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中学教案纸 (备课人: 胡高峰 学科: 高二政治 ) 备课 时间 9.10 教学 课题  教时 计划 1 教学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1)运动、静止的含义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重点难点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模拟法庭 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在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等我们学完这一节课,这案可就是个小CASE了。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展示图片:行星运动、计算机的发展、瀑布流水、苹果落地 这四张图片所展示的内容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包含了运动。 阅读P31—32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运动?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的含义?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举例说明问题:《全解》P71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过渡)说到这里,首先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运动。 (2)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展示刻舟求剑图片 (过渡)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物质与运动的问题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的物质都在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任何的运动都体现为物质的运动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在讲一二点的时候,分别举例来说明问题 展示图片:列车上的动与静,从而过渡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要认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首先就必须了解一下静止。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①静止的两种情形 不显著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性质——基本不变 举例:课室中的黑板相对于讲台来说是静止的,但其实它是随着地球在不断的运动。 烧开水时的性质不变 两者关系——区别和联系 区别: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事物的空间位置、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思考教材P32:飞矢不动——飞箭在某一瞬间是静止的,分割成的无限个部分都是静止的,静加静等于静,所以飞矢不动。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过渡)为什么水是往低处流而不往高处流? 2、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除此之外: ① 规律的普遍性——生活中处处有规律,四季更替、潮汐现象、人类社会、人类认识 ②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③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水力发电、潮汐发电 展示相关图片 自然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运动也是有规律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过渡)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2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规律是可以利用的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课外作业 作业: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把握好三对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运动与规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