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考 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 标]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 (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_顺利过渡。 (2)内容 (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 易混易错 (1)《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 (2)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作用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 (2)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 (3)组织形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祖国的新局面。 思维拓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 (3)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方针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 (4)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实施:到1965年我国已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易混易错 (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遗漏“全国”二字则是错误的,因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时间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的时间是1982年;(3)我国五大省级自治区并不都是建国后成立的,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就成立了。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背景:在全国性动乱状态下,民主、法制遭到严重摧残。 ?2?表现[来源:Z.xx.k.Com]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指导思想的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2)措施 ①平反“文革”前后的________,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大和政协制度。 a.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 ③法 b.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制建 c.1997年,十五大把“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 设的 重点,1999年被写入宪法。 成就 d.1999年通过《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3.基层民主选举 (1)法律保障: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实施:从1988年至2003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的换届选举。 (3)意义 思维拓展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 主题1 建国初确立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主题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表解 发展历程 1954年宪法确立;1954~1966年初步实行;“文革”期间遭遇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发展  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代表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代表组成 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  职能 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等  特点 高度民主、权力广泛、权力属民  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  (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 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 不[来源:学.科.网] 同 点 经济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来源:学科网]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   行使权力的主体 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权力主体是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制   主要权力机构 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   阶级本质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 代表资产 阶级利益   政党活动方式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采取两党或多 党轮流执政  相同点 两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  主题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表解 建立 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转变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发展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曲折 1966~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完善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协会议职能的变化 史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史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上述史料反映了政协会议的职能由代行人大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或由立法机构变为政治协商机构。 (3)政协制度的作用 史料三 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摘编自李君如《中国的民主制度》  此史料表明,我国政协有以下重要作用: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 主题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 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主题1 表解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 1949年《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历史背景 是在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制定的 是在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制定的  法律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宪法(临时)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经济方针 规定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 规定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主题2 1954年宪法的特点 史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史料体现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一律平等是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主题3 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后果看,在“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这都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4)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主题4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史料一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的情节: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  史料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的增强;我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取得成就。 史料二 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该镇政府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法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做出合理的赔偿。  史料表明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主题1 发展历程 (1)初步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3)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政治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4)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新时期。 主题2 发展原因 (1)政治因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经济因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政治建设必然随之不断完善,同时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例1 (2011·浙江高考)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 D 审题突破 服饰的多样性,反映了代表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民族,从本质上体现了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例2 (2011·江苏高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审题突破 从“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穿各种样式的服装,“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生平第一次”可以判断这是新政协商会议召开前北平市选举新政协代表及讨论递交新政协提案的会议,说明了这次会议具有广泛性、平等性、深刻性等特点,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从“第一次”可以排除继承性的特点,答案为C。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宁夏自治区50周年 1.2011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区50周年。50年来,宁夏经济增长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6年增长两倍,工业增加值与实现利润5年分别增长1.2倍和6.6倍。宁夏50年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  ) 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宁夏回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C.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题点 两会召开——人大、政协制度 2.2012年,想出门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的王秀贤女士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步入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家大事投票。她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种现象 (  ) ①可使这一阶层的诉求得到更加直接、有效的表达 ②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生动体现 ③王秀贤是农村走向富裕的成功代表 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201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文中的“伟大创举”是指 (  )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点 主干知识——“文革”破坏 4.《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老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新史观——文明的民族性、多样性 5.“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新材料——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6.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制度保障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上表说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 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不居于领导地位 2.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3.1953年3月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4.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共八大的召开 5.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中,能深刻体现的是 (  )  A.政权更迭 B.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 6.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8.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0.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1.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12.1978年,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 ①干部队伍官僚主义问题严重 ②我国还没有出台社会主义法律 ③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 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亟待建立和健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 请回答: (1)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的?(6分)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概括其特点。(8分) 材料二 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观点,揭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根本区别、相同点,并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12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2.(1)社会主义 (4)②过渡时期 3.(2)②服务与被服务 4.(1)参政议政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4)当家做主的愿望 二、1.(2)①全面夺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2.(2)①冤假错案 ③c.依法治国 3.(3)基层民主选举 依法治国 命题探究 A 2.C 3.D 4.A 5.B 6.A  课时规范训练 1.B 2.C 3.C 4.C 5.D  6.A 7.B 8.C 9.A 10.C  11.D 12.B  1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目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通过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 (4)政治民主化,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14.(1)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修改并通过1982年宪法;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发展;制定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特点: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恢复、发展与完善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2)根本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西方各国的代议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相同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要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