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宽容〉序言》 主讲人:刘利民 一.[基础知识] (一)易错音: (1)勾 当gòudàng (2) 红靛diàn儿 (3)黧lí鸡 (4)苇wěi (5) 阜fù平 (6)谛dì听 (7)窠kē巢cháo (8)友谊yì (9) 长堤dī (10)远飏yáng (11)契诃hē夫 (12)褒 bāo词 (13) 桑田苇泊 pō (14)乍 zhà雨乍晴 (15)虎啸xiào 深山 (16) 蜿 wān蜒 yán 绵亘gèn (17)深邃 suì (18)沼 zhǎo泽 (19) 绰 chuò有余裕yù (20)搀 chān扶 (21)叨唠lao (21) 为wéi人所知 (22)亵xiè渎 (23)白骨累lěi累lěi (24) 浸jìn透 (25)眸 móu子 (26)脊jǐ背 (27) 惩罚chéng (28) 杀一儆百 jǐng (29)饥寒交迫 pò (30)赋予 yǔ (31)内疚 jiù (32) 豺狗 chái (33)洞穴 xué (二).易错字: (1)不落窠臼 (2)战争不暇 (3)闲情逸致 (4) 孵 雏 (5)饱享眼福 (6)受惊远飏 (7) 业 绩 (8)深 邃 (9)绰有余裕 (10)天伦之乐 (11)惦 记 (12)神秘莫测 (13)苦思冥想 (14)和睦相处 (15)跋 涉 ( 1 7 )毕(必)恭毕(必)敬 (16)鸦雀无声(17)蔑 视 (18)嶙嶙白骨 (19)曙 光 (20)死有余辜 (三)难懂词或难懂字(包括特殊语境中难懂词): (1)勾当:事情,今多指坏事情,课文里指活动。 (2)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结合历史背景考虑,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这黄鹂的形象象征着革命文艺,“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在空前伟大的斗争环境中,黄鹂充满战斗的激情,象征着宣扬真善美的革命文艺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的战斗作用。 (3)不暇:没有闲暇。 (4)闲情逸致:闲散的心情,安逸的兴致。 (5)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这里指观赏得透彻、尽兴。 (6)一旦:在本文中指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有一天。 (7)飏:飞扬, 飘扬。这里指海鸥的飞翔。 (8)乍雨乍晴:乍,忽然。 (9)极致:最高的造诣、最佳的境界。 (10)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亘,指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11)浅薄:在文中指少。 (12)绰有余裕:形容很宽裕。 (13)天伦之乐: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家 属关系。 (14)苦思冥想:冥,深奥、深沉。 (15)亵渎:轻漫,不尊敬。 (16)正人君子:这里是反语,指维护旧势力的人。 (17)白骨累累:累累,形容累积得多。 (18)跋涉:跋,翻过山岭。涉,趟着水走。整个词指爬山趟水,形容旅 途艰苦。 (19)弥天大罪:弥,满、遍。 (20)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21)嶙嶙:重叠的样子。 (22)死有余辜:辜,罪。 (23)杀一儆百: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 (24)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四)文学常识: (1)《黄鹂》的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艺术为人生的观点。他的代表作有《荷花淀》、《铁木前传》和《风云初记》。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本文选自孙犁的《晚华集》。 (2)《〈宽容〉序言》的作者是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他的著名作品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房龙善于用文学家的手法来讲述科学。(五)文体知识: (1)散文的特点:描述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形式自由,笔法灵活;语言优美,讲究文采。 (2)《〈宽容〉序言》这篇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很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法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性散文。总之,这篇序言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的。 二. [学习指导] 问:“文意”指的是什么? 答:文意,就是文章(文段)的整体意义,或曰中心、主旨,也可以说是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意图。 问:什么叫“把握文意”? 答:把握文意,也就是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释。 问:把握含蓄、隐晦的文章的意思大概有哪些方法? 答:①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方能站在一定高度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章的中心意思。②仔细品读,用“心”抓典型细节、抓景物特征,对一些关键词语所创设的基调、氛围进行揣摩,读出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悟出感情倾向。③抓准文眼,联想、扩展,理解意旨所寄。④理清思路,抓住主干,整体把握文意。⑤依据某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把握文意。⑥从语言知识和语法角度对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问:《黄鹂》文末一句“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如何理解? 答:作者文章说的是黄鹂,讲的却是艺术。他把黄鹂看作艺术的化身,看作文学艺术家的化身,这种境界正是作者和黄鹂都渴望的一种能从容地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的宽阔天地。“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既是作者正视现实的清醒,更是对于能够容忍、发展美的新时代的期待与呼喊。 问:《黄鹂》这篇文章的着眼点在哪两个字上?点睛之笔是哪句话?从文章背景着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这篇文章的着眼点在“环境”二字上。点睛之笔是“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这句话。这篇散文写于1962年,正处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之前十七年期间,这期间“左”的错误倾向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因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作者倡导在文学事业中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作者通篇在借写黄鹂来托物言志。 问:《〈宽容〉序言》这篇文章所讲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1)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2)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3)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某一观点没加以实践时,不要盲目听信于任何持反对态度的观点。 