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师 说   1.能够借助注释,准确理解师、传、道、贤、惑等实词的含义,和则、于、之、其、而、乎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部分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文言句式。 2.会分析作者阐述的有关师道的一些观点,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从而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学会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写作。  1.连线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因谥“文”,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后世尊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探寻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高门弟子可直接封官。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这种门第制度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正如韩愈文中所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韩愈正倡导古文运动,批评士大夫不愿从师学习的风气和文学创作中的浮靡文风。于是借勉励李蟠的机会,写《师说》以倡导从师学习的风尚,实际上完全可以说《师说》是他倡导古文运动的一个宣言。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句读( ) 郯子( ) 老聃( ) 谀( ) 苌弘( ) 欤( ) 李蟠( )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3)句读之不知( ) 4.一词多义 (1)师 (2)传 (3)道 (4)贤 (5)惑 (6)则 (7)于 (8)之 (9)其 (10)而 (11)乎 5.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 ) (2)君子不齿( )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5)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 (6)圣益圣,愚益愚( ) (7)小学而大遗( ) (8)圣人之所以为圣( ) (9)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7.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而耻学于师( ) (4)师不必贤于弟子( ) (5)生乎吾前( ) (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8)不拘于时( )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答案:1.(1)dòu tán dān yú cháng yú pán (2)zhuàn/chuán yuè/lè jiě/xiè 2.遗忘/馈赠/崩溃/昏聩/匮乏/功亏一篑 贻误/怡然/饴糖 3.(1)“受”,同“授”,传授 (2)“不”,同“否” (3)读,同“逗”,句中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 4.(1)名词,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姓/名词,军队 (2)动词,传授,音chuán/动词,流传,音chuán/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音zhuàn (3)道理/学问 (4)名词,才能/形容词,有道德有才能 (5)疑难问题/糊涂 (6)连词,就/副词,是,表判断/连词,那么 (7)介词,对于/介词,比/介词,向/介词,被 (8)代词,指道理/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9)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指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 (10)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11)语气词,呢/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相当于“比”/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5.(1)求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一般人。/大家,许多人。(3)小的方面(文中指句读)学了。/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4)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5)两个词,动词“从”(跟从)和连词“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6)不一定。/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7)用来……的。/连词,表因果关系。 6.(1)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2)名词活用作动词,启齿、谈论 (3)名词活用作动词,低于 (4)名词活用作动词,从师求学 (5)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7)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 (9)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7.(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省略句 (7)省略句 (8)被动句 (9)固定句式,“庸……乎”表反问语气,意思是“难道……吗”  1.题目“师说”是什么意思?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第一段作者是怎样对中心论点作出初步论证的? 3.第二段为了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作者持什么观点? 4.第三段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5.第四段韩愈写《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什么?这是韩愈全部的写作动因吗? 答案:1.提示:“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学习”的道理。当时的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的事情。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提示: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 3.提示:(1)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观点: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观点: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提示:用孔子所为和所言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5.提示:原因是“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地说,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二是其“不拘于时,学于余”。 但这远不是韩愈全部的写作动因。唐代时期,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曰师曰弟子云者”可直接封官,在这种背景下,李蟠能“不拘于时”,正符合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从师标准。再者,他“好古文”,也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内涵一致(“古文”指先秦两汉的文章),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是韩愈古文运动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写《师说》“以贻之”。实际上,《师说》也不是为李蟠一人所写,而是借此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而提出正确的从师观点,树起从师学习的大旗。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  我的学困点 我的学疑点       1.韩愈所说的教师的职责为传道、受(授)业、解惑,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2.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在这些人中,他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为什么? 3.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 答案:1.提示:在传道、受(授)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授)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授)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个方面申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2.提示: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 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批判“今之众人”是用疑问语气,批判做父亲的人是用否定语气,批判“士大夫之族”用的则是讽刺语气。他对士大夫们不仅不满,而且表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这些瞧不起劳动群众的人却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聪明,因为他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 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士大夫们的特殊心态,这与以“道”为师的观点格格不入。 3.提示:韩愈的这种区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其实是讲一般老师和大道之师的区别。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像他那样的“经师”学习。“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从以后的教育看来,学生也可能通过自学解决);而对“道”的认识,则是道德修养和智慧的提升,这是一般的句读之师难以解决的,必须由大道之师来帮助解决。  本文在许多方面阐发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请就本文思想的进步性作一探讨。 答案:提示:《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 观点一: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面而崭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观点三: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的光辉。  1.多种论证方法综合使用。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的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学习违背常理的现象,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论据的说服力。 2.错综多姿的语言形式。 (1)排偶句式。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贯通,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句。 也作顶针,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推测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些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导练目标 运用对比 反复论证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增强说服力。例如第二段,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请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选择一个适当的话题写一篇短文,400字左右。 答案:对比论证是指围绕一个中心论点,从正反、纵横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将问题正确和错误的两方面分别展示出来,使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在具体运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这种对比叫“横比”。另一种是将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之中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纵比”。写作时要抓住二者鲜明的对照点,尤其是两者之间的不同观点、态度、做法等,导出不同的结论,从而表达出自己鲜明的倾向。 范例展示 唱响尊严之歌 尊严是一个人的脊梁,尊严是无畏的气概,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操守。坚守尊严的人如一泓青春的山泉,总是那么晶莹澄澈,又如一截钢筋,无论铆焊在何处,都是从容自如,铁骨铮铮。 面对尊严即将被践踏之时,屈原怀石赴水,安娜选择了铁轨,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丧生……他们为尊严,放弃名利,选择祖国;放弃灯红酒绿,选择坚定不移;放弃谎言,选择真诚。 而一个丧失尊严的人,其精神是麻木的,是走向沉沦的先兆,是埋葬自己的墓志铭。秦桧为了权力金钱,让南宋蒙羞,让后人“我到坟前愧姓秦”;一位明星在中国国土的演唱会上身披日本国旗,有人向她身上泼粪,是对丧失尊严者的抗争。那些丧失尊严的人,会如同一粒尘埃,湮灭在风雨中。 在充满竞争和欲望的网络多元化时代,也许我们正为“物欲”而愁闷不已,也许正为如何平步青云而绞尽脑汁,但如果因此丧失尊严而成为金钱的阶下囚、名利的仆人,那么你的生命之舟注定将在大海中迷失方向。何不做一尾清水鱼,任雨雪霏霏,依旧不改自由游弋的尊严身影? 相关链接 对比论证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比要鲜明、具体。第二,对比对象要有可比点。对比的各方必须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才能进行对比。如果两种事物间没有可比性,就没有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论点的目的。第三,要两两相对,对比均衡,眉目清楚,扣着双方的对比点举例分析。当然,有时为了突出正面的需要,正面例子可以多举几个。第四,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涵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话题集锦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2)“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答案: (1)提示: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 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 (2)提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 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佳作片段 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谁能保证年轻的一代创造的新文化不会比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反哺不是凶恶的暗流,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年长的一代不必惊慌,也不必抗拒,正如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条件下,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往往会发生角色转换。 在大多数时候,年长的一辈是施教者,他们作为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向后辈讲述经久不衰的故事,描述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悟。那么独特的习俗或是家族的精神,构建起了年青一代的文化根基,使之吸取传统文化土壤中丰厚的营养。年轻人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2010年高考浙江省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 技能要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