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自主探究教学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以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展现并反思本人的教学实践状况,旨在尝试探索教师如何在尊重和保障学生的个性认识、协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个案研究 叙事者 思想政治课学生的个性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关注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生活之教育理念的提倡和传播,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尝试着改变原有偏重教学性目标,忽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开始注重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需要为前提的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的生成性。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学生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内容也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我把这理解为:要弱化对教材的依赖和解释,尊重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与此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虽然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上的弹性空间,赋予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自主权,但由于我长期以来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科书操作教学的传统模式,我有很多困惑:自己和学生的主体性究竟在哪儿?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想了解的和我们想告诉的内容、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关注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和实效性,如何关注和考察在自主活动中每个学生认识发展?如何看待和处理强调自主学习与取得高考成绩的关系? 带着困惑和问题,本文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为个案分析对象,同时,运用叙事学的研究方式,将自己和学生视为叙事者,通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叙事,力求可以形象地体验、了解、思考有价值的现场教学经验。 二、分析视角: 叙事学分析视角---教学中的叙事者 多年前我曾注意到加拿大学者康纳利和克兰迪宁的著作《叙事研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与故事》。为了有效地关注教师的“个人经验”或者“个人知识”,该书倡导了一系列教师叙事的方法。其基本的理念,就是一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经验等,简单讲就是在一段时间之中发生的事情,组成有现实意义的故事,并向他人传达信息。每个人总会经历故事、叙述故事,重温故事、再复述故事等。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 在此,为了真实地了解、感受和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言语行为及思想,力求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出发,从他们自身所提供的经验现象中归纳出实践知识本身,我试图偿试运用叙事研究的方式,从教师、学生、研究者等不同的叙事者的视角考察教学实践。 较之以往注重思辨逻辑的理论叙事,我尝试借助教和学的生活经验的叙述,来促进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根据叙事学的观点,我作这样理解,教师作为叙事者,是在叙述自己每天经历的教学生活,包括教学思考、实践经验及其实施情况;学生作为叙事者,主要是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过程,通过言语行为,叙述着自己的观点,并试图用自己的观点,采取行动,来建构他自己。作为研究者的叙事者,则是透过教师和学生的叙事,了解教师和学生是在如何建构和解释他们有关教和学的生活经验的意义,并通过诠释由现场经验转化而成的文本资料,揭示出经验本质,从而获得对经验意义的深层理解,并为其他更多的研究者和教师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 所以,笔者以自己亲历的若干教学个案为例,运用叙事学的研究方式,透过教师、学生等不同叙事者以文章、语言、对话等多种形式呈现的叙事,多角度地、现象学式地考察社会课的教学实践,希望能为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探索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扩展视野,展开富有个性的教学研究,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三、个案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立足于每个学生认识发展的基础上,把握现实,展望未来。为此,在以下具体的个案中,我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从教师的观点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从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又是怎样展开其富有个性的认识活动的? ●教材的价值体现在哪儿? 以下所选的三个个案,涉及货币、消费等富有人文意义的社会内容,这些主题在教学中都没有流于使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空谈,而是以一种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叙事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出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生活中。 个案一:生活中的货币及相关问题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稳健”,2010年国人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从过去两年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字面变更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为了揭开“货币维稳”的真实面貌。