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人教浙江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程标准 考纲考点 考情分析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近三年高考考频较高的知识点依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即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之魂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①________。 (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________、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________。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④________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⑤__________的要求。 (3)是坚持⑥________道路的需要。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⑦“______”的作用。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⑧________。 (3)正确对待⑨__________。 (4)与弘扬⑩________相结合。  考点一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点拨:把握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点拨:把握“内涵”与“核心”之间的关系。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①民族性是指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②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③先进性是指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3)中华民族精神除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尊老敬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等。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考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在: 时间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途径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第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意义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命题研究1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例1】 (2011·福建)“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答案试解:______ 解析:题旨强调“双百”人物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与此相符合的选项是A项。B项中的“人人践行”表述不准确;C、D两项与题旨不符。 针对训练(2010·海南)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研究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例2】 (2010·北京)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解析:依据材料中“脊梁”、“抗震救灾精神”、“冶炼中华民族”等关键词,概括出这种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要说明民族精神的作用,只要按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从精神力量、精神纽带、精神支柱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误点纠错1 要正确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生要学会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经常用来分析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更多的是要结合时代精神,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矫正练习1 下列名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 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误点纠错2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矫正练习2 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  )。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误点纠错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依靠经济掠夺、军事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扩张主义道路,而是通过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和平发展。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矫正练习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误点纠错4 不能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在民族精神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民族精神的作用,比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二是忽视民族精神的作用,比如“经济建设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矫正练习4 有人说,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所以应该培育中小学生的经济意识而不是民族精神。这种观点 (  )。 A.肯定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正确 B.揭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正确 C.忽视了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错误 D.抹杀了民族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  神八天宫之吻: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材料一: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2年底之前“神舟”九号、十号相继发射。 2020年前建成中国空间站。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新华时评”: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国航天事业培育和发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已经内化为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正是这样的意识、作风、观念和品质,托举起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大航天器今日的太空交会对接,托举起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崭新跨越。 命题视角 视角一 阐述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的充分展示。 (2)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中国的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视角二 就如何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谈谈你的看法。 一是要有不畏艰难、永不服输的志气。要学习中国航天人的闯劲、拼劲、干劲,变压力为动力,咬定目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是要有自主创新、科学求实的意识。在航天科技界,“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特别能攻关”的精神的体现。创新创业、成就事业,就是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三是要有推进发展的本领。要始终坚持勤奋学习,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带头学习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弘扬良好学风,注重学以致用。 四是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在航天人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建设事业中。 命题预测 1.“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 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②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④是当代民族精神发展的唯一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怎样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通过总结,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许多珍贵品”中的最贵重的珍品是指(  )。 A.浩如烟海的经典文献 B.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C.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D.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 2.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它们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 A.不畏强暴、团结对外的刚毅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享誉于世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革命干劲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深深地牵动着无数海内外游子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了中国的游子文化。游子文化体现了(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4.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成功,到神八飞天,再到应对金融危机,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2·江苏南京调研)“我的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传唱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歌曲(  )。 A.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B.抒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C.讴歌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 D.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风貌 6.科学家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9月是我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据此完成第7~8题。 7.某校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抵制西方化的迫切需要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正确的做法是(  )。 ①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③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2·苏北四市调研)2011年6月,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论坛在北京启动。爱国主义精神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这次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天宫”理想生活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2011年2月2日,在最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征的除夕团圆之夜,在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蒙古族《吉祥颂》、回族《数花》、壮族《美丽的姑娘》、维族《刀郎麦西来甫》和藏族《欢歌起舞》等五个民族歌舞组成的歌舞节目《幸福大家庭》极具特色,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展现了在祖国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获得广泛的好评。春晚过后,引发了不少观众讨论话题。 观众甲说:“除夕团圆夜,春晚大舞台,民族团结真给力!它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观众乙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这真的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点评观众甲、观众乙的观点。 (2)假如你是春晚总导演,请从中华文化角度解读安排这个节目的基本考量。 12.(2012·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材料一: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近年来,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材料二: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 (2)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整合 ①精神支柱 ②团结统一 ③爱国主义 ④综合素质 ⑤国际竞争力 ⑥社会主义 ⑦主心骨 ⑧优良传统 ⑨外来思想文化 ⑩时代精神 核心理解深化 针对训练 D 解析: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它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会转化为物质力量,不仅仅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③说法虽正确,但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应排除含①或③的选项。 误区辨析纠错 矫正练习 1.D 解析:①的意思是常常想着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自己能够为了国家奋勇向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不符合题意;“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强调了勤劳节俭的精神,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C 3.C 4.C 时政聚焦拓展 命题预测 1.A 2.答案:(1)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改革创新精神是改革开放培育造就的伟大精神,也是推进改革开放须臾不可缺少的奋斗精神。 (2)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任务,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关键所在。 (3)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要始终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而具有活力的科技体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保障。 演练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A 7.D 8.B 9.C 10.B 解析:本题设问是对民族情感与文化情结的思考,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①③正确地说明了民族情感的作用;②中“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观点错误;④中“积极推动作用”与“民族情感”不对称,因为民族情感也会出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具有“推动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甲观众的观点非常正确,因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也是一个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的客观依据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产生,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民族团结这一原则。所以,乙观众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①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通过节目来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③通过节目来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创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力量。节目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高擎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12.答案:(1)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青少年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青少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青少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