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届《高二政治水平考试问答题》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B)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并且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提示:注意填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参考《考标解读》哪一题(或《样题》、样卷哪一点) 2.如何把握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C) (1)价值尺度职能就是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3)货币除了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提示:注意区分两种不同手段的表现形式。如价格代表的价值尺度。《考纲解读》上出了一个选择题, 考点3.纸币(B) 什么是纸币,纸币应发行多少为宜?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4)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现象叫通货膨胀,反之则叫通货紧缩。 提示:注意结合当前国家降低银行存贷利率是为了防止通货紧缩。 考点4.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什么是结算。结算有哪些方式?(A) (1)结算就是核算在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情况。 (2)结算方式有两种: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3)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使用的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了客户购物消费,增强了消费安全。 提示:记住两种结算形式就行了。 考点5.汇率与币值是什么关系?(B)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提示:要把握二者的关系,以及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6.供求是如何影响价格的?(C)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风俗等文化因素也对价格产生影响。 (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最终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提示:要特别把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最终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这个观点,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下。 7.如何理解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C) (1)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规律最主要的内容。 (3)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正确理解并运用价值规律,才会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考点8。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D)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实现的。 那么:价格需求与价格是什么关系?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地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法则,一般理论)(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与其替代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正向变化。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变动成负相关、反向变化。(一下子搞不清正反不要紧,关键把握低一点,最基本的“需求法则”,再想一下什么是替代品、互补品即可) 提示:结合保护农产品价格认识价格对生活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产生哪些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提示:结合上题,记住这几个观点,便于答主观题。考纲解读在些出了一道问答题,试题设问及答案附后) 考点9.影响消费因素(C)——有哪些? (1)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另外,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售后服务与保养情况等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考点10.有哪些消费类型?(A)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消费类型还有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11.什么是消费结构?(A) (1)消费结构是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消费水平越高。 提示:结合恩格尔系数高低来判断生活水平。 考点12.消费心理面面观(B)——如何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原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对消费的影响。 提示:学会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优劣。 考点13.做理智的消费者(C)——我们要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1)要坚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2)要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要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提示:以上观点可在主观题中出现,要记住。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生产与消费(D)——如何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提示:要注意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尤其要领会当前国家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消费对生产或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参考《考点解读》中《经济生活综合测试卷》第31题和本册《过关演练》第7题。 2.如何理解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当前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B] 意义:(1)必要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2)重要性:①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才能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措施:①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提示:理解当前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保增长”、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C]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①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公有制为主体 ①在我国社初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形式即资产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不能等同于所有制;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实现形式都可以用,要努力寻找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他还有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等等。 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 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示:要注意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别,正确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及我国当前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4.公司有哪些类型?[A]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记住公司的两种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特点是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并且只能出资不能以物及其它形式入股。 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企业兼并与破产有何意义?[C]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企业兼并与破产 ①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企业规律,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转劣为优,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通过破产,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提示:能结合公司经营成败的典型事例说明公司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这里命主观题的素材很多,要记住公司经营成功的几个主要因素。《学业水平考试样卷》第30题第二问 6.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怎样?解决就业有哪些途径?[C] (1)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解决就业的途径: ①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②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 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灵活选择。 提示: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懂得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以上观点可在主观题中出现,要记住。 7.劳动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C]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为什么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发挥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怎样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国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用人单位: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劳动者:劳动者应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发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提示: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点,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8.储蓄存款有哪些种类?[A]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提示:储蓄存款是指将个人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不是指将企事业单位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 9.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业务?[A] (1)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提示:记住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就行了。 10.股票、债券、商业保险[B] A.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要求返还其出资。 (3)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B.债券: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分类和特点 区别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 国家(各级政府) 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公司(企业) 风险情况 风险最小 安全性较政府低,比公司高 风险最大 收益情况 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债券 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 收益最高 流通情况 最强 较强 最低 (1)国债:风险小,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2)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 (3)企业债券:风险大、利率高。 C.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1)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种类:人身保险(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等)、财产保险。 提示:弄清不同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就行了。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B]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提示:注意按劳分配的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2.除按劳分配以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C] (1)除按劳分配以外,我国还存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分配方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主要有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等。 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在分配上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提示:能区分不同分配方式即可。 3.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B]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怎么提高:科技、管理;分配公平合理。 (2)收入分配的公平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的保障和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提示: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要过于悬殊。 4.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C]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二者是一对矛盾,即既对立又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一,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第三,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在再分配中,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5.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类别有哪些?[A] (1)财政收入的来源: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的类别: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提示: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6.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作用?[C]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提示:要理解当前国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必要性。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样卷》选择第8题《考点解读》《经济生活》综合测试卷33题。 7.税收有哪些基本特征?[A]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提示:对税收的基本特征,即要注意区别又要注意联系。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样卷》选择第9题。 8.我国税收的种类有哪些?[A] (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和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2)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的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提示:注意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9.怎样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1)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③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④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怎样对待税收:①公民要依法纳税、自觉纳税、诚信纳税。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提示:要理解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B]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提示: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规范市场秩序有何意义?如何规范市场秩序?[B] (1) 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 规范市场秩序的主要举措 ①道德: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②法规:市场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C] (1)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有些领域市场能调节但也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 (2)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①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基本特征?[B]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提示:能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特征,会做选择题即可。 4.