并从中切身体会经济学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借助这一重大经济时事,笔者引领阳羡高级中学高三(9)班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 ● 学生状况:52名学生中,有9名学生的父母在银行工作,17名学生的家长是经营私营企业或个体企业。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少的零花钱。 ● 课前确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货币的发行规律;理解国家的货币政策。(2)情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金钱。 ● 教师的叙事:我不想把经济学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科书操作教学的传统模式灌输给我的学生,它存在着局限性。正因如此,我想坚持以学生为认识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把握货币及其相关问题, 所以,我并不把这些生活中与货币相关的问题单纯地进行知识化处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接连不断地生成出新的未知问题,并自主地挖掘它们。在这里,就是以“生活中的货币及其相关问题”为一个学习的窗户,帮助学生在事物的相互关联中把握社会经济现象,并促使学生的思考多样化,引导其进行富有弹性的思考,并使其视野得以扩展。我想,这就应该是新课程教学要做的事情吧。为此我只是设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哪来的?货币对我们家庭生活有什么影响?货币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应怎样对待货币? ● 学生叙事整理:所谓货币,就是生活中的钱。生活需要钱,离不开钱。钱是哪来的?是爸爸妈妈工作挣来的。有钱我们能生活得更好。有时候我们手中的货币会贬值的,这会引起物价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银行里有很多钱,但不是我家的,用非法手段获得金钱是要受法律制裁的。将来我要努力工作,去挣很多钱,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在这里,由教师的叙事,可以看到我并未一定要学生得出清楚的结论,而是允许学生把各自的生活经验拿出来交流,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思考,这是不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呢。而透过学生在文章中的叙事,我则看到一个学生真挚的探究形象。 ● 教师的叙事:最后,我要求学生回到书本上,认真阅读课文的相关叙述,在此基础上自己形成有关货币的理论知识体系并把它完成在作业本上。课后我作了仔细的阅读审批。第二节课作以有针对性的点评。综合大家的观点,最后学生们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个“生活中的货币及相关问题”个案,就是以学生生活中所感受的与货币相关的问题为逻辑为视角,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进行具体的知识追究。 个案二: 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 教师的叙事:以“与社区共同发展,与学生共同生活在今天”为教学理念,认为“社区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平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最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为此,确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材内容的。“针对居住在不同社区的学生,对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存在的显而易见的生活差距(实质是收入差距)现象,着力引导学生去深入认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收入分配等社会公平问题,。这就是这课学习的内在逻辑。” ● 抽样学生叙事整理: 学生小组A:当上海、北京、杭州和广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摩天大厦此起彼伏,商店、超市和饭店里人声鼎沸同时,在西部的贫穷落后地区仍然是一片萧条景象。以年收入只有六百多元人民币为指标,中国的贫穷人口有三千万,如果将这个指标提高两百元,也就是年收入八百多元人民币,那么中国的贫穷人口就将达到一个亿。 学生小组B:学生生活水平因家庭收入不同而差距明显。据自己了解,生活费最低的每月就300左右,而花费多的则没有上限。而象高档服装、笔记本电脑等奢侈品在许多学生家里也并不鲜见。由学生影射出来,他们背后的群体会有怎样大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存在,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学生小组C:数字证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 教师的叙事:像这样的一些材料和问题,学生能通过上网、看报或其他渠道阅览得来,并真实地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这正是他认识的出发点。立足于这个出发点,怎样形成和扩展他的认识,也就是这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要提供给学生什么,也没有特意要抑制或控制学生,而是把它视为学生“确定探究问题的切入点”,一直观察着学生认识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在单元学习的中段,我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学生的视野在展开。学生在逐步体会社会分配不公的事实,很自然地由此思考这种不公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时就会思考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意味着学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确立新的价值判断。 通过学生不同的叙事表达,我看到学生正是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出发,逐渐在扩大他(她)的思考视野,这为我展示了一个很朴素的认识过程。学生正是在对客观现象的理解中,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教师所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这种个性化的认识,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其获得独自意义的知识和认识。 个案三: 谈谈生活中的消费问题 ● 教师的叙事:生活消费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它也成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里,为避免学生的认识流于观念化、使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空谈,而非源自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将焦点锁定在“自己生活中的消费”和“我们的消费观念”方面。