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内容。这一框主要是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具体形态的介绍,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揭示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本框内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教学中涉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再加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形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等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抽象而繁杂。同时本框内容对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做到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又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设计理念  “情境、体验、感悟、运用”是本框设计的最大特点。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绕情境和探究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启迪思维,联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注意使用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采用学生喜爱的漫画等形式来呈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现了“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新课程理念。 设计努力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整节课在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过渡中完成,把时间和空间给予了学生,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很好地碰撞,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针对本框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情况,采用了图表法,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在资源的选择上,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把教材现有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较好地为教材内容服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节省教学时间和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图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见漫画)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追求物质满足不一定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追求精神满足也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文明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恰恰是辩正唯物主义的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讲授新课: 学生自主学习(P12-15),思考: 1.唯物主义有几种基本形态?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分别有哪些方面? 2.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是什么? 3.你知道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吗? 学生自主探究: ①“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尚书·洪范》 ② “理生万物”,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宋朝.朱熹 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法国.伽森狄 ④“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依赖人的灵明。——明朝.王守仁 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国.贝克莱 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1)上述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2)简要辨析上述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联系教材思考并回答(形成下列表格) 一、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学生自主探究:  ①“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尚书·洪范》  ② “理生万物”,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宋朝.朱熹 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法国.伽森狄 ④“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依赖人的灵明。——明朝.王守仁 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国.贝克莱 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1)上述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有什么区别? (2)简要辨析上述唯心主义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生看漫画,明确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  二、唯心主义 学生联系教材思考并回答(形成下列表格)共同点?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漫画《大树的对话》和本框的学习,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理解: 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 (2)一切唯心主义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它毕竟是“姹紫嫣红”的花,就其某些部分而言,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二元论——通过漫画《一人骑二马》感悟哲学没有任何中间路线可走,如果将物质或精神看作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看似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事实上却是在唯物和唯心间摇摆不定,就好象一人骑两马,非常危险。  三、哲学的“两个对子”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什么?: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辨证的 辨证的 形而上学的 形而上学的 提示: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他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在解决状况怎样问题上的方向。第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 学生感悟生活: 分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我们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简要评析。 唯物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济工作中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 唯心主义:“8”就是发,“4”就是死;“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拜佛求神保佑自己学习进步 …… 学生参与生活(作业): 下周学校要组织学生代表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假定你是学生代表,请你以《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为题,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结合实际,写一篇演讲稿。  课堂小结:师生回顾小结,形成以下板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巧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本框理论性较强,容易陷入“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框特点,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绕情境和探究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开展合作探究,启迪思维,联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使用了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并以学生喜爱的漫画等形式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体现“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新课程理念。 2.构建表格框架,化杂乱为有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针对本框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表格方式进行处理,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板书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3.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整节课在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过渡中完成,把时间和空间给予了学生,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很好地碰撞,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参与主动,课堂气氛较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问题设计较合理,重难点突出,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等,并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4.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节省教学时间和扩大教学容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现实生活问题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在资源的选择上,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把教材现有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较好地为教材内容服务。教学中先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然后逐一分析各个哲学家的具体观点作为对前面观点的例证,强化了理解。有了基本理论作铺垫,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同时,我增添了教材中没有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唯物主义的正确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6.由于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加之网上直播的特殊要求等原因,使师生的配合,教学过程的流畅等均未达到最佳效果。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