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范晔( ) 连辟( ) 京兆尹( ) 邓骘( ) 骸骨( ) 左冯翊( ) 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颇知属文 属文──写文章 B.思母,欲告归 告归──告假回家 C.累迁至中书令 累迁──多次升迁 D.延徽寓书于晋王 寓书──家信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B.筑城郭,立市里 C.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D.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延徽有助焉 ②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①止于乡人王德明家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 C.①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①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宜礼而用之──应该以礼相待并任用他 B.各安生业──各自有安全感谋出新职业 C.延徽不自安──延徽(也)不大安心 D.北去之意──逃跑的想法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 )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张衡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yè bì yǐn zhì hái pínɡ 2.C 3.D 【文言文阅读】 1.D(寓书:寄信。“寓”有“寄”“托”之意) 2.B(市里──古义:市井里巷;今义:市区。A.举动:举止,行为,措施;C.荒田:没有开垦耕种的田地;D.故乡:家乡) 3.A(①焉:助词。②焉: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B.于:介词“在”;C.安:哪里,怎么;D.所以:……的原因) 4.A 5.C(主要是延徽在契丹的所作所为,使契丹民族安居乐业,还有延徽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关键作用,就如他说的:“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6.C(韩延徽滞留契丹不是主动的,逃回中原,又重回契丹是被逼无奈,况且他在契丹不忘故乡,做了大量好事)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