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2个框题。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中华文化之中的伟大民族精神,更深刻地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独特的精神力量,更好地高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 2.解析:本框概述中华文化发展的特色和成就,下设三目: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既是本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本框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客观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是情境分析。介绍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目“中画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是情境回归,将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及提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介绍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力量。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2、知道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4、知道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5、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解析: (1) 引导学生在第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对不同地区文化以及文化现象的了解,明确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3)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力量,明确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知道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本框接着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的特点和对世界的贡献,以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力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可能比较好理解,因为学生每天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到各种文化,并且也亲身感受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比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课具体用这两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借助探究材料, 层层设疑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验式教学法:学生课前和课后都阅读过很多书籍, 对中国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对本框题的阅读将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小结→课堂目标检测 II.教学情景 1、请看课本P66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2、看课本P67-68探究材料,了解中国科技的成就,回答,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科技的成就,,引发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3、看课本P69探究材料及问题: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文化的差异吗? 4、、把你家乡的文化和这些文化相比,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白各地方的文化既保持地方特色,有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小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的古代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国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四)目标检测 1.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B )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采 D.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B)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 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3.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B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4.2006年7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C )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目标检测,加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师生活动:教学小结后,视情况,要求学生用3---4分钟的课堂时间完成。 六、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题)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A )   A.薪火相传 B.一脉相承 C.特有的独创性 D.特有的包容性 2.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D )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3.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这就是要求我们( A )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把文化和经济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C.用文化塑造人生 D.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4.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B )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或降低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7分钟。 二、巩固题(B组题) 1.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B )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7广东2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3.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B )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5分钟。 三、提高题(C组题) 辨析题: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答:(1)认为“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错误的。文字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科学技术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且古代科技知识中的很大部分也是通过汉字流传后世的。汉字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提高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10分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