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和消费结构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整消费结构,以优化消费结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同时,本框内容也是下一框“合理消费和健康的消费心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健康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因此,要把这一框作为第二节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通过本课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尤其对消费水平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及选取一些生活实例或相关统计数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播放了一小段反映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视频《账本的故事》,再借助材料“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表”及学生课前的一个小调查,引发学生探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在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又可以很顺其自然地把:消费结构的含义、划分、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和生产发展、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穿插其中一并教授完成,可以避免出现讲授知识点拖沓现象的发生,增强课堂的紧凑感,突出重点。 2.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我们平时课堂内外的训练,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也愿意围绕一些问题适当展开一些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一些既符合高一学生能力,又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小活动。如小调查、合作讨论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消费结构的含义、划分、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趋势、消费需求的“弹性”;初步了解恩格尔系数,懂得消费结构和生产发展、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合理消费的含义及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2.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法,学生向家长了解家庭消费状况,感受生活变化,产生共鸣;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帮助他人制定消费支出计划表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实现合理消费,学会制作简单的图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课后反思、改进零用钱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方面,提高消费效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小调查)和问题驱动(创设情景)的教学策略。运用归纳法、图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七、课前准备 1.学生 预习教材,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完成课前小调查。 2.教师 指导学生完成小调查,并了解学生小调查的相关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 师 学 生  1.播放视频《账本的故事》; 2.思考题:这本本账目反映了我们国家及老百姓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观看视频; 2.交流发言。  1.提出探究题: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 2.总结。 1.结合视频、老师提供的材料及课前小调查,展开讨论; 2.交流发言。  1.试一试: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你认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怎样的消费支出安排最合理?(请列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消费支出的计划表,表中须包含消费支出项目、所需费用、占未来半年总支出比重) 2.总结。  1.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制表; 2.小组代表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交流。  1.想一想:你认为他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 2.总结  交流发言。  课后反思:1.请模仿上表,制作一张反映自己零用钱使用状况的表。2.思考(1)是否做到适度、合理消费了?并说明原因。(2)应如何改进?  课后完成。  教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 《账本的故事》。并思考:这本本账目反映了我们国家及老百姓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可以边观看边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帮助你们思考问题。 (播放视频) 教师: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1)社会生产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2)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如:叶老伯家1967年春节背债76.87元过年,1979年总收入只比过去增长600多元,仍背债过年。1991年开始,变化明显,那年光买年货就花了500多元。1993年。叶老伯工资突破1000元,2000年突破2000元,几年积攒下10万元积蓄。2003年还将所有家用电器更换一新。从入不敷出,几乎年年都有亏空,到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年年有结余。几个羊年压岁钱支出的巧合:1967年是每人2角;1979年为2元;1991年为20元;2003年200元,每12年增加10倍。(3)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实现了基本小康。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活,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如:叶老伯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还表现在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上老年大学、种花、养鸟、每年外出旅游等。 教师:那么我们的消费结构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 (同步投影: 探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 教师:请大家结合视频、老师发的材料上提供的“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表”,并联系自己家庭的变化,结合课前小调查: (同步投影:  小调查 请例举三项(近三年)最能反映家庭生活变化的消费支出项目,并与过去某年份作比较。与家长合作,共同完成下表的填写。 消费支出项目 某 年 份 所需费用 (单位:元) 该项支出占当年总支出的百分比  1.  (三年前)      (近三年)    2.  (三年前)      (近三年)    3.  (三年前)      (近三年)    注:消费支出费用按年统计。 ) 教师:一起讨论一下。 (同步下发材料: (1)叶老伯家的变化(文字)。吃的方面:① 1998年,叶家的家庭总消费支出为20821.8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为6818.94元,占总消费支出的32.7%,2002年叶家的家庭总消费支出为36621.9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为10957.4元,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到29.9%;② 80年代以前,叶家基本上以粗茶淡饭为主,菜是素多荤少,后来荤菜多了,再后来开始讲究营养。订了牛奶,西洋参、鱼肝油、蜂蜜等常年不断,营养品开支1994年为491.68元,2002年达到2654元。用的方面:① 五六十年代,生活艰苦,买支钢笔要积蓄几个月,而买块普通的手表,则要攒好几年。如今,叶老伯家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洗衣机有两台,一大一小,衣服多时用大的,衣服少时用小的;② 文化娱乐开支1994年为971.03元,2003年达到4868元。叶老伯家订了4份报纸、2份杂志,每天看报要用2小时;③ 叶家还聘用了钟点工,照顾两位老人的起居生活。 (2)主要年份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单位:% 年 份 消费支出 食 品 衣 着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 居 住 杂项商品      用品及服务   娱乐服务  和服务  1980 100  56.0  14.3  9.0  1.3  3.6  8.9  4.8  2.1  1985 100  52.1  15.3  11.9  .5  3.0  9.2  4.3  3.7  1990 100  56.5  10.8  10.1  .6  3.0  11.9  4.6  2.5  1995 100  53.4  9.6  10.9  1.9  5.5  8.6  6.8  3.3  2000 100  44.5  6.4  7.7  5.6  8.6  14.5  9.0  3.7  2005 100  35.9  6.8  5.8  5.8  14.4  16.5  10.2  4.6  2006 100  35.6  6.9  5.9  5.2  15.8  16.5  9.7  4.4  注:食品统计包括粮油、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瓜果、糕点、奶及奶制品、在外饮食等支出项目;衣着统计包括服装等支出项目;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统计包括耐用消费品等支出项目;医疗保健统计包括药品费、滋补保健品等支出项目;交通和通信统计包括交通费、信息费等支出项目;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统计包括非义务学杂费、义务学杂费、成人教育费、文化娱乐用品、家用电脑、书报杂志;居住统计包括水费、电费、燃料费、租赁房房租、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份材料,点面结合,找一找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其原因。展开小组讨论,等会儿请同学交流。 (同步投影: 探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从“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表可以看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支出量都在增长,但增长的各自速度是不一样的。如,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急剧下降(上海居民的表、叶老伯家的变化等),说明生存消费的比重在逐步缩小;医疗保健、交通与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等比重在增长(学生调查、上海居民表格、叶老伯家的变化),说明享受消费、发展消费的比重在逐步增大;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精神消费(学生调查、上海居民的表、叶老伯家的变化),说明精神消费的比重载逐步增大;服务性消费的比重在逐步增大(学生调查、叶老伯家的变化)等。反映出1980年以来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动,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发展型的富裕消费转变的过程。教材P59。 (同步投影: 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具体内容,但不显示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教师:大家在交流的时候,讲到:虽然每年的食品支出量在增长,但其所占比重却在下降,说明其它消费项目支出增长较快。 (投影:反映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图表 ) 早在19世纪,普鲁士某个州的统计局长恩格尔也发现了。他在分析大量统计资料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同步投影: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 ) 教师:我们通过图表可以看到,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消费水平的情况。上海从80年温饱水平进入到06年的富裕水平。 (投影:图表、联合国的规定 ) 教师:而且恩格尔系数还可以反映消费费结构的变化和进步趋势。所以: (同步投影: 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补充完整具体内容)) 教师:再来看看“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原因”。 (学生发言) 教师:生产决定消费,决定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所以,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决定的。因此,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结构必然会不断优化、进步,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同步投影: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原因) 教师:看来各种消费项目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要当好一个家,合理安排好家庭收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光学会适度消费显然是不够的。有一位高三的张同学家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近几年家里收入增加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各个家庭成员都想改善一下生活,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他们想制定一份明年上半年的消费支出计划,你们能一起帮忙出出主意吗? (学生回答) 教师:老师把材料发给大家,每三排同学为一组展开讨论,并把讨论出的计划表写在发下的纸上。 (教师发材料: 高三学生小张家庭月收入除去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后为6000元,每月储蓄2000元,家庭现有银行储蓄10万元。平均每月食品费用约1400元,其余日常开销(如水、电、煤、电话、物业管理、衣着、医疗保健等支出)约700元,明年开学小张需缴纳学杂费2510元。小张爷爷最近身体欠佳,正住院治疗。以下是小张一家三口近期消费计划: 父亲:(1)购买一部东风标志206轿车,车价7万元左右;(2)春节期间举家杭州游,需费用2000元左右。 母亲:(1)换一部更为时尚的诺基亚N76手机,3000元。(2)家里冰箱快超过使用年限,需更换。欲购买西门子冰箱一台,3200元。(3)欲报名参加助理会计师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学费700元。 小张:(1)购置一台5000元左右的联想电脑并安装宽带。(2)想买一部更酷的捷安特自行车,1500元。 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你认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怎样的消费支出安排最合理?(请列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消费支出的计划表,表中须包含消费支出项目、所需费用、占未来半年总支出比重)) (教师统一发纸张,学生三排为一组,展开讨论、制定计划表) 教师:大家讨论很激烈,似乎意见不是很统一,是不是?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意见的不统一呢? (学生回答) 教师:在既定的消费水平下,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难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个矛盾我们在消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像提高经济效益那样,提高消费效益,使用既定的消费开支,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满足,把日子过得更舒坦、更红火。这就是合理消费。 (同步投影:合理消费 —— 在一定的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教师:那么刚才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呢? (学生上台使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交流:计划表的内容及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师准备:(1)半年消费支出24000元 支出项目 食品 日常开销 小张的学费 冰箱 会计培训 旅游  费用(元) 8400 4200 2510 3200 700 2000  所占比重(%) 35 17.5 10.5 13.3 2.9 8.3  (剩余的2990元储蓄起来,给爷爷看病。) (2)半年消费支出24000元 支出项目 食品 日常开销 小张的学费 冰箱 会计培训 旅游 自行车  费用(元) 8400 4200 2510 3200 700 2000 1500  所占比重(%) 35 17.5 10.5 13.3 2.9 8.3 6.3  (剩余的1490元储蓄起来,给爷爷看病。) (3)半年消费支出24000元 支出项目 食品 日常开销 小张的学费 冰箱 会计培训 旅游 手机  费用(元) 8400 4200 2510 3200 700 2000 3000  所占比重(%) 35 17.5 10.5 13.3 2.9 8.3 12.5  (透支10元。) (4)半年消费支出24000元 支出项目 食品 日常开销 小张的学费 冰箱 会计培训 手机 自行车  费用(元) 8400 4200 2510 3200 700 3000 1500  所占比重(%) 35 17.5 10.5 13.3 2.9 12.5 6.3  (剩余的490元储蓄起来,以后用。) (5)半年消费支出24000元 支出项目 食品 日常开销 小张的学费 冰箱 会计培训 电脑  费用(元) 8400 4200 2510 3200 700 5000(透支10元)  所占比重(%) 35 17.5 10.5 13.3 2.9 20.8  (透支10元。) 等等情况。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对于学生认为必须要安排的消费项目,引出消费需求“弹性”,材料P60。 (同步投影:相关内容) 教师:哪位同学能最后总结一下“如何才能做到合理消费”?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1.