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1个框题。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 2.解析:本框概述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下设三目:第一目“古代辉煌的历程”既是本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本框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延续问题的好奇与思考,从而探寻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缘由,明确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目“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情境分析。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以及作为其见证的汉字与史学典籍。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情境回归,将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及提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介绍了明清时期中华文化走向了衰微,近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必然走向复兴。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 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二)解析: (1) 引导学生在第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中体会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2)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大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3)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试着归纳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辉煌---衰落----复兴,并从中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才能走向复兴。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所以对本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应该不太难。但本框知识信息量比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归纳不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课具体用这两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借助探究材料, 层层设疑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验式教学法:学生课前和课后都阅读过很多书籍, 对中国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对本框题的阅读将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小结→课堂目标检测 II.教学情景 请看课本P62材料和两幅图片,回答问题: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漫画A和漫画B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决策观点。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看课本P6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步论证吗? 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所给材料,引发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价格听证会,感受公民真实享有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看课本P65探究材料及问题:1、忆一忆,17、18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 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该探究活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历史过程的回顾,反思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认识文化的衰微与国家衰落的关系。 (三)小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走过了辉煌---衰微----复兴的历程。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大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感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才能走向复兴,明确中华文化的发展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四)目标检测 1、(2008江苏卷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A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2008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D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3、(2008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B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08广东12)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C ) 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目标检测,加强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师生活动:教学小结后,视情况,要求学生用3--5分钟的课堂时间完成。 六、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题) 1.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2.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B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3.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B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或降低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7分钟。 二、巩固题(B组题) 1.2006年7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C )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2006年5月10日《大众日报》载文指出,我们要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有利于( A )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③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把人们的价值追求凝聚为完全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这就是要求我们( A )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把文化和经济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C.用文化塑造人生 D.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4分钟。 三、提高题(C组题,多选题) 1.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多元一体的,就是说不只有一个源头。比如,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这说明 ( AD ) A.古老辉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C.文化的源头越多,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D.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 2.2006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需要承载体,从文字、音乐到传统节日.从挂春联、买桃花到吃粽子、划龙舟、登高望远,一项项活动无不在做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作。这表明( BC ) A.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B.我国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C.中华文化有其丰富而绚丽的内涵D.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200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洛阳古都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幅射性。这说明( AB )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B.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C.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4.2006年5月8日召开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切实保护好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 ABC ) A.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B.记录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提高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6分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