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有哪些主要手段?[D] (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进行引导。 ②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来实现。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提示:加强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加强宏观调控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参考《考试要点解读》第14题。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A] (1)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我们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生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6.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D]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提示: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样卷》选择第10题。 7.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协调发展)发展?[B]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提示:要多阅读时事资料,如近年来人均GDP的发展,工农、城乡、地区三大差别情况以及我国资源环境的国情等,增强对总体小康水平的感性认识,这样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举措施就不难理解了。 8.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 (1)经济全球化是指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两面性: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提示:《考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题涉及此考点。 9.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是什么? [A] 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10.我国现阶段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C] (1)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坚持“引进来”战略: ①“引进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引进来”的对象:主要是引进技术和外资。 ③怎样引进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地位: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②“走出去”的含义: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③“走出去”的措施: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提示: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样卷》选择第11题及《考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题。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一:广泛、真实的民主(C) 1.什么叫国体?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体就是指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判断国家性质主要看国家政权把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4)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其广泛性表现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其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3.如何理解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运用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统治。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而言是专政。 (2)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提示:注意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作为国体的民主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考点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B) 如何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爱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行民主法制化,决策民主化,依法治国。 提示:着重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考点三.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C)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这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3)我国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和自由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4)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 (5)理解:为什么?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考点四.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B)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辅相成。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考点五.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B) (1)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包括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增强公民的责任观、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必须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主人翁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还必须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 考点六.选举方式的选择。(A) 怎样选择不同的选举方式? (1)影响选举方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 (2)因此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提示: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要注意了解每种选举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A组第7题。 考点七.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C) 为什么要珍惜:(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公民主人翁意识的重要表现,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3)公民应当如何珍惜、行使好选举权: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理性的一票。 提示:要澄清“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错误思想。 考点八.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和意义 (C)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几种? ①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参与。通过民主选举,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主体是公民,客体是决策机关,反映的内容必须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③专家咨询制度。参与主体是公民中的专家学者,客体是决策机关,专家学者是在决策机关举行的论证会、座谈会中研究论证,由决策机关听取专家意见;论证内容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⑤社会听证制度。决策部门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2)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①有助于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③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提示:公民参与决策的主要渠道有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A组第8题和C组17题。 考点九.最广泛的民主实践(A) (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有哪些? 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我国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公民进行民主管理的机构。 (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有何意义?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提示:注意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的性质。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B组第13题。 考点十.选择民主监督权的方式(D) (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批评、建议、申诉或诉讼、指控、告发或者揭发、举报。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途径有:①信访举报制度。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③舆论监督制度。依法在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3)有何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人主人翁精神。 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A组第6题和C组第18题。 考点十一.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公民应当怎样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1)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公民要负责依法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提示:监督是公民对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D) (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 第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①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③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④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第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管;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第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①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第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服务职能)。①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②提高医疗保健水平;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④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⑤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提示:要注意分析生活中政府进行的具体工作所反映的职能。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A组第1、2题、B组第9题、C组第15题和18题。 考点2.便民利民的政府(B) 问题:如何理解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我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们享有电视、电信、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享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生活环境,都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提示: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A组第3题。 考点3.(如何理解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C)? (1)为什么?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性质),是人民的办事机构,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还有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2)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必须做到: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还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A组第8题。 考点4.求助有门投诉有道(B)公民的求助和投诉应怎样才能落到实处? (1)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渠道。同时国家建立了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其中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渠道有: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这有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提示:注意几种求助或投诉方式的具体表现。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A组第4题。 考点5.(如何理解)政府依法行政(C)?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怎么样):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3)依法行政的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提示:注意依法行政不能等同于依法执政。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B组第12、13题。 考点6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B) 为什么要审慎、科学民主决策:小到百姓的柴米油盐,大到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政府的工作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所以,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怎么做——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4)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督和民主决策。 提示:注意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C组第16、17题。 考点7.(为什么要)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C)? (1)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性:①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③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要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4)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等形式。 提示: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属于政府内部的职能部门,不属于司法机关。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A组第5、6题。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考点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A) 如何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们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提示: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的区别。 考点2.(如何理解)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C)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2)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提示:注意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区别。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A组第4题和B组第9题。 考点3.(如何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B) (1)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2)我国的政体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见P60最后一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3)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第二第三可以看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 提示: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考点4.(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D)?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3)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建立其他国家机关的基础。 (4)从我国国情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并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提示:着重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考标解读》《政治》第三单元C组第18题。 