我们应当顺应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在消费水平提高的过程中,相应调整消费项目,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如,在保证生存消费的前提下,兼顾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兼顾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等。)提高消费效益;2.确保消费需求弹性小的项目,有选择地安排消费需求弹性大的项目。 教师:思考,合理消费的意义。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1)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会对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而生产的结构是否合理又会影响资源的利用,影响到生产的经济效益。(2)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令我们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尚文明;有利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同步投影: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教师:父母当家不容易吧。再来看看我们同学零用钱的使用状况吧。我这里有一张两年前一位二中学生对自己零用钱使用状况的统计表。 (同步投影:一年零用钱约2000元,平均每月用于各种消费的比重见下表: 零食 动漫杂志 书籍文化用品 网吧消费 音像制品 请客送礼 其它 结余  28% 6% 15% 5% 20% 18% 5% 3%  ) 你认为他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不合理。属于发展消费的“书籍文化用品”与享受消费“零食、音像制品”相比,所占比重太小或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相比所占比重太小;网吧消费违反《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六章 青少年自我保护”中明确规定:“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结余相对太少了。 那么你的零用钱使用状况如何呢?请模仿上表,制作一张反映自己零用钱使用状况的表。思考(1)是否做到适度、合理消费了?并说明原因。(2)应如何改进? 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一点消费的技巧,把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在原有的物质消费水平基础上,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提高消费的效益,既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又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学习训练设计及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被动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设计学习训练时,我采用了“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教学策略”。主要通过:确定主题、给出任务、自主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师指导、评价效果等几个步骤来实现。 我给出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反映自己零用钱使用状况的表。并思考(1)是否做到适度、合理消费了?并说明原因。(2)应如何改进? 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深化和提升。它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学以致用,反思在自己的零用钱使用过程中,是否做到了适度合理消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优化消费结构。通过对其原因的研究,又可引申出下一框内容,对健康消费心理的探究。 十一、课例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实现了预设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通过“以问题驱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动”起来,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同伴合作学习的经验等。这一教学策略是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发讨论”来实现的。 第一步,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提问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进目标的实现。”这些名家名言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体现在课堂上,就要求创设与真实事件相一致的情境,抛出与该事实紧密联系、涉及当前学习目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本课堂上我就创设了如下情景: 高三学生小张家庭月收入除去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后为6000元,每月储蓄2000元,家庭现有银行储蓄10万元。平均每月食品费用约1400元,其余日常开销(如水、电、煤、电话、物业管理、衣着、医疗保健等支出)约700元,明年开学小张需缴纳学杂费2510元。小张爷爷最近身体欠佳,正住院治疗。以下是小张一家三口近期消费计划: 父亲:(1)购买一部东风标志206轿车,车价7万元左右;(2)春节期间举家杭州游,需费用2000元左右。 母亲:(1)换一部更为时尚的诺基亚N76手机,3000元。(2)家里冰箱快超过使用年限,需更换。欲购买西门子冰箱一台,3200元。(3)欲报名参加助理会计师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学费700元。 小张:(1)购置一台5000元左右的联想电脑并安装宽带。(2)想买一部更酷的捷安特自行车,1500元。 当我给出这样的情景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的用意是什么。 第二步,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学习知识的目的、兴趣有关外,还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师创设了情境后,要精心准备设置相关引发学生思考的具探究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将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政治,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 接着,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你认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怎样的消费支出安排最合理?(请列出小张家庭明年上半年消费支出的计划表,表中须包含消费支出项目、所需费用、占未来半年总支出比重) 这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与自己的同伴讨论起来。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协作讨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协作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合作、讨论、探究的过程,它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充分体现出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相互启发、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寻找尽可能多的以及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求异、求同与求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表达与创新能力,是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当时的课堂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产生了冲突。分歧的原因在于:在既定的消费水平下,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难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安排。这就又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会去考虑如何像提高经济效益那样,提高消费效益,使用既定的消费开支,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满足,把日子过得更舒坦、更红火。其实这就是合理消费。这一探究活动的完成,学生自然也就懂得了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以及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可见,思想政治课可以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感兴趣的学科,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让课堂的主体——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