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意识的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意识的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2.5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重在启发式教学,渗透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通过列举事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放映“嫦娥二号”发射的有关录像。探月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月球探测器的研制、发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次发射能够如此圆满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意识的作用。首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一框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 处理预习学案。教师,对于学生收交的预习学案、完成预习学案的情况在课堂上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展示这一框题的预习检测答案。 小组内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教师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点拨,这个点拨可以选择教学时机点拨,没有必要全部放在课堂初期解释,个别问题可以放在教师点拨重难点时讲解) 课堂探究: 过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人能够认识世界,那么人在认识世界时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一和二,并总结一下意识的特点。 活动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有关问题。 材料一:红头织布鸟编制成家——许多小型鸟类有编织的才能。它用爪子抓住草叶、细枝或者植物纤维,用灵巧的喙穿针引线。红头织布鸟散布在广大的非洲大陆上,不仅懂得选择最安全的位置,还会精心安排巢门口的朝向,不仅要背对常年的风向,还要尽可能地接受充足的阳光。   材料二:凡是河狸栖息或是栖息过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泽。河狸总是孜孜不倦地用树枝、石块和软泥垒成堤坝,以阻挡溪流的去路,小则汇合为池塘,大则可成为面积达数公顷的湖泊。河狸具有改造自己栖息环境的能力。当进入新的栖息地或栖息地水位下降时,河狸会用树枝、泥巴等筑坝蓄水,以保护洞口位于水下,防止天敌侵扰。河狸有时为了将岸上筑坝用的建筑材料搬运至截流坝里,不惜开挖长达百米的运河。 和河狸有相同本领的动物还有个水獭,人们把一只幼獭关在笼子里,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等它长大时,它就会自动筑起堤来,尽管在笼子里筑堤是完全不必要的。  材料三: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三峡大坝建设的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  观看以上图片和资料,思考动物的活动和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区别,由此总结意识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思考  材料一:镜中窥曹 《三国演义》中“孟德献刀”:董卓窃居相位后,威逼汉帝,杀戮大臣,震悚朝野。司徒王允等人商议如何除董贼,曹操自告奋勇,借宝刀一口,径至相府行刺。董卓肥胖不耐久坐,侧身里面而卧,曹操掣出宝刀,准备下手。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曹操懂得举动,急忙转身喝问道:“孟德要干什么?”此时董卓的义子吕布已来到门外。曹操见行刺不成,急忙持刀而跪说到:“我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曹操走后,吕布大为疑惑:“适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状,由于被我们喝破,便假托献刀。”董卓亦疑惑不定。恰巧谋士李儒竭见,董卓告以其事。李儒说;“现在可召唤曹操,如无疑而来便是献刀;如推托不至,便是行刺。”董卓然其言,派人传唤曹操,曹操已逃得无影无踪。 材料二:眼力 警察:“你说有辆车把你撞了就溜之大吉?你看清那辆车的车号了吗?” 女士:“没看清。” 警察:“什么牌子?”   女士:“没看清。” 警察:“什么颜色?”。 女士:“没看清。” 警察:“开车的司机是什么穿着?” 女士:“下边穿的什么我没看见,上身穿的是铁锈红纯色雅茄呢新潮高领套头衫,脖子上戴的是镶宝石粉红三环珍珠项链,浅棕色哈罗兹公司精致高档貂皮披肩,头上戴了一顶俏式福特南垂边帽,帽上头还缀着好些花儿……” 问题探究:材料一中最后对曹操举动性质的断定体现了意识的什么特点?材料二中这位女士只把别人的穿着记得清清楚楚体现了意识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向学生展示答案:活动一:动物的活动却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活动二:材料一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材料二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教师点拨、总结: 1.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 2.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的能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在人们通过感觉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外表,而且表现在人们通过抽想思维可以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如曹操为什么在董卓向里躺时拔刀?为什么在屋内无人时拔刀?为什么拔刀后才说献刀?为什么离去后就逃之夭夭?所有这些,足可以经过缜密的思考而得到答案。因此,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并不象“照镜子”那样机械,而是积极能动的。 3.意识对于周围世界的反映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4.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活动三:请同学们对前两个命题进行辩论,并思考回答后两个问题。 1.是先有石头,还是先有人们对于石头的认识? 2.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 3.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 4.从中说明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学生分组辩论并合作探究后俩个问题。(用课件展示答案): 1.先有石头再有人们关于石头的认识。 2.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再有电脑。 3.对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反映。 4.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教师点拨、总结: 1.自然界是客观的,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意识能够认识规律,根据客观实际在观念中构建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包括改造自然(地铁、隧道、立交桥、长江大桥、三峡工程、抗洪、克隆)和改造社会(制度的更替、改革开放、和谐社会)等。 3.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是借助于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并以此为媒介促使客观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不但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活动四:阅读材料思考有关问题。 法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个班里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的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问题探究: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用课件展示答案:“罗森塔尔效应”所反映出的强烈的激励作用表明:人的意识能动性能够对一个人的生理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使人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教师点拨、总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反对错误的意识。(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意识的作用。)  活动五: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 材料:材料:气象与运动会息息相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正值深圳多雨时节,为保证大运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深圳市气象局已提前3年展开大运气象预报的准备工作。中央气象台将派出参与奥运会气象服务的首席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广州亚运会的气象预报团队也会为大运会气象服务助阵,天气预报将精确到8个赛区、68个比赛和训 练场馆。为比赛顺利进行和市民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重庆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  问题探究:  (1)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这种说法对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学生讨论探究后老师总结并用课件展示答案: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越来越准确精细,甚至可以干预、影响天气。这说明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 (2)人们只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从而造福于人类。  教师总结:  生活中有的人夸大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盲目蛮干,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唯意志主义的做法曾经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前,我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克服唯意志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生活中也有的人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他们以为人既不能认识客观环境,更不能改造客观环境,只能听凭客观命运的安排。这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观点,被称之为“宿命论”。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是懒汉懦夫的世界观。  