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2.学习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一教时 授课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声名鹊起,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都是唯美诗风的代表作家。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和著名的韦庄齐名?,人称“温韦”。他的词,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二.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清早起马车铃?响声叮当,?   出门人想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茅草店?残月当空,?   踏寒霜人脚印?留板桥上。????   槲树叶纷纷落?满山满路,?   月光下枳树花?映照驿墙。????   思故乡我昨夜?梦回杜陵,?   春天里凫和雁?布满池塘。??? 三.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1.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前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叠加各组典型意象,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   2.意象的叠加是指把几组意象串联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组成了一幅充满意味的画面,以此表现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象叠加实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3.分析:”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请谈谈对句“枳花明驿墙”中“枳花”、“驿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相互映衬,以表现天色微明,突出一个“早”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用一些词语概括。诗人在此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4.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想起了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古诗词中虚实相生的实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首尾呼应?? 四.总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五.迁移拓展,简要分析这首诗??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历任威武(今属山东)主簿、翰林学士、滁州(今属安徽)、扬州(今属江苏)、黄州(今属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等地知州。他直言敢谏,颇为朝中权贵所不容,因而前后三次被贬。晚年贬于黄州,后世因而多称其“王黄州”。《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