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学习计划二十三 一、字音天天读(注意加黑字的注音) 1、切切 切脉翻箱倒箧(qiè) 谋(móu)死 苌(cháng)弘化碧 司马懿(yì) 惊骇(hài) 疮(chuāng)疤 2、诘(jié)问遗孀(shuāng) 簌簌(sù) 迂(yū)回 蹒(pán)跚(shān) 擦拭(shì) 颓(tuí)唐 杨绛(jiàng) 3、伛(yǔ)偻 佝(gōu)偻(lóu) 愧怍(zuò) 攥(zuàn) 拳 取缔(dì) 克kè 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4、呵hē斥 焦灼(zhuó) 伎(俩(liǎng) 颠(diān)沛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郦(lì)道元 骊山 lí 5、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刹(chà)那 青春永驻 驻(足zhù) 丘壑(hè) 镂空(lōu) 蟠(pán)龙 6、脊(jǐ)椎 褶(zhě)皱 藩(fān)篱 唠唠(láo)叨叨(dāo) 喷嚏(tì) 淤(yū)泥 垂髫(tiáo) 始龀(chèn) 7、顷(qǐng)刻 晨曦(xī) 颔(hàn)首 窥(kuī)探 狩(shòu)猎 遗骸(hái) 劫难(nàn) 啸 (xiào)聚山林 8、潜(qián)意识 面颊(jiá) 嘈(cáo)杂 豁(huò)然开朗 湍(tuān)急 漱(shù) 口 追溯(sù) 9、髭(zī)须 锃(zèng)亮 觅(mì)食 锦簇(cù) 荷戟(jǐ) 虐(nuè)待 鞭挞(tà 罪孽(niè) 10、蜿(wān)蜒(yán) 鲲(kūn)鹏 缄(jiān)默 哂(shěn)笑 铆(mǎo) 住 起兴(xìng) 酬和(hè) 11、熹(xī)微 譬(pì)喻 招徕(lái) 荸(bí)荠(qí) 香饽饽(bō) 秫(shú)杆 皲(jūn)裂 布衾(qīn) 12、斗(dǒu)折蛇行 幽邃(suì) 浩浩汤汤(shāng 觥(gōng)筹交错妖娆(ráo) 襁(qiǎng)褓(bǎo) 13、噩(è)耗 强聒(guō) 灵柩(jiù) 扶掖(yē) 谀(yú)词 忐(tǎn)忑(tè) 一抔(póu)黄土 脚踝(huái) 14、鄙(bǐ)夷 嗤(chī)笑 惘(wǎng )然 恣(zì)睢(suī) 牡(mǔ)蛎(lì) 蚝(háo)油 拮(jié)据(jū) 15、煞(shà)白 抽噎(yē) 汲(jí)取 吹毛求疵(cī) 狡黠(xiá) 咬文嚼(jiáo)字 豁(huō)然 16、诓(kuāng)骗 兀(wù)自 怄(òu)气 谮(zèn)害 麾(huī) 下 亚(yà)元 桑梓(zǐ) 蝼(lóu)蚁 17、干瘪(biě) 胚(pēi)芽 阔绰(chuò) 孱(càn) 头 蘸(zhàn) 水 咯(kā)吧 酉(yǒu) 时 18、巉(chán)岩 清吟(yín) 枭(xiāo)鸟 倒坍(tān) 虬(qiú)须 沉湎(miǎn) 孱(chán)弱 19、百鸟啾啾(jiū) 越俎(zǔ)代庖 涟漪(yī) 蹑(niè)手蹑脚 期年(jī) 惩(chéng) 罚 二、字形天天记(重点字或有错的标出) 既来之 哈蜜瓜 黄埔江 度假村 挖墙脚 必需品 水蒸汽 勘误表 座右铭 倒记时 冷不妨 影碟机 黄梁梦 贮藏室 雄赳赳 荧光屏 喜盈门 口头禅 莫须有 破天荒 掉书袋 白炽灯 孵化器 入场券 压轴戏 喝倒彩 杀手锏 坐标系 编辑室 协奏曲 井冈山 纪录片 势利眼 圆舞曲 满堂彩 舶来品 混合物 三部曲 性子躁 暴发户 练习簿 沙家浜 身份证 明信片 文绉绉 照相机 一炷香 白内障 孤零零 鱼水情 笑眯眯 林阴道 一番话 亲和力 脾气躁 订计划 黄澄澄 绿茵场 抠字眼 殊不知 冠名权 放空炮 唱双簧 跑龙套 碰钉子 辩证法 金钢钻 烟幕弹 洽谈会 水龙头 雄赳赳 骈俪文 烂摊子 锦标赛 保鲜膜 博士后 概念化 珊瑚礁 兜圈子 走一趟 破天荒 侃大山 互联网 爆冷门 起搏器 硬邦邦 双胞胎 木版画 绊脚石 返回舱 蓝筹股 岔路口 找茬子 吊胃口 跌停板 碰钉子 老搭档 响当当 掉书袋 渡难关 订书机 副作用 负增长 核辐射 一幅画 耍笔杆 花岗岩 避风港 功夫茶 无用功 磨工夫 双轨制 钓鱼竿 腰杆子 高粱杆 紧箍咒 顶刮刮 候车室 万户侯 全天候 离合器 合得来 合家欢 挂幌子 老皇历 乱哄哄 绩优股 霓虹灯 边角料 急就章 关键词 三脚架 下脚货 绞脑汁 搅拌机 话匣子 缉私队 沉积岩 集散地 挡箭牌 放冷箭 狙击手 纪传体 捡破烂 杀手铜 佼佼者 家具厂 交学费 嘉奖令 节骨眼 竞技场 热炕头 蒸馏水 一溜烟 跑龙套 势利眼 蓝宝石 滥套子 联谊会 连锁店 露马脚 露头角 路由器 捅娄子 老两口 和事佬 拦河坝 心理学 愣头青 里程碑 胡萝卜 摩擦力 无明火 绵里针 大拇指 烟幕弹 乱蓬蓬 赔小心 打水漂 放空炮 敞篷车 红扑扑 人场券 踩高跷 跷跷板 敲竹杠 白鳍豚 清一色 蒸汽机 暖融融 孺子牛 绿茸茸 杀风景 瘙痒病 可塑性 霎时间 试验田 甩包袱 司务长 划时代 黄粱梦 清君侧 财务科 摄相机 天然气 蒸汽机 醉醺醺 打圆场 流水帐 化装品 霓虹灯 结骨眼 雷阵雨 号码薄 四不像 一炷香 三、词语天天识 成语识记 1、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2、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3、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4、赡宫折桂:瞻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5、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7、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8、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9、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11、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12、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13、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14、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15、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16、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17、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8、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19、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20、错彩镂金:错,涂饰;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21、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22、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一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23、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发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25、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恩负义,背弃根本。 