【体验高考】,完成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10分钟完成)(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由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解决,无法解决的,教师给予点拨和解答。  1.(2011·天津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2011·山东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2011·海南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 4.(2011·全国旧课标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11·四川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6.(60 分)(2011·重庆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四,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10 分)  体验高考答案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意识的概念。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说法不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D【解析】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但不能说认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排除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排除B;自在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排除;D正确。“蛟龙”潜水器的功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B 【解析】尊重规律才是改造外部世界的保证,②错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总是统一的,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经常出现,④错误。 4.D【解析】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①不选。选项②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5.D【解析】题干意思反映的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仍按原来确定路线去做,导致战争的失败,体现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项的意思是将士要把奋勇向前,即使牺牲生命当作光荣,而为了保命临阵退却视为可耻,启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合题意;B项的意思国家虽然很大,但喜欢战争最终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但忘记战争就会处于危险中,反映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不符合题意;C项的意思是河水满了,靠一块土是防不住的,百万将士不能靠一个勇士去抵抗,体现了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不合题意;D项意思是战争形势经常变化,水的流动也是如此,只有根据敌人变化的情况而取得胜利的,才是最重要的,体现题意。 6. 【解析】第(7)问考查了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运用,作答时既要分析具体的做法,更不能忽视应反对的错误倾向,做到全面准确。掌握完整的知识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答案】(7) ①韩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知识体系构建】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小组成果。完毕后,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让大家共感受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自己构建的差距。    【当堂达标】  要求:限定时间9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1·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下模块考试)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国务院于2010年11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防止“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这表明(  ) A.立中主观愿望可以改变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010·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国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从唯物论角度看,《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反映了(  ) ①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2011·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间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4.高三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期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会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  ) 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的制约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5.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羊体细胞克隆了两头羔羊,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培育了一头携带有人血清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这表明(  ) A.有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B.新物种的产生依赖科技的进步和人的意识 C.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创造新物质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培育出新的物种 二、非选择题 ※6. (2011·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下模块考试)材料:2011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四大发展原则: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实现持续发展;推动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唯物论依据。  用课件展示答案  【当堂达标】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C【解析】加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是为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等目的,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选C。A、D本身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2.C【解析】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故排除②和④。教育发展的规划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故③正确。人类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凸显了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故①正确。 3.C【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A、B说法均错误;规律不能被改造、创造、改变,只能被认识、利用,D不选;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选C。 4.B【解析】材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具有反作用,故B项正确。 5. D【解析】科学家能够利用转基本细胞克隆动物,说明世界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新物种是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培育出来的,并非人的意识主观臆造的。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解析】本题以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为背景材料,从哲学学科角度,考查学生综合解读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限制是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其哲学依据,根据材料,需要从自然的客观性、物质和意识关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妇三个角度来一一分析。 (2)①规划提出2015年目标时要求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出2020年目标要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这是因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要以承认自然界和客观性为基本前提,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 ②国家根据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制定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以更好指导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这是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正确思想能够有效指导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发展。(2分) ③国家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综合了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坚持从全面的、整体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课堂总结:本课讲解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但是如果要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小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把各自的表现在黑板上标注出来。最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向突出的小组学习。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