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一)期末检测试题 1.下列各组词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3分) A.幽僻 端倪 百折不挠 肤浅(fǔ) B.桀骜 廖落 礼尚往来 耸峙(zhì) C.屠戮 低砺 风华正茂 喋血(dié) D.诅咒 自诩 永葆生机 繁芜(w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C.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故弄玄虚,设置悬念。 D.马克思所研究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3.选出最佳词语,填入下列句子的空格上:(8分,每小题2分) ①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_____去。 A.抹 B. 拂 C. 擦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洒 B. 淌 C. 泻 ③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____进卧室。 A.走 B. 蹩 C. 溜 ④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_______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 A.越 B. 驰 C. 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D.中学时代同学们那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畔回响。 5.下面这个句子应插入文中的地方是:( )(3分) 插入的句子: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甲)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乙)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丙)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丁) 6.选择句中填入语段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_______。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临终托孤之处,______。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水势湍急。 甲:a. 高峡背依,长江下临,形势雄壮 b. 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 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 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 B. 甲a乙a C. 甲b乙a D. 甲b乙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国语》和《战国策》(汉刘向编订)都是国别体史书,而《史记》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出自该书)都是纪传体的史书。 B.朱自清是学者,也是散文学,字佩弦。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优秀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被选入语文教材。 C.做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其杂文成就极高。《纪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便是其中的名篇。 D.“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题目为《挽歌》 8.现代文背诵: (9分,每小题3分) ①下列四项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②下列四项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暴徒”? B.虽然是满月,天上又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我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D.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③改正下文中与原文不一致的词语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竟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信,也不料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9.文言文背诵:(6分,每小题3分) ①选出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失其所与,不仁;以乱易整,不武。 B.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 C.昔者之战也,非寡人之罪也,二三子之罪也。 D.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②选出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 A.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D.进而思赏,退而思刑;如此,则有长赏。 1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14分) 惨象,____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①“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缘由”指的是什么?( )<挑出答案,不限一项>(2分) A.统治者枪杀爱国学生,太凶残了! B.帮凶们诬蔑爱国学生,太卑弱了! C.老百姓胆小怕事,太软弱了! D.青年学生徒请愿,太幼稚了!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怎样理解这句话?( )<挑出答案,不限一项>(3分) A.表示对沉默的现状不满 B.表示对沉默的现状抱有希望 C.指出沉默之后必然是爆发 D.指出沉默之后必然是灭亡 E.强调在沉默中爆发 F.强调在沉默中灭亡 ③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④“惨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流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8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漫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①这段文学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的,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2分) A.荷叶 荷花 荷香 流水 B.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C.花叶 荷花 荷香 荷叶 D.