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案)第三课: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第三节?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第一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劳动法》规定的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懂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与探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者权利,懂得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等是劳动者应尽的基本义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正义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整理关于《劳动法》资料和相关案例 (2)了解学生现有的《劳动法》知识 (3)准备教学提纲 学生准备: (1)搜集资料(生活中的关于《劳动法》的实例) (2)尝试用已有的《劳动法》知识分析自己搜集到的实例 (3)依据教学提纲进行自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劳动者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就应当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案例呈现】张洪,湖南人,19岁。2003年9月9日进入惠州某鞋厂。厂方没有和他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提供安全培训,便安排他操作冲床。还规定一天工作11小时,一周工作7天。 9月29日,机器发生故障,轧伤张洪右手。虽经救治,食指和中指却永久失去了功能。厂方拖欠4000多元医疗费。张洪的父亲多次到惠州劳动局,工作人员答应督促厂方。张洪手指发炎,日渐肿胀,也不见厂方到医院交钱。其父母多次去工厂催促,始终没见到老板。 一位办公室人员在电话中“接见”了二老,说张洪是在工作中睡觉而被轧伤的。厂方本不应负责,医疗费只承担一半。还说,“厂方不会赔钱了,你有本事就去告我们。” 师:你觉得在这个案例中,张洪受到哪些方面的侵害? 学生讨论:(略) 学生回答:发言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保障方面,如工伤补偿、工作时间过长等方面。) 教师结合案例归纳、分类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板书)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结合案例,强调建立劳动合同的保障作用。 补充:为了保证公民享有的劳动权利能够得以实现,宪法又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2)取得劳动报酬 师:请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关于劳动取酬方面的一些规定。 生:双休日以及国定假日加班有具体的报酬方案 师: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者加班应取得的劳动报酬也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处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替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报酬;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说明我国劳动者有取得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女工在生于期间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产假。 (4)获得劳动保护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于危害生命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5)接受职业培训 职业技能是指劳动者能够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能力。劳动法规定:经由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我国劳动法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中,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师:在我们上海市,大家所知道的劳动者应当享受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有哪些? 学生回答:(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为劳动者缴纳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或住房公积金等) 教师展示工资条进行分析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师:案例中张洪该怎么办?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犯,就要理直气壮,据理力争,依法到有关部门进行申诉,把损失找回来。在此,劳动者行使的就是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补充:工会代表有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劳动者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资料链接】目前,直选工会成为沿海一些省市改革工会组织、运作模式的新探索,特别是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正在蓬勃展开,各种类型的外来农民工工会相继诞生。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新型工会,基本上没有政府背景,工会组织由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自主建立,工会领导人由工人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并且向工人负责,没有行政级别,也不享受什么政治待遇。新型工会的产生和直选工会领导人的出现,使广大劳工有了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和代言人,既有利于依法维护劳工利益,也有利于协调劳资关系,将劳资关系从冲突对抗引向谈判协商。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案例,并且分析案例中的违法之处。【操作平台】完成教材P98操作平台 结论: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小林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 师:《劳动法》为什么这样详细周全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呢?学生讨论(略) 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师:《劳动法》保护每一个劳动者,使得大家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真正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这就是《劳动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根本目的。 2.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板书) 权利和义务都是统一的,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多媒体演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代表——李斌 “身价不是从学历中来,而是从学问中来;不是从资历中来,而是从能力中来;不是从索取中来,而是从奉献中来。”这是全国劳模、上海“智慧工人”李斌经历的真实写照,李斌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专家和工人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于各类人才的渴求。 师:李斌的成才经历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哪些要求? ①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劳动技能。 ②加强道德修养,确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动态度。 ③确立竞争创新观念,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师生共同归纳】劳动者要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创造性地完成劳动任务。 略讲其他几项义务。 (1)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2)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3)劳动者必须提高职业技能 (4)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5)劳动者必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师:五项义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请学生讨论后简单。 学生讨论 师:人的素质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如果你能恪守职业道德的话,那就能保证更好地完成其他劳动者的义务,否则,会作出一些有损于他人、集体、国家利益的行为。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尤其注意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素质。知识经济有以下特征: 一是知识不断创新,人类知识每5年翻一番; 二是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三是知识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四是在就业结构和利益分配结构中,脑力劳动者都高于体力劳动者。   由此可见,提高职业技能不仅是劳动者的义务,也是劳动者适应未来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归纳:要充分认识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为迎接挑战做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师生对话】 师: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思考将来如何在这一岗位上做好一名劳动者?你会采取哪些行动呢? 学生发言更多的可能从“义务”的角度去谈,教师要引导学生也要从“权利”的角度去阐述。 【课堂小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两者是统一的。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激励的机制。在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对于学生的努力,做到充分地鼓励。在师生活动中,增进了师生相互的理解与沟通。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法》的一些基本规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掌握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法律条文的学习比较枯燥,加之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选用案例“打工者张洪遭到侵权”,触及当前“打工族”这一重要社会群体,通过他们指出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 “学生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权利条文的理解,更好地帮助他们去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 选取李斌的案例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在树立权利意识的同时,也培养劳动义务意识,充分了解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本课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劳动保护知识,培养了对劳动的尊重感,更提高了大家对于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为学生成为未来合格乃至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思想基础和心理准备。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