中进行的。海明威人生的孤独在他的《老人与海》等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海明威的成功在于他极力摆脱生活中的孤独,而又能在精神上保持独处,在孤独中进行写作。  对《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讴歌老人的勇敢,有人赞扬老人的智慧,有人称颂老人的坚强。其实无论哪一种解读,都饱含着对老人精神的赞扬。桑地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他的誓言: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小说中的老人如此,小说的作者海明威亦如此。有关本文的材料可以用在“信念”“理想”“精神”等话题中。 ●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十分背运,连续84天一无所获,但第85天他依然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随后一连串的鲨鱼袭击使他的猎物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也让这位不服输的老人筋疲力尽,两手空空。在这“背运”与“行时”中,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看到的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人生必然。桑地亚哥的故事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思考:物质上的胜利有可能化为乌有,不服输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此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他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和旋律的配合。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创一格。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