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琵琶行并序   1.能够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诗人深沉的感情。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把握诗歌意境。 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能运用这一技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曾倡导并掀起新乐府运动。现存诗近3 000首,主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等。 2.探寻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大官僚及皇帝,43岁时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由于他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最终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后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并序》就写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慨叹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湓浦口(pén) 钿头云篦(diàn bì) 嘲哳(zhāo zhā) 迁谪(zhé) 虾蟆陵(há ma) 霓裳(chánɡ) 铮铮(zhēnɡ) 悯默(mǐn) (2)多音字 贾  悄  咽 2.字形辨认      3.一词多义 (1)为 (2)言 (3)命 (4)泣 (5)暂 4.古今异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爆发出,突然冲出。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超出一般的显露出来。 (3)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4)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今义:朝前。 (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①因为 ②长句 (6)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上了年纪。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首领的称呼。 (7)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面貌,面容。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5.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用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重,看重;轻,轻视) 6.特殊句式 (1)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句,应为“以歌赠之”)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句) (3)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句) (4)使快弹数曲(省略句,应为“使之快弹数曲”) (5)送客湓浦口(省略句,应为“送客于湓浦口”) (6)感斯人言(省略句、被动句,应为“感于斯人言”,“于”表被动)  1.本诗前面的小序有何作用? 提示: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提示: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挑……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绿腰》。 3.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绿腰》?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提示: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 曲》和《绿腰》。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写乐曲的终止,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4.本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八个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什么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提示: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 粗重急骤 急促  如私语 轻微委婉 舒缓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轻快  鸟语花底 宛转流畅 流畅  泉流冰下 阻塞压抑 迟慢  冰泉冷涩 清冷凝滞 停顿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爆发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高昂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1.本诗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勾勒出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茫茫的江水,皎洁的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了,但音乐所传达的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这样的描写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景象,渲染了琵琶女孤独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在江州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充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抹忧郁的月光里,凄美感人。 2.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在诗人心底造成如此猛烈的情感震荡以至不能自已? 提示:第一,音乐认同。首先要注意课文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交代。在课文第二段,诗人对乐曲的音色、音质、节奏、旋律进行了十分准确而细致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深谙音乐,而今却被迫远离音乐,诗人正处在对音乐饥渴的一种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对演奏技艺高超绝伦的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激动,而琵琶女只有得遇知音才会使出浑身本领,白居易也只有在享受高水平表演时才会如痴如醉。《琵琶行并序》展示了诗歌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堪称绝唱。 第二,身世认同。琵琶女为诗人演奏中间插入了自诉身世的情节,大大改变了作品的思想重心,精彩的琵琶曲由此变成了琵琶女心情故事的伴奏,很可能也成了白居易浮沉官场的背景音乐。琵琶女由红极一时到独守空船,与白居易由春风得意到谪居卧病竟是如此的相似,使得诗人对琵琶女一见如故,引为知己。 第三,文化认同。古代知识分子由于接受了圣贤思想的教育,总是保持着与大众不同的思想意识,而本文诗人却把自己与琵琶女摆到了相同的地位——同是天涯沦落人。沦落天涯后共同的命运造成了白居易和琵琶女“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生活基础,更重要的是诗人一贯的平民情结,使他始终强烈地关心着民间疾苦。这种平等的相知相怜,自然地促成了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认同。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 提示:观点一:伤琵琶女。“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激愤、幽怨的曲调引起了诗人的共鸣,她对自己苦楚身世的倾诉进一步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之情。 观点二:伤己。诗人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然而今朝沦落,满怀忧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观点三: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情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能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不幸女子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1.高超的音乐描写技巧。 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音乐:第一,运用比喻,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以下十几句,用一连串的比喻反复形容,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音量、抑扬顿挫和曲调感情的变化具体形象地描写出来了。第二,通过演奏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来表现。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都让人感到琵琶声中隐含无限感情,有琵琶女的形象,有听者的共鸣,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比单纯客观地描写音乐效果要好。第三,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音乐的效果。 2.对比、反衬手法。 作者在第三段叙说琵琶女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时,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昔日的年轻貌美,反衬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门庭若市,反衬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后来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只有明月寒水做伴的孤寂生活和伤感情绪。  导练目标 妙用比喻 绘形绘声 《琵琶行并序》对音乐的描写有独到之处。诗人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写琵琶声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的过程,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里有“急雨”“私语”,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啼啭花间的“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语,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破、铁骑金戈,它们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比喻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感受到乐曲的和谐。总之,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描写音乐灵活自如,让人睹文如闻仙乐。 借鉴这一手法,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音乐,写一篇短文表达欣赏音乐的感受。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 妙用比喻,绘形绘声,就是选用可见到的形象、可经历的事情、可体验的感觉作喻体,描音绘声,使读者借助其他感官来体会声音的美妙。 范例展示 刘鹗《老残游记》选段(听王小玉唱曲)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徕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徕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徕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徕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地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话题集锦 (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青春不可虚掷,人生应当自重;②人情冷漠是社会的悲剧。 (2)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俞伯牙),一个山野樵父(钟子期),是音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伎,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被贬至江州的白居易遇到了琵琶女。一个“去年辞帝京”,一个“本是京城女”,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都有由盛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在那个夜晚,诗人白居易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青衫,沾湿了历史的脸庞,让人永远都无法抹去。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理解、平等;②沟通;③知音;④尊重;⑤同情;⑥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 佳作片段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乐而相识、相知的佳话。高山流水觅知音,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正是因为音乐的相通,成为莫逆之交。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不论古今,不论中外,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心境相似,都能产生共鸣。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临别时的踏歌,让李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深厚。琵琶女所弹出的音乐似在倾诉“平生不得意”,也好像在诉说“心中无限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白居易的肺腑之言,也是不幸者的共同心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