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期中测试卷 二. 考试复习重点: 1.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要理解文意,首先要理解句意,特别是重要句子的含义。对句子的理解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是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分析句意关系,三是深层思考。这样,通过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就能把握其观点。 2. 筛选信息的能力 (1)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相关内容上,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2)要培养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辨析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一般内容;其次,要学会辨析内容的性质,会辨析内容之间的关系。 (3)要培养辨析文章语言的能力。最基本的是两项能力,一是准确把握语句表达的信息,二是全面把握语句表达的信息。 3.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 (1)联系写作背景,把握写作动机。 (2)体会感情倾向,把握立场态度。 (3)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4. 培养分析评价能力 (1)评价要以整体把握,理解课文为基础。 (2)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观点,坚持以实践为标准。 (3)评价要看作者作品的思想深度。 【模拟试题】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缭绕 嘹亮 瞭望 潦草 B. 谛听 缔造 根深蒂固 啼笑皆非 C. 海峡 面颊 汗流浃背 豆荚 D. 索性 锁眉 索然无味 所向披靡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 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 陈规 墨守陈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 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509年,哥白尼已经写好《天体运行》提纲, 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里士多德建立以来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 有教会的拥护, 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 他决定谨慎而小心地进行观测工作,务使它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结合。 A. 但是 又 如果 因此 B. 但是 而且 所以 因此 C. 虽然 又 但是 以致 D. 虽然 而且 如果 以致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前夜看了“塞外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沙漠来了。 B. 我生平最爱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是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D. 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 5.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 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在新落成的科技实验楼前合影留念。 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流行竟源于电视剧,元好问怕是想不到的。 6. 下列各句话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是的,(a. 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b. 这里的桑田苇泊,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湖光山色)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②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a. 黄土单调,b. 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A. ①a②b B. ①a②a C. ①b②a D. ①b②b 7.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发长“三千丈”是运用夸张手法加强艺术效果,突出描写对象特点的。 B.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一片、贮之玉壶来表示自己高洁自爱。“冰心”和“玉壶”是比拟手法。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反衬手法写蝉唱鸟鸣,以突出山林间的寂静。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升庵诗话》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映红,谁人见得?”主张改为“十里”,这是很有见地的。 8. 分析下列几副对联所题的对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首远,经天纬地大诗篇。②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③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④ 四百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⑤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A. ① 司马迁 ② 欧阳修 ③ 屈原 ④ 关汉卿 ⑤ 蒲松龄 B. ① 屈原 ② 欧阳修 ③ 司马迁 ④ 范仲淹 ⑤ 杜甫 C. ① 司马迁 ② 陶渊明 ③ 屈原 ④ 蒲松龄 ⑤ 李白 D. ① 屈原 ② 欧阳修 ③ 司马迁 ④ 关汉卿 ⑤ 吴承恩 9.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三句,使这三句与前一句形成排比。要求句式与前一句相同而内容各句不相同 有人以身着奇装异服,举止怪异为洒脱; ; ; 。这些行为,貌似洒脱,却不是真正的洒脱。 10. 