考点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B)?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其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示:着重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 考点6.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三者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提示:党的执政方式要结合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机关。 考点7.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 (1)(含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怎么贯彻: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关键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提示:着重理解“三个代表”的核心和本质。《解读》《政治》第三单元A组第6题。 如何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其含义就是要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是代表人民来执政,执政是手段,为民是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3)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示:注意党在实践活动中怎样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事例。 考点8.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第二,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第三,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保证我国政党制度巩固、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第四,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和法律的承认和保护,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3)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提示:注意人民政协的性质不是国家机构,而是政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组织形式。 考点9.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B)?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3)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提示:着重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C组第17题。 考点1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 (1)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到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团结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提示:注意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体现了哪些原则及三原则的相互关系。《解读》《政治》第三单元B组第13题和C组15题。 考点11.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1)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三种形式。 (2)民族自治地方的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 (3)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提示:注意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而且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而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A组第7题和B组第12题。 考点1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提示:注意选择题和简答题。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A组第8题。 考点13.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B) 我国实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这一政策要全面正确理解。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目的。 提示:着重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C组第16题。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A) 如何认识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3)主权国家的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主权国家的义务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提示:注意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1题、第8题和C组17题。 如何认识国际组织?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就是国际组织。 (2)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3)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提示:注意世界一些著名的国际组织的性质。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2题。 考点2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B).为题:如何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1)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始终不渝地为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了不懈努力。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一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的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际纠纷和争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提示:注意我国是有原则地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的活动。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3题和B组第11题。 考点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C) (1)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提示:着重了解国际关系的形式。 如何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2)各国家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3)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提示: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是什么。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7题、B组第14题和C组第15题。 考点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 (1)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如何维护:我国在国际交往中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提示:结合实例说明我们应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考点5.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B)——如何理解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3)当今世界总体态势是和平的,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使得世界仍不安宁,因此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提示:着重理解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5题。 考点6.如何理解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这是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3)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4)中国政府一直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提示:注意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主张。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A组第4、6题。 考点7.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A)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提示:注意选择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B组第9、10题。 考点8.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体现,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第二,决不允许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第三,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结盟;第四,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自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第五,决不干涉别国的内政。 ③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工程一个整体。 提示:着重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外交的一些具体事例。参考《考标解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B组第12、13、14题和C组第16、18题。 ③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强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因此,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提示:首先,前三点是其地位和作用,第四点是从文化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其次,关于作用与地位,都是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第一点是从民族的角度讲,通过“熔铸”从而成为其重要标志,第二点从经济角度,第三点从政治、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来理解。 5、感受文化影响 (B)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6、文化塑造人生(C)——优秀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生的? ①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示:其实文化只是塑造人生的因素之一,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作用不容忽视;课本及考点“文化塑造人生”指的是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塑造作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1)什么叫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差异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世界文化是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家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 当然,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而且,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 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通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4)尊重文化多样性: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公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B) (1) 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以视为文化传播。 (2)对文化传播的内涵应把握两点:一是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即文化传播的途径问题。二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十分丰富,凡是与文化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属于文化传播。 (3)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①商人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重要途径。 (4)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传统文化的继承(B) (1)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如何理解文化的继承性?(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①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文化经过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发展,一旦形成,就薪火相传不断延续下去。②文化的继承性非常重要,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B)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其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5、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意义: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 文化创新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用: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6、文化创新的途径 (B) 根本途径:(1)立足于社会实践 重要途径:(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要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 (1)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源远流长的表现在许多方面。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们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B.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源远流长的原因: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 (1)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 (2)表现在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所及范围广、表现形式丰富。其中很多文化因素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别具一格,独具特色,比如语言文字、文学典籍、科技工艺道德伦理、中华气功中医药等);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B)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作为一种价值信念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 (2)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素历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3)中华民族历来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精神,这都是勤劳勇敢的具体表现。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精神?(B)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爱国主义在实际行动中的具体表现:①建设祖国、繁荣祖国;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⑤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D)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始终是维系华符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怎么做)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的“主心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⑤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表现在那些方面?(A)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现在:第—,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第二,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第三,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第四,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3)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会引发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第二、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第三、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3)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引导,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市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B)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怎样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1)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四种思想和精神”,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C) (1)必要性:当代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在文化生活中,如果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2)要求:在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 落后文化: 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B.