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教材说明: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机制,全面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归纳和分析能力,能针对具体的情景和问题进行分析,阐明权力的监督机制以及如何监督权力。学会辩证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对于权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正确运用权力,能够取信于民,打造“为民、务实、廉洁”的政府;滥用权力,则可能滋生腐败,最终为人民所抛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呼吁学生为树立政府的权威出谋划策,尽微薄之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教学难点: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为“阳光工程”喝彩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学生阅读课本46页正文部分一二自然段,时间一分钟) 公民通过那四种监督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监督的是什么? 是不是公职人员所有的行为?(不是,只是监督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呢? (以上问题由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2007年7月10日在北京被执行死刑,成为继胡长青、成克杰、王怀忠之后第4名被判处死刑的副部级以上官员。郑筱萸作为一国家公职人员,本应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却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设问: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污腐化分子呢?如果不是,请举出具体的人物或事例说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也列举一些如牛玉儒、任长霞、周国知等人物事迹。) 七绝·闻郑筱萸被判死刑有感   不问良心问币铢,携妻带子做钱奴。 民生大计天般重,横斩贪官郑匹夫。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李真和任长霞等都是拥有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运用权力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前者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权力运用得好,就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上述结论之后,接着的问题是: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就直接切入第二个问题。) <二>、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对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你是怎样看的?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西方观点代表权利的内部监督,而王充的观点代表外部监督,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是,我们仍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腐败官员“浮出”水面。 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做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就好像小猫关进牛圈里,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原哈尔滨市前常务副市长朱胜文:“大家一辈子不要做贪官。(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断会有熟悉的官员落马?我感觉制度上的漏洞还是太多。” 老师问:政府官员出现严重滥用权力现象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个人思想问题;群众没发动起来;缺少包公那样的铁面无私的清官;事前没有监督;制度规范不周全;) 教师:   思想根源:长期以来不注重思想意识改造,法治理念淡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是产生腐败的思想根源。 制度根源: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滋生腐败的制度根源。 我们党有没有进行反腐败斗争? 我记得建国初期,不法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对干部进行腐蚀,政府机关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滋长,有的干部堕落变质。所以在1951和1952年党开展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反腐败斗争。 那请问“运动反腐”和“机制反腐”有什么差别吗? 运动反腐 事后监督 制度反腐 事前监督 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以制度、机制来制约和监督权力,也是我党反腐败历史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机制的意义[事前监督;时时监督]。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建立这个机制呢?(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1.制约和监督机制 (1)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就要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材料——2009年《长沙晚报》刊登: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协高度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为其履行职能创造良好条件。据悉,近5年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形成调研成果86项,提出集体提案208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52条 (2)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就要求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实施,该条例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将我国政府部门多年实行的“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法律轨道;换言之,在该条例实施后,公开、公布特定的信息,成为各政府机关的法定义务。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仅十余天后的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信息公开方面,国家地震局第一时间通过新华网等媒体及时辟谣,各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电视滚动字幕、插播新闻、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方式与渠道,及时、持续地发布各种有关震情发展、震灾发展、救灾状况等方面的权威信息,不仅有效阐明了真相、及时制止了各种正在蔓延、散布的谣言,而且迅速消除了部分公众的恐慌心理,及时稳定了公众情绪、切实保障民众对于抗灾工作的认同。 2008年6月9日,国务院颁布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共计九章八十条;其中第14、33、55、66、67、69、72条等七个条文,明确规定了信息公开、公布的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救灾款物分配、临时住所和过渡性安置资金及物资分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等内容。比如,第67条规定,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7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向社会公布。可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将各地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相应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义务和责任进一步突出,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明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下面思考一下,有哪些渠道或方式去制约和监督政府的腐败等“违法”行为 2、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学生看书回答(略) 那么,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提出来的诸多监督方式,判断下面的事例中体现的是何种监督形式?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 例1:1980年8月间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170多名北京团代表就宝钢工程分别向冶金部提出质询,这是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起质询案,史称“共和国质询第一案”。 (权力机关的监督) 例2:某市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共226件现已全部交办到各承办单位,并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在今年5月30日前将办理情况书面答复提出建议的代表或提案的委员,以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 例3: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做出合理赔偿。 (社会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例4:深圳市监察局日前宣布:今年在加强廉政监察和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将加大力度查处七种行政过错及行政效能问题,对行政过错的典型案件,还将进行通报批评或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今年将严格执行《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监察部门的监督) 例5:2003年6月,刚刚连任审计长的李金华再次以“空前激烈的措词”发表审计报告,并点名批评财政部等四家中央部门。“审计风暴”一词在媒体和社会上不胫而走,“铁面审计长”从此成为公众对李金华的赞誉。    2004年,李金华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成为第一位获得这项大奖的政府官员,送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是国家财富的守护者,领导着突出体现执政能力的政府部门。一个大声说出实话,勇于面对问题的国家公务员。一个正直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精彩诠释了什么是执政为民。” 本次两会上,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对于未来审计工作的期待,其实三年之前他就曾经说过:“希望审计不再是一场风暴,而是一种制度,一种习惯。” (审计监督) 以上,我们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监督形式构成了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那么,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大家提出的这些监督方式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呢?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学生发言后老师归纳)学生看书本的图 其中,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监督(人大)、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法院)、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等,这就构成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不接受监督 接受监督  行政效率低下 ?  腐败   专制   才能使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才能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 才能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才能使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用,造福于人民 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三>、为“阳光工程”喝彩 1、探究“阳光工程” 设问:什么是阳光工程?开设阳光工程的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开放“红头文件”查阅,政务向社会公开,表明我们的政府对自身的信心日益提高,更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直接体现。类似开放政府“红头文件”查阅这样的政务公开行为,我们把它统称为“阳光工程”。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是“阳光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向学生展示有关材料、图片、网页,感受阳光工程,为阳光工程喝彩!) 2、以开放“红头文件”为例,看政府接受监督有何意义? 开放红头文件,打造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具体体现。 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利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师生一起探究教材P48的三个镜头,教师引导学生从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所表明的意义入手,思考总括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1)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开放“红头文件”查阅,建立“政务公开网”、让百姓通过网络查询文件和信息,这些都是监督权力的具体形式。 就在2006年两会期间,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这一方面反映了民众对“两会”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政府”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远了。 温家宝总理语录:“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负起责来,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应该怎么样去监督。监督不仅要靠机制:民主与法制,还要靠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力求做到知识与情感的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价值引导,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对典型事件真实再现,将教材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触景生情,增强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通过自探和合作作出决策、解决问题。这样也就符合了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 六、案例评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既达成了监督权力行使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实现了“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树立政府权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善于把社会生活实际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突出案例的高度情境性和实践性。设问自然贴切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很强,整个教学过程合理合情,克服了空洞说教,教育真实,效果很好.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