下面是一则请示的正文,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了六条修改意见,这些修改意见最恰当的是( ) 目前,我校班级已由12个拓展至20个,原实验室面积窄小,设备简陋,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实验室扩建物理、化学、生物三间实验室。但我校基建资金业已用完,因此要求上级拨给叁万元,否则无法开展实验教学。请领导及时审批。 ①“拓展至”改为“增加到”;②“简陋”改为“陈旧”;③ 删去“为了加强……质量”一句;④“要求”改为“请”;⑤ 删去“否则无法开展实验教学”一句;⑥ 删去“及时”二字。 A. ①②③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二.(30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五人墓碑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一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1. 以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 B.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 C. 而又有剪发杜门:塞、闭。 D.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脑,领导人。 12.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视五人之死”的“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 子孙视之不甚惜 C.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 D. 回视日观以西峰 13. 下列语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能不易其志之缙绅”的倒置,是定语后置。 B. “激昂大义”是被动句,句中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 C. “亦曷故哉”是疑问句,句中“曷”通“何”,是表疑问的代词。 D. “不敢复有株治”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是朝廷。 14. 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计谋难以立刻想出来。 B. 佯狂不知所之者——(也有)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的。 C.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在朝廷显露出来。 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惜? 15.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改变志节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B. 文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重大。 C. 在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 末句点明写作目的,歌颂“五人”的品格,暗含着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孙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1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③ 权谓蒙及蒋钦曰 ??② 光武当兵马之务 ④ 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7. 下列各句中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A.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B.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18. 文中“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意在说明( ) A. 吕蒙看过的书很多,连旧儒也赶不上他。 B. 吕蒙看过的书很多,连旧儒都不胜钦佩。 C. 吕蒙读书见解深刻,连旧儒也赶不上他。 D. 吕蒙读书见解深刻,连旧儒都不胜钦佩。 19.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一句的意思是( ) A. 后来鲁肃升任周瑜的职位,探访吕蒙时言谈议论,常常感到受委屈。 B. 后来鲁肃代表周瑜,探访吕蒙时言谈议论,常常感到受委屈。 C. 后来鲁肃升任周瑜的职位,探访吕蒙时言谈议论,常常差点儿被难住。 D. 后来鲁肃代表周瑜,探访吕蒙时言谈议论,常常差点儿被难住。 20. 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孙权、吕蒙读书好学的一组是( ) ① 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 ② 意性朗悟,学必得之 ③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④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⑤ 折节好学,耽悦书传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三.(30分) (一)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三段文字,完成21—24题(12分,每题3分)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廖廖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21. 对第一段开头三个排比句的含义或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作者对五位烈士死难纪念日铭记不忘。 B. 通过“我”和烈士的对比,对自己苟且偷安表示惭愧和不安。 C. 把自己的处境和烈士的遭遇比照着写,深刻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内心的悲愤。 D. 与全文开头“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遥相呼应。 22. 对文中运用向子期写《思旧赋》这一典故的主要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含蓄而又深刻地揭露反动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 B. 为了说明自己在残酷的斗争中提高了认识。 C. 为了进一步表达无比沉痛的心情。 D. 为了说明从古至今在黑暗统治下都没有言论自由。 23. 