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C.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 腐朽文化: A.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B.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C.措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 存在的原因: 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D.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4)坚持主导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4、为什么说发展先进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B) (1)在近代中国由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日趋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在近代走向衰微。 (2)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但“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3)中国先进文化的产生,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成为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近代中国真正的先进文化。 正确理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 重要性: (1)从“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进步,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2)从精神文明本身的作用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可以从现实需要看)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6、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道德本身具有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7、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B) (1)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2)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④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生活处处有哲学(B) (1)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不能认为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很遥远,与我无关。 (3)哲学有什么作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知道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二者的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是密切联系的,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图所示) 区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及揭示的规律不同。 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提示: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我们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2、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源于实践,是人们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哲学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所以,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C)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注意: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提示: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即如何解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不仅是关系能否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的问题,也是关系实践结果成败的重大问题。而且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也是始终都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常说有两大阵营、两个对子。两大阵营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以及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与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对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关于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是关于世界的存在状态上的对立,我们只能说有两大阵营而不能说四大阵营或四军对垒,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因为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是任何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基础,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法才是科学的,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 提示: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混为一谈。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5、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B) (1)哲学与政治、经济和和文化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义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所以,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提示: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面对一定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既可能正确反映,也可能错误反映。 6、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提示:以上就是讲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一一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从此,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其中,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提示:不能把哲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第二,科学性不同。第三,发展阶段上有差别。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C)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1、 为什么说世界的物质的?(C)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利用和改造自然都要承认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利用自然物的属性和规律)。因此,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方法论:承认自然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提示:世界是物质的,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运动是物质的国有属性(A) (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提示:简单识记。还请记住“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创造一些条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意识?)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里还不是辩证的观点,不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提示:理解意识的本质及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 4、正确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一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二是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提示:记住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现实社会问题运用。 5、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 (1)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质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理论依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物运动的规律性原理的客观要求。现实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是我们无产阶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3)怎么做: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提示:该考点是综合应用,必须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如何或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高考已经两次作为大题考到怎么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了,只是材料不同和设为方式不同。首先记住理论,然后灵活地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组合和分析。 6、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A)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提示:是改造活动——改造的是客观世界) 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7、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物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并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途径:可以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认识——直接经验;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得来的认识——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 别人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提示:该考点是综合应用,是认识论中的重点。 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C) (1)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方法论要求: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要求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要求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实践中坚持并发展真理,做到真理与时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提示:重点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C) 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利用并创造一些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提示: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方法论要求: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提示:联系观要求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要讲大局,提高效率要采用系统优化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坚持统筹兼顾。 3、发展的普遍性(A) 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4、发展的实质(B)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提示:发展特指前进、上升的变化,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5、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事物的发展是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第二,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因此,既要脚踏实地,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提示:该考点要求联系社会热点和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分析。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提示:1、从理论上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2、矛盾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以为一方叫对立,一方叫统一。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种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的科学工作方法。 提示: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8、怎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D)  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包括:①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②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原理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提示;主次矛盾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抓住主要矛盾,问题会迎刃而解,解决次要矛盾能给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所以此一关系原理是用于解决问题、改造世界、是做、动手;矛盾主次方面是每一矛盾都有主次两个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把握主流是为了把握事物性质,所以此一原理是为了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是想、动脑,如:认识人、评价工作、认清和判断形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提示:该考点是综合应用,注意联系实际。 9、辨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B)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同时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提示:掌握辨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要求。 10、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B)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提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又要有批判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1、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B)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使生产关系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示: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示:该考点是辨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要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矛盾?(A)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B)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是对抗性质的,只能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它的解决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提示:该考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又一重要观点,必须熟记。 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重要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提示:党的群众观点: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人的价值什么?(A)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人的自我价值)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C)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提示:明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寻找正确的价值观,要注意这个观点的具体运用。 8、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B)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提示:请与上一观点结合理解和运用。 9、怎样创造和实现价值?(C) 根本途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②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即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提示:该考点阐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途径和意义,要联系社会热点和思想实际进行分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