26、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27、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28、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 29、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28、披星戴月:形容早出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29、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30、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31、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32、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褒义 33、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34、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垫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35、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36、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37、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贬义。 38、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39:道路以目:旧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40、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41、耳鬃厮磨:鬃,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42: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43、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44、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失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45、发指毗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毗裂,眼眶睁得开裂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46、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47、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48、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49、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50、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文言词语识记 类 1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 2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3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 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 5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 6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大都、大多) 怜 1独不怜公子姊耶?(怜悯,同情) 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爱惜)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值得同情)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弥 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 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3病日至秦。既弥留(弥留:病危将死) 4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 莫 1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什么)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不要) 4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莫如:不如) 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通"漠",广大) 6其事体莫须有(表测度、或许) 四、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逆境)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寒梅也能寄托思乡之情,如“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松柏:傲霜斗雪 坚挺 傲岸 坚贞 高洁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用傲霜斗雪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的松竹就象征了作者高洁坚贞的品格。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正直 坚贞 气节积极向上 虚心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性直”“心空”“节贞”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因此,诗词中多为君子 “坚贞”、“高雅”、“气节” 品德修养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白居易《养竹 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王维《竹里馆》:“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表达了坚守自我的气节。“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表现忠诚。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黍离: 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冰雪、松、菊、梅、竹、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五、诗文天天背—— 陶渊明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爱莲说    〔宋〕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四库全书》本《周元公集》     译文:水中陆上草本木本各种鲜花,值得人们喜爱的实在繁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可是我唯独喜爱莲花的生长于污泥之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而不显妖媚,中心贯通,外表笔直,不蔓延,无枝节,香气远播越觉得清幽,俊直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以肆意地玩弄。   我总以为,菊花,是众花中的逸隐之士;牡丹,是众花中的富豪贵人;而莲花,则可以说是众花中的有德君子。唉!爱菊的人,陶渊明以后就不大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又有谁呢?而爱牡丹的人,倒确是多得很哪! 六、时文天天见——时评 中国人的君子风度 杨 凯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3月7日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中国人做人有时候也蛮难的。朋友希望我们施以援手,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做了有人说话,不做也有人要说话。”   近来,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中国为了帮助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采取了增持欧元债权的措施。对此,欧洲的国家和人民是欢迎和感谢的,但依然惹来了一类所谓顾虑和担忧的声音。本来一件简单的互助共赢的事情,却无端地遭到猜疑,确可谓“好人难做”。   但中国人依然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对非洲的援助,对金融危机下欧洲国家的帮助,坚持不懈地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诸如此类,中国人始终保持着最大的诚意,也尽着最大的努力。而面对讽刺和质问,中国人也往往采取一种“沉默是金”的态度。中国古人有句话,“君子寡言”,多少年来,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做了许多实事,没说多少漂亮话,正是这种君子风度的践行。   其实,不友好的声音之所以发出,并不是因为这些喊话者多么了解中国,相反,有很多人纯粹是主题先行,为反对而反对、为猜疑而猜疑。他们不理解中国人“君子寡言”的风度背后,不是理屈词穷的软弱无力,而是对“势”、“位”、“为”的坚定认识。   中国人眼中的“势”,不是功利主义的“势利”,更不是某强某霸的“势力”,而是世界形势、历史趋势。杨洁篪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在迅速崛起。因此,我觉得世界力量的对比正在向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人对当今大势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乐于与人合作,愿意走出去到五洲四海广交朋友。   中国人所谓的“位”,也不是要凌驾世界各国之上、谋求所谓“霸主”的地位,而是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定位。尽管不久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但是中国人不愿意戴这“老二”的帽子,因为比这个总量更现实、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还有很多。中国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无论多么大的数字除以中国人口数,都会变得很小。中国的人均GDP还很落后,而且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没有摆脱贫困。种种事实都在提醒中国、也提醒世界看到,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对“势”和“位”的理解,才能明白中国人的“为”。合乎道义的事情、援手危难的事情,中国人没少做,所以维和部队去了海地、护航舰队去了索马里、救援人员去了新西兰;属于自己的国际义务,中国人努力在做,所以推动减少碳排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古人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句话在本质上是说,行为要承载着价值观。