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1个框题,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第一、第二单元的内容,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中华文化之中的伟大民族精神,更深刻地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独特的精神力量,更好的高举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第三单元是全书的核心所在。 2.解析:本框概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设三目:第一目“中华民族之魂”既是本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本框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引出了本框内容的核心。第二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本框的核心和重点。具体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内容。第三目“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是情境回归,将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及提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容等。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二)解析: (1)从中华民族精神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1) 引导学生在第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来学习中华民族精神应该不太难,并且本框内容也不多,但是如果不联系实际的话,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内容比较的空泛和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入一些事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实质。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课具体用这两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借助探究材料, 层层设疑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验式教学法:学生课前和课后都阅读过很多书籍, 对中国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对本框题的阅读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小结→课堂目标检测 II.教学情景 活动一、请看课本P71的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从这两个镜头来看,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活动二、看课本P72探究材料,请你说说“土尔特东归”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作用。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三、看课本P73探究材料,世纪宝鼎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品格,结合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你能对次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加深对爱好和平这一民族精神的体会和认识。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四、看课本P74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和名言,思考: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历代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地奋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五、看课本P74-75我国的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请举出更多的例子,并结合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分享我国历史上许多抒发爱国情感的诗词格言,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国情怀,并认识到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落实在日常行动上。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六、看课本P75-76两组镜头,思考:你认为,不同时期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本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更时刻的理解和感悟。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小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不倒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并把爱国主义落实到行动上。 (四)目标检测 1.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 B ) 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 B.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D.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 2.南怀瑾先生在30多年前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是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上述材料表明( B ) A.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 3.2006年5月,以重温唐玄奘取经经历,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以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是因为这种民族精神( A ) A.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B.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底蕴 C.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C ) ①它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它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④它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目标检测,加强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师生活动:教学小结后,视情况,要求学生用3---5分钟的课堂时间完成。 六、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题) 1.2006年5月21日中国江苏网载文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之所以提出上述要求,是因为( A ) A.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能产生巨大力量 B.先进文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深刻的影响 D.改造落后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2006年7月25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要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赋予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 A ) ①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②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③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 ④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业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爱国主义之所以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B ) A.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D.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4.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 A.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B.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中 C.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D.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个时期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或降低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7分钟。 二、巩固题(B组题) 1.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 B ) A.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 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2.2006年7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青藏铁路,是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这说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B ) A.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者 D.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3.2006年4月1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三峡移民精神是三峡库区的干部群众以及全国人民在整个三峡移民工作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表明( C ) A.中华民族精神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D.中华民族精神无论何时何地表现都是一样的 4.2006年5月10日《大众日报》载文指出,我们要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有利于( A )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③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把人们的价值追求凝聚为完全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5分钟。 三、提高题(C组题) 1、“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答:(1)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选择所涉内容的原形,对其作同等水平的变形,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的不足。估计完成时间5分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