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 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蓖(bì) 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2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3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6整顿衣裳起敛容??? ?? 7恬然自安? ????? 8因为长句? ???? 9暮去朝来颜色故?????  10曲终收拨当心画 A.1256??? B.2347???   C.1389???   D.45910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 ? 4.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 6.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中“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着怨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思旧赋》而已。 C.第四句借回乡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 D.末尾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 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 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 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 8.对下面《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B.第二句写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D.全诗既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 答案与提示1.C? 2.B? 4.B? 5.B(提示:比喻)6.B? 7.A(提示:直接描写,并非委婉细腻)8.C(提示:实指诗人自己)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2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9.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1.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2~13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1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各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本诗写诗人冬至时节客居邯郸驿,孤寂思家,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的三、四两句加以赏析。 ? 【参考答案】 1.C(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 2.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 3.D(A.畅快。B.作歌。C.字。) 4.A(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 5.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 6.C(“相逢何必曾相识”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 7.A(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贝/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C(“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 9.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 10.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衬托……成功”说法不当。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11.D(“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 12.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13.B(“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14.同意。本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刚出发,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便想到“日暮片帆何处泊”,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前三句饱涵感情,非常含蓄,末句卒章显志。朋友别离,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这样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15.诗的三、四两句,正面表现诗人思家,诗人深刻思念家人,但在诗中却想像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诗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一片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诗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