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精神,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解析: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解析: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理解“人民群众和英雄个人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困难,原因是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及理论的欠缺,且有一定抽象性。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贴近学生生活,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创设情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能进行抽象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课堂小结 II.教学过程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通过对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这一事件的思考,认识到他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是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的决定力量。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历史究竟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师生活动:让学生收集材料,从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角度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 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概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以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是谁,即是谁在进行物质生产,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他们创造了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的活动形式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物质生产活动。谁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呢?当然是人民群众。由此得出结论: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2)《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回答《格萨尔王传》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通过思考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师生活动: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格萨尔王传》,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作简单介绍,然后得出结论:这部史诗的内容来自藏族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引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即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此知识点教材从三层论证了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教材插图说明了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1)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材料,认识到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第二问则要求学生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师生活动: 以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收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事例,分析人民群众所起的历史推动作用。例如,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的税费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创业和就业;与父母交流,请父母结合自己的工作说说对改革的认识,以及深入探讨改革中群众的作用等。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课堂探究:(1)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2)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了说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共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邱娥国之所以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从中领悟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联系历史和现实,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可以从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入手,探究这一问题。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罨、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本课结论:本课首先讲了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本课板书设计: 目标检测: 例题1:尼采说:“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出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的、鸡毛蒜皮的人。” 尼采的观点(    ) A.肯定了英雄人物也是劳动群众的一员,对历史前进起推动作用 ?B.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批评了群众的历史局限性 ?D.赞扬了英雄人物优秀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尼采的话属于英雄史观,把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否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答案为B。 ?例题2: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此,我们应当做到(    ) 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④退学创业,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识记和理解。正确答案为B。 配餐作业 ?1.“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个人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    )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3.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农业科技著作,都是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经验编写而成的。这说明(    )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 ?B.知识分子都是劳动群众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D.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科学工作的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农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5.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人民群众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影片《公仆》真实地反映了“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据此,回答6~7题。 ?6.“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反映了谷文昌(    ) ?A.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B. 坚定地走群众路线 C. 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下列行为表现出 “走群众路线”的是(    ) ?①某市公安局倡导警民联防以搞好社会治安②国家就春节铁路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 ?③全国人大广泛征询人们对修订《婚姻法》的建议④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歌曲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某县提出“依靠科技搞高产,干部带头做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风险共同担”的动听口号。在这个口号下,该县不顾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高标准、大规模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上演了一幕形式主义的“科技大跃进”。结果不但没在科技和农民之间架起“金桥”,反而剥夺了农民自主权,把乡亲们折腾了一番,使农民很快患上了“恐科症”。一些农民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口号质疑说:“当农民的—辈子以田为本,种什么,怎么种,干部应该引导,但不能认为农民什么都不懂,种田全得靠干部。” 请结合“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评析该县干部“科技兴农”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D6.B7.D ?(二)非选择题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该县科技兴农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正确的。但这个政策的出台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做到“从群众中来”。当把这个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的时候,主要是靠干部的强制命令和带头示范,没有做到“依靠群众”,因而受到农民群众的抵制,最终脱离了群众。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