并以“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内容为背景教材。作了一次教学尝试。 ● 学生的叙事:小组讨论整理—— ●中老年消费群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甚)在购买商品时,有很大的习惯性,例如:洗衣粉一定要用奇强,洗洁精一定用白猫。而且对新产品常常报以怀疑的态度,因为已经习惯了以前的购买习惯,所以很难受到广告的影响而去接受新产品。但去超市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接待服务,经常听他们说起哪家超市的服务态度好,或者哪家的服务态度不好,而且不同的服务态度真的可以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他们愿意为了得到良好的服务而去离家远一点而不是近一点的超市。所以这就无形中给商家提示,当在同等价位和质量相差很小的情况下,良好的服务可以使你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而且老年人是一个相对比较好保持住的群体,只要你的产品能达到他们的需求,可以让他们满意,基本上这个消费者将会成为你的永久消费者。而且在对老年人介绍商品时,一定要主动的为老年人拿递商品,不要急于收回商品,耐心说明商品的用法、用途,介绍商品时应适当放慢语速,提高音量,尽量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购买方式。 ● 中青年消费群体:哥哥嫂子在购买商品时会事先好好的计划一下,特别是购买高档大件的商品时,例如:今年家里想买一辆车,在买车前哥哥和嫂子就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搜集,选择什么牌子、什么型号、什么价位的比较适合自己,又向有车的亲戚朋友询问了一些关于车方面的知识,最后选定了一款。选择这款的理由除了价位合适,经济实用外,还有就是有一个朋友买的就是这个车,开了几年说很不错。从他们买车的整个过程就可以让大家了解到,中年人在购买商品时,一般属于比较理智型的购买者,而且比较自信。注重产品是否经济实用,喜欢购买被人证明实用价值高的产品,而且他们对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节约家务劳动时间的产品感兴趣。对于商家而言,在介绍产品时,首先应侧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突出商品内在品质及实用性、便利性。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认知,进而培养消费者对你产品的情感,从而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行为。 ●青少年消费群体:我认为我在购买商品时,很容易冲动。买之前很少做计划,就是看见喜欢的想买就买了。但很注意东西是否时尚新颖,如果是前几年样子的东西不管怎样我也是不会买的。而且买东西时我很喜欢买适合我自己的东西,特别相信“一见钟情”,愿意信服服务人员的介绍,在她们不断地劝说下会买她们的产品。经常在买完东西后,发现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从我的消费行为中就不难看出青少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追求时尚新颖,喜欢购买时髦的商品,而且注重表现自己,注重感情。购买行为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冲动,不太考虑价格因素而且青年消费者一般都是购买新产品中的先驱者。了解到这些方面对于商家而言,首先要培养青年顾客对你产品的情感,例如,在向青年顾客介绍商品时,可以不用反复介绍商品知识,而是介绍它有多少的时尚因素在里面,多大程度的适合消费者拥有。而且要提高接待的速度,从而达到他们对商品的渴求程度,当消费者对你产品产生良好情感后,就会引起他们购买你产品的行为,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用于青年消费者,特别是冲动型的购买者。 ● 教师的叙事:很显然,学生们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了思考。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该课的后半阶段,我把学生的思想被引到了对消费观念的思考。我提示学生注意两处层面的问题:一是针对消费者自己的思考;另一个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思考。正是这种探究与思考,真正体现了这个教学实践的价值。因为,这个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的阶段,已经将生活消费问题变成了自己的事情。同时,这也成了思考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的生活问题的一个起点。 当然,生活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抽样学生来说,有时候观点不清晰,充满困惑也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是来自社会影响所产生的局限性。但在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事实本身,而不是知识,教师重视的是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心灵认识事物,而非首先从灌输应有的价值判断入手。 最后,从以上个案分析中,我想表达如下几点启示: 1.引导学生面对事实,真正地从自己的内在出发,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自己的世界。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非被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 3.尊重学生个性的认识;尊重学生朴素的疑问和力图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意向。 4.发现并开发促进学生思考的生活化的教材,使教材具有生活性、社会性以及人文关怀。 5. 在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前,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和捕捉教材的眼力,否则是不可能富有前瞻性地展开教学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加]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邝红军等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验叙事(第二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刘冬岩 著 <<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 [3]徐建成 著 <<课堂教学新视野>>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