对“这是怎样的世界呢”一句抒发的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感到无比的悲伤。 B. 对层层淤积的血埋得“我”不能呼吸而哀叹。 C. 对黑暗的“世界”表达无比激愤的情感。 D. 对黑暗的“世界”表达深深的怀疑之情。 24. 对文末加线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正长,路也正长”表现鲁迅对斗争的难苦性、长期性的清醒认识。 B. 这里所说的“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 C. 句中的“将来”是指革命胜利之后,这表明了鲁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D. 因为将来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时候,所以现在“不如忘却,不说的好”。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5—28题 读书与自然书 李四光 什么是书?书就是好事的人用文字或特别的符号或兼用图画将天然的事物或著者的理想(幻想、妄想、滥想都包在其中)描写出来的一种东西。这个定义如若得当,我们无妨把现在世界上的书籍分作几类:(甲)原著,内含许多著者独见的事实,或许多新理想新意见,或二者兼而有之。(乙)集著,其中包罗各专家关于某某问题所搜集的事实,并对于同项问题所发表的意见,精华丛聚,配置有条。著者或参以己见,或不参以己见。(丙)选著,择录大著作精华,加以锻炼,不遗要点,不失真谛。(丁)窃著拾取他人的唾馀,敷衍成篇,或含糊塞责,或断章取义。窃著者,名曰书盗。假若秦皇再生,我们对于这种窃著书盗,似不必予以援助。各类的书籍既是如此不同,我们读书的人应该注意选择。 什么是自然书?这个大千世界中,也可以是四面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书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最真实,它们的配置最适当。如若世界有美的事,这一大块文章,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再美没有。可惜我们的机能有限,生命有限,不能把这一本大百科全书一气读完。但是,读书要“科学”的问题就发生了,什么叫做科学的方法?那就是读自然书的方法。 书是死的,自然是活的,读书的功夫大半在记忆与思索(有人读书并不思索,我幼时读四书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读自然书,种种机能非同时并用不可,而精确的观察尤为重要。读书是我和著者的交涉,读自然书是我和物的直接交涉。所以读书是间接的求学,读自然书乃是直接的求学。读书不过为引人求学的头一段功夫,到了解读自然书方算是真正读书。只知道书不知道自然书的人名曰书呆子。 世界是一个整体,各部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硬把它分做若干部,是权宜的办法,是对于自然没有加以公平的处理。大家不注意这种办法是权宜的,是假定的,所以嚷出许多科学上的争论。Ievons说周期性的经济的恐慌(按: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源于天象,人都笑他,殊不知我们吃一杯茶已经牵动太阳,倒没有人引以为怪。 我们笑腐儒读书断章取义,咸引为戒。今日科学家往往把他们的问题缩小到一定的范围,或把天然连贯的事物硬划作几部分,以为在那个范围里的事物弄清楚了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完全解决了。这也未免在自然书中断章取义。这一类科学家的态度,我们不敢赞同。 我觉得我们读书总应竭我们五官的能力(五官以外还有认识的能力与否,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去读自然书,把寻常的读书当做读自然书的一个阶段。读自然书时我们不可忘却:我们所读的一字一句(即一事一物)的意义还需视全节全篇的意义为意义,否则成一个自然书呆子。 25. 第一段中加括号用“幻想、妄想、滥想都包在其中”来对“理想”作解释,其用意是什么?试写出两点(4分) (1) (2) 26. “假若秦皇再生,我们对于这种窃著书盗,似不必予以援助”一句意思是(2分) 。 27. “读自然书”是什么意思?“读自然书”的理由有哪四点(6分) 意思是: 。 理由有 (1) 。 (2) 。 (3) 。 (4) 。 28. 文中介绍了“读自然书”的三种方法,请写出这三种方法(6分) (1) 。 (2) 。 (3) 。 四.(60分) 深夜,某校教室的电灯熄灭了。半分钟后,一支支蜡烛点燃,映照出一张张年轻而略带倦意的脸庞。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体会电灯熄灭时的心情,想像点燃蜡烛的情景,想像要合理。 【试题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D 2. B(人情世故) 3. A 4. A 5. D 6. A 7. D(“千里”概括整个江南,有处处之意,意境壮阔。如改为“十里”,太实太俗,就没有诗意了。) 8. B 9. 有人以我行我素,玩世不恭为洒脱;有人以模仿明星,冷漠待人为洒脱;也有人以拉帮结派,称兄道弟为洒脱(言自成理,格式符合即可)。 10. C(① 用词不准,④⑤⑥ 有强迫威胁的口吻) 二.(30字,每小题3分) (一) 11. D(首领,头颅,指代性命。) 12. C(A项是看,B项是看诗,D项是看,而C项是比较。C项虽未学过,但从“视三十年前增五倍”中可以看得出来。) 13. D(从“矫诏纷出”等来看,省略的主语应是“阉党”或“大阉”。) 14. A(“非常之谋”是指篡夺帝位的阴谋。谋,这里应释为阴谋,不能用中性的“计划”。) 15. C(“比周顺昌还要荣耀”之说没有根据。原文说周“荣于身后”之后用的是分号,下句的“亦”也不表示五人更荣耀。) (二) 16. D(① 当,应该;② 当,主持;③ 及连词;④ 及动词,赶得上。) 17. B(都是做、当的意思,动词。A.治理 C. 表疑问的语气词,呢 D. 介词,替。) 18. A(“所览见”,看过的书,联系上句可知指看的多;胜,超过。) 19. C(上,升任,过,探访。联系下句可知“受屈”不是受到委屈。) 20. B(要注意题中“读书好学”的要求。) 三.(30分) (一) 21. B(联系上文用高僧坐化的典故可知“苟且偷安”之说错误。) 22. A(要注意“主要目的”和“最恰当”。) 23. C(A.B. 失之片面 D. 项“怀疑”于文无据) 24. D (二) 25. (1)书的内容有优劣之分;(2)读书应有所选择。(联系下文便可作答。) 26. “窃著没有存在的价值。”(或:窃著应该焚毁。) 27. 指对大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1)自然书最真实;(2)自然书配置最适当;(3)自然书最美;(4)可以和自然直接交涉(或“直接的求学”)。(第二段开头一问一答中说出了“读自然书”的意思。“这些材料……”以下,说读自然书的理由。第四点理由在下一段。) 28. (1)竭尽我们五官的能力,尤其要精确地观察;(2)要有整体观念,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3)要和寻常的读书结合,把它作为读自然的一个阶段。(第二段末尾一问一答,引出下文“读自然书”的方法,末段作总结。)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