中国人在国际上作为的标准,要言之,一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二符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   中国人很敬爱一位古代将军,他的名字叫李广。李广这个人德行高远、不善言谈,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子李子虽然不说话,但是果实甜美,喜欢它的人们来往不绝,自然而然将树下踩出一条道路。   你读懂了李广的品格,就读懂了中国人的风度。 丛飞遗孀死于失学少年之手的悲怆 朱述古   丛飞遗孀邢丹在高速公路上遇袭身亡事件发生后,惠州市公安局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4月13日晚,三名青少年穿过高速公路护栏,在路边寻找投掷目标。在击中邢丹前,三人已连续打中3部车。每打中一部车,三人就躲到路沟嬉笑。23时45分,邢丹所乘车辆驶至事发路段,被一名少年扔出的混凝土块击中,抢救无效死亡。(《羊城晚报》4月17日)   丛飞自身并不富裕,但他生前倾全力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妻邢丹竟然死于不良少年之手。警方强调,3名作案人员并无抢劫动机,他们投掷石块仅仅是为了“取乐”。在高速公路向疾驰的车辆投掷石块,该是何等危险,看到飞驰的车辆被击中,3名青少年居然“嬉笑”,这又是何等残忍!   无知,空虚,无聊,迷茫,藐视规则,目无法纪,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基本的同情心,这些特征无疑表明,这3名青少年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亚群体,本身就是教育不成功的产物,或者说是没有得到教育机会的产物。尽管高学历人群中也有人性沦丧的个体,但通常受教育机会愈多,以尊重、宽容、友爱为内核的人文教育愈是深入人心,社会整体的道德文化水准就愈高。但遗憾的是,这3名青少年没有获得这样的机会。他们生活在底层,没有教养,不知敬畏,甚至以无明确指向的攻击来发泄无明确指向的情绪。   丛飞彻底奉献的一生在于传递和弘扬一种美德,更在于对民族未来的关切。丛飞入选“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就是这样一个宁愿自己等待死亡,也要把义演经费悉数捐给失学少年的人,却在离开人世5年后,继承其事业的遗孀死于失学少年之手。丛飞夫妇拯救了数百名失学少年,却没能拯救自己   几乎任何一起犯罪背后都可以找到滋生犯罪行为的社会机理,低龄、失学、无业个体成为暴力犯罪的主体,这已成为当前犯罪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当3名小学肄业的青少年把石块无情地掷向飞驰的车辆时,他们当然不知道车内乘坐的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遗孀。邢丹之死见证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却也再一次向社会重复着一个沉重话题,即对失学青年的拯救。只有越来越多来自底层的青少年能获得应有的学习机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具有善良的品质、责任意识、爱心和志愿者精神,一生致力于拯救失学少年的丛飞夫妇才能含笑于九泉。 谣“盐”之下我们为何杯弓蛇影 陈方   从3月16日一早开始,杭州、绍兴、台州、宁波等地的居民纷纷涌入当地各大小超市购买食用碘盐,到傍晚,不少杭州市民下班去超市买,发现货架上已经被抢购一空,买不到盐的一些市民开始抢购酱油。(《钱江晚报》3月17日)   抢购碘盐不仅发生在浙江,广东、安徽多地也发生了抢盐现象,一些市民甚至开车成箱成箱地购买碘盐。为什么会抢盐?因为坊间传言日本的核辐射会对海水造成污染,今后海水盐制作出来也会有辐射,所以应该先囤积一些未被污染的盐;另一个原因是这两天很多人从网上看到食用盐中的碘可以有效防止核辐射,关键时刻用得上。   但是,疾控专家和政府部门都出来辟谣了。食盐里碘的含量很低,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而且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被海水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小。   非典时国人抢板蓝根,甲流流行抢蒜,现在又轮到了抢碘盐。专家和官方的辟谣并没有缓解人们对抢盐现象的关注,网络上到处弥漫着“抢盐潮”。在对抢盐潮的“热议”中,很多网民认为这是“信任危机”呈现出的后果。因为专家公信力不够,官方的声明也不能全信,所以民众会恐慌,会对不可知的核污染表示出担忧;因为专家公信力不高,民众在一些事情上被专家忽悠了,这次抢盐现象恰恰是无安全感的民意的一次自救,体现了老百姓对现实生活的恐慌心态。   在某些事情上,一些专家的公信力确实值得怀疑,但是在抢盐这件事上,难道真的和“公信力”有关吗?事实上,那些提着大包小包去超市抢购食盐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坊间传言呢?他们不见得相信碘盐可以防辐射,也不见得相信食盐真的会被污染。许多参与抢盐的人,未必真的在意什么“核污染”,更谈不上真正了解“核污染”,之所以参与“抢盐”行动,主要是因为周边的亲朋好友及左右邻居都在抢。按照国人的惯常思维,既然都在抢,我为什么不抢?民众的“盲目跟风”引发了这一波抢盐潮。   有人说民众“盲目跟风”是因为恐慌引起的。果真如此吗?网络上,网民们一方面问候着:“你买盐了吗?”“你们那里还有盐卖吗?”你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会紧跟着感慨一下:“好搞笑啊!”我正在写稿的时候,老家小县城的妹妹打电话问我:“你们买盐了没有啊,县城里的人也开始抢盐了。”这些“问候”中,丝毫感觉不到对方的恐慌,也感觉不到彼此的担忧,能让人感觉到的反而是,我们正在嘻嘻哈哈地参与一场抢盐的闹剧。那些参与抢盐的民众未必恐慌,而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   日本地震后,国人感慨着日本普通民众面对大灾时的冷静从容,日本人表现出来的“国民秩序”也成为一个典范。可惜,我们还未来得及深入内里去体悟,就被一场谣“盐”给打败了。明明是一场“盐”过其实的“闹剧”,其中国人心理脆弱、分辨谣言能力之差、凑热闹心态等因素为这场抢盐“闹剧”推波助澜了,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从国民自身的素养上寻找问题,而是将板子拍在了官方和专家的“公信力”上。   谣“盐”之下,我们杯弓蛇影。这其实是一场无关“信任危机”的危机。据外媒报道,美国一些碘化钾产品脱销,许多药店热卖这种无需处方便可出售的药片,在一些拍卖网站上,一盒14片的碘片竟卖540美元,这样的杯弓蛇影看来并非中国特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