三.[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的音、形、义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阜平(fù) 深邃(suì) 远飏(yáng):远远地飞翔. 苇泊(pō) B.浸透(jìn) 内疚(jiū) 杀一儆百(jǐng):杀一个人来警戒许多人。 业绩(jì) C.筑巢(cháo) 洞穴(xué) 不落窠(kē)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 不落俗套。跋涉(shè) D.赋予(yǔ) 眸(móu)子 曙(shǔ)光 死有余辜(gū):虽然处于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形容罪大恶极。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雅雀无声 雕琢 赋予 蜿蜒绵亘 B.闲情逸志 兴致勃勃 绰有余裕 亵渎 C.神秘莫测 谛听 不暇 弥天大罪 D.苦思瞑想 天伦之乐 嶙嶙白骨 饱享眼福 3.下列对《黄鹂》一文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把细腻的生活感受和独到的人生见解溶化在艺术画面里,显得情思隽永,境界高远。 B.抗日战争时期黄鹂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象征。 C.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寄情于景,对摧残黄鹂的行径表示义愤,赞颂黄鹂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D.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江南,赞美黄鹂“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寄寓着自己的探索和憧憬,理想和追求,也是对历史前途的乐观预示。 4.选出对“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理解有误的一项 A.“无知山谷”的“无知”突出了山谷里的人们的知识浅薄,视野狭窄。 B.所谓“宁静”是死水般的停滞,而“幸福”也只是麻木不仁的满足。 C.无知山谷里的人们在一种优美宁静的环境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D.越无知的人越容易满足,越是固守偏见,预示着勇敢的先驱者的悲剧。 5.依次填入下列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对别人都很好,唯独对他的爸爸________不尊敬。 (2)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_______,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3)政府机关__________用行政方法管理工厂,无法发挥工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________的“尺子”。 A.格外 管理 单纯 精致 B.特别 管制 单纯 精细 C.格外 管制 纯粹 精致 D.特别 管理 纯粹 精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今年年初英美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二)课内阅读: 1.孙犁,现代小说家,________家。河北安平县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________》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2.《<宽容>序言》的作者荷裔美国人________,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发表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1925年出版《_______》,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_________,谴责反动分子__________的罪恶行径。 3.《<宽容>序言》的写法很有特点,很像一个________,虚构了“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大势力斗争,而叙述的笔法又像__________,又像______。 4.仔细阅读《黄鹂》一文中“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景物一体”这部分,(课本第48页)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1)“黄鹂”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 (2)“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形象地说明了 (3)请结合文中的例子来阐释一下“景物一体”的含义。 “景物一体”就是 比如, 它强调了 对于事物的重要性。 (4)概括这几段文字,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 (5)根据这段文字的意思试阐释一下作者所理解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好处何在: 5.联系全文,揣摩《〈宽容〉序言》结尾一句,回答问题: (1)“这样的事情”指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回答 (2)“也发生在现在”,说明“现在”是怎样的现实?联系写作背景,用一句话简要回答 (3)括号中“我们希望”四个字可否删掉?为什么? 答: (三)课外阅读: 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然后做文后练习。 爱尔克的灯光① 巴 金 ①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② 。 ②“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提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个人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③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④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⑤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⑥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941年3月在重庆 (选自《巴金全集》第10卷) [注释] ①本文节选自《爱尔克的灯光》最后一部分。1923年巴金离家到上海、南京求学。1941年春,回到阔别18年的故乡成都,探望旧居。这时,他的家已经破败分裂,旧居也换了主人。文中提到的姐姐,是作者的三姐。她于1923年出嫁,做了人家的填房,饱受公婆的虐待,一年后死去,巴金这次回乡探望旧居,感慨良多,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 ②作者故居大门内的照墙上嵌着“长宜子孙”四个字。 ③“爱尔克的灯光”是欧洲的一个古老传说,说的是姐姐爱尔克用灯光来给航海的兄弟照路,每晚都亮在她的窗前,最后她带着失望死去。 第①段“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一句中,“我所要的东西” 主要是指(通读全文后回答) (6个字以内) 按要求回答第③段中“甜蜜的家”的含义:这个“家”之所以说是甜蜜, 是因为: (15个字以内);“甜蜜的家”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 (35个字以内) 3.第④段中将眼下的送行人与18年前的送行人对照着来写,字里行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30个字以内) 答: 4.末尾一段中“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什么? 