荷叶 荷花 荷香 微风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这是个比喻句,本体是_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2分) (2)这种以不同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的事物互相作比的修辞方法也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还有一处也采用了这种修辞方法,那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12分,每小题1分) 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遂:①自杀未遂 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秦师。 ③遂使之行成于吴 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质: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①下面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情况( )(4分,每项1分) (1)意动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作动词 (4)宾语前置 A.越国以鄙远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夫晋,何厌之有? D.夜缒而出 ③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 )(2分) A.亡郑以陪邻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④对下列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代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指晋国)扩大土地。 C.“君之所知也。”,“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⑤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 C.君所知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花魂 得闲时,我常到校外的山间去透透气。(一) 在林间路旁、草丛石边,我常看到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花,或杏黄,或粉白,或复瓣,或单瓣,三三两两,杂然相同。尤其是每逢夜雨初霁,我会不期然而然地发现,它们竟不约而同地绣满了整座空山,在朝曦中开得灿灿烂烂。这时候,这便会在山间走得更加惬意,简直如山风一般轻盈地飘动。我觉得,这些无名的小花,恰和这座无名的小山相映成趣。正如这座山丘虽无深壑危峦云海雾障却照料安立在大地上一样,这些并无天生丽质的野花,也兴高采烈地享受着应得的晨光,并且毫无愧色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展示着自己的姿容。夜间的雨滴把它们洗浴得干干净净,使它们傲然地挺直了葱翠的枝干,支举起头顶一小片一小片清纯的斑斓。我对之最默契于心的地方在于——它们从不会为了无人赏识而感到寂寞,也从不会为了貌不惊人而自怨自艾。的确,既然本非在镜子里讨生活的俗物,又何须借别人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呢?它们所以要开苞吐蕊,盖因从根基深处涌来的生命力使之不吐不快。正因为这样,迎风开放本身就对它们具有完美的审美价值,就使其获得了彻底的满足。(二) 那一次,于一撮草丛之中,我见到了种特别娇小的山花,其花茎不过线一般粗细,叶儿也只有葵花籽般大小,至于那五瓣的浅蓝色花朵,虽然开得极明丽,却更纤柔得宛如婴儿的呼吸。这究竟是什么花?我说不清楚,大约是由于她们总是这样“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缘故吧?但她们那惊人的纤弱娇柔,却使我对之顿生同命之怜。尽管并不比其他花木缺少韵致,但若不是我偶然地发现了她们,她们此生大概也就只有掩映在野草丛中自生自灭了吧?想到这里,我不禁在她们身边坐了下来。良久地对之托腮出神,直到暮色渐浓时分仍不忍离去。临下山前,我踟蹰再三,想把她们连根移回家去,让大家更能长久的相伴,借以摆脱内心深处那时时还会泛出几分苦涩的清寂。但终于还是休了此念。因为我知道,她们天生就不是栽在花盆里供人观赏的物种,所以,如果强使之离开扎根的野山,使会很快地枯萎而死了。唉,这些小生灵,若比起那些备受宠爱的国色天香来,在其娇羞的背后,却也透出几分执着倔强呢!(三) 古代的圣哲曾教导说,“人不知而不愠(yùn)怒”。这是恐怕连七尺须眉都不易做到的事情,却被无名的小野花们默默不语地、毫不吃力地做到了,足见天下的生灵不拘体魄大小,均可禀有同样高贵的灵魂。我想她们之所以能如此坦坦荡荡,是因为她们坚信和履践着一个再浅近不过的道理:只要别辜负了头上的光明(哪怕它再短暂),别背弃了身下的土地(哪伯它再贫瘠),而完全顺着自己的本心本性去生长,那么,任何一个生命原都是自在充满的。(四) ①第(二)段中“的确,既然本非在镜子里讨生活的俗物,又何须借别人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呢?”一句,是说小野花们(3分) ②第(三)段中详写的一种山花,具有两个方面的显着特征,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作答)(2分) ③第(三)段中写道:“至于那五瓣的浅蓝色花朵,虽然开得极明丽,却更纤柔得宛如婴儿的呼吸。”“花朵”为什么如“婴儿的呼吸”? 试解释其中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章题 为“花魂”,(四)段中说“天下的生灵不拘体魄大小,均可禀有同样高贵的灵魂。”小野花们“高贵的灵魂”主要是 (4分) ⑤第(二)段中说,看到哪些叫不出名的小花“在朝曦中开得灿灿烂烂,”“这时候,我使会在山间走得更加惬意,简直如山风一般轻盈地飘动。”联系全文看,“我”走得更加惬意的两项理由是( )(4分) A.叫不出名的小花们装饰了整座空山,“我”陶醉于优美的大自然中 B.小花们具有“从根茎深处涌来的生命力”,使“我”深受激励,勃发生机 C.由小花们“在朝曦中开得灿灿烂烂”,联想到人应通过奋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 D.由小花们从不自感“寂寞”,也不会“自怨自艾”,感悟到每一个生命自有自己的价值 E.由小花们顺着本心本性生长,感悟到人应该珍惜生命所处的时空,愉悦自在地生活 (二)试题分析与答案 1.答案D(此题考查字音、字形。A项 肤 标调应为一声 fū。B项,廖应为寥。C项 诋应为砥) 2.答案C(故弄玄虚 成语 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贬义) 3.答案①A②C③B④C(此题均选自课文的原文,动词的选择) 4.答案B(A项“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C项“图片”、“宣传画”概念交叉。D项 主谓不当) 5.答案:丙(此题考查句子的连贯。) 6.答案C(第一个分句主语为“白帝城”,承接它的应是甲b,句子连贯。乙处选a,同理) 7.答案A(《左传》为编年体) 8.答案①B②D③“竟然”改为“居然”,“不信”改为“不料”,“不料”改为“不信”。(①B项“幸福者与哀痛者”语序颠倒。②A项句序打乱 B项“又”为“都”。C项缺“们“和“早”) 9.答案①D②D(①A项“不知”与“不仁”颠倒。B项 多加了“于”。C项 语序故意置换。②D项“长”应为“常”) 10.答案①AB②ABE③已、尤④“惨象”指敌人对革命青年的镇压,“流言”指反动文人的造谣诬蔑(此题为语段阅读,综合能力的考查) 11.答案①B②清香歌声③通感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题同10题一样,考查阅读能力) 12.答案:若:①像②假如③你。遂:①成功②于是、就③终于。间:①时候②间或③参与。质:①质地②作抵押③询问、质问(此题为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13.答案①D②A ①B③C④D②③D④B⑤B(此题为文言文阅读。①考查通假字②考查同类活用③考查阅读④考查翻译及对句子的准确理解⑤考查文言虚词。) 14.答案①用自己的生命力而自在地开放,不在意别人的观感(意思对即可)②纤柔(纤弱,娇柔、娇羞)、倔强③婴儿的呼吸也具有纤弱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与小花相通,因而可以用听觉拟视觉。④坦坦荡荡自在充满(意思对即可)⑤DE(此题为现代文阅读,是综合能力考查)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