答:象征着 读茅盾的《雾》,回答文后的问题 雾 茅盾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峰。①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做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峰象钻石装成的宝冕②似的灯火。那里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中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③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里黝黝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渺的思想的。④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⑤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⑥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的一大块,象是癞子头的疮疤。⑦ 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吞(______)⑧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我自然也计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它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阑珊⑨,象陷在烂泥淖中,满心理挣扎,可是无以着力呢!⑩ 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象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住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摆起来,接着便有细鲤鱼的活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足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果果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象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1.用一个成语说明本文开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冕”: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依稀”: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后窗一带山峰的夜景,表现了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⑤处回答,白天,作者对这一带山峰的印象是:__________ 6.说说第⑥处用“戴”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⑦处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⑧在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字:________________ 9.解释“阑珊”: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表达方式看⑩处所在段落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处所在段落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我反馈] (一)1.B(应为内疚jiù)2.C(A中:“雅”应为“鸦”;B中应为“闲情逸致”;D中“瞑”应为“冥”) C(《黄鹂》一文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而不是“衬托”的手法) C(文中对无知山谷的人们及其生活毫无赞美之意) 5.B(根据③句与“用行政方法”相搭配的词语应选“单纯”,所以去掉C、D项;根据④句中提到“激光测距仪”应该选用表示“精密细致”的“精细”一词了,所以去掉A项) 6.D(A项“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语义重复,赘余;B项“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表意不明,“但谁……了呢?”句多重否定,语意混乱;C项没有主语,应变“集结了”为“集结的”) (二)1.散文 《白洋淀纪事》 2.房龙 《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 《宽容》 对异已的宽容 镇压新思想 3.寓言故事 创新 守旧 散文诗 哲理诗 4.(1)“黄鹂”是艺术和艺术家的化身(2)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作必须有广阔的艺术天地(承接前题而来);还可答成“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3)“景物一体”指“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文中“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与下句“这就是景物一体”互为解释);比如:黄鹂的啼叫、飞翔与“春风、雨露”“朝霞和彩虹”一体,虎与深山、驼与大漠、雁与长空、鱼与潭底一体(“黄鹂、虎、驼、雁、鱼”都是物,“春风、雨露、朝霞、彩虹、深山、大漠、长空、潭底”都是景);它强调了环境对于事物的重要性(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显然在强调环境对于物------艺术家的重要性)(4)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5)体现了“景物一体”,达到了“极致”。 5.(1)“守旧老人”对先驱者不讲宽容。(2)反动保守的统治者对“异见”不宽容,镇压新思想(3)不能删。因为这仅仅是希望而已,顽固反动的守旧势力对创新者总是不宽容的,而社会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在任何时候,每一个曾经新的思想都会随着更新思想的出现而变为陈旧,守旧势力与创新者总是一对矛盾体,总在发生新的斗争。 (三)1.崭新的生活(在文中许多句子中有暗示,如:“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又如“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2.(祖父)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 3.包含着作者对送行人的留恋心情和对死去的亲人的深切怀念。4.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关于巴金的一些介绍:巴金,原名李芾甘,一九零四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内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生活,青年们受压迫以至牺牲的遭遇,“下人”们的极为悲惨的命运,这使他产生深切的激愤。在“五四”浪潮冲击之下,他由最初朦胧的觉醒进而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1923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了解了这些对把握此文文意应该有所帮助。) 课外阅读《雾》 1.开门见山 2.帽子 3.模模糊糊,不清楚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5.平凡得很 6.形象,并与前文“冕”字照应。 7.比喻,拟人。 8.噬 9.将尽,含有衰落的意思。 10.议论 11.不堪沉闷的压迫,渴望投入革命斗争的激情。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