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案)第五课??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第二节?????银行及银行服务???第二框?商业银行的职能     第二框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结合实际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培养学生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材内容学习(学生代表做小老师,进行讲解)与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前往银行作调查相结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理性认识。用两课时时间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教材内容;第二课时:探究成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金融意识。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本框内容,列出提纲。 3.利用双休日完成: (1)个人完成教材P155“想一想”(两题)、P158“操作平台”、P159“想一想”; (2)个人完成教材P206“活动过程”中的1和4,并对活动4作一个活动记录(时间、地点、活动经过、收获等)。以上两题均做在本子上。 4.探究活动,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银行(同一个班内尽量不要出现重复),完成教材P206“活动过程”中的2和5,把探究成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内进行展示、交流。(课堂上就分好小组并定好所要调查的银行)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前探究,同学们对商业银行的职能已比较熟悉了解,下面请各组派一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列出本框提纲。 【学生代表列提纲】 教师:分析同学所列的提纲,并 【多媒体显示提纲】 商业银行的职能 ――基本业务 1.吸收存款――银行的基础业务(最基本的业务) 2.发放贷款――银行的基础业务 3.转帐结算――银行的中间业务 教师:我们分别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做小老师,为我们大家讲解商业银行的三项基本业务。 【三位学生代表上讲台为大家上课】 【学生、教师对三位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补充):存贷款业务属于银行的信用活动,客户与银行发生的是信用关系;中间业务属于银行单纯的服务活动,客户与银行发生的关系基本上不是信用关系,而是“服务-收费”关系。中间业务是国际上银行业务中发展最快的部分,通过“金融创新”产生名目繁多的中间业务品种,并且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的来源。但是在中间业务中,最重要的仍然是转帐结算。吸收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独有的业务,其他任何金融机构不得从事该业务。 银行卡的种类。 一般银行卡大致分为两大类: 1.借记卡(不可透支) 2.信用卡(可以透支) 银行卡按清偿方式划分,可分为: 1.贷记卡 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银行卡。 2.准贷记卡 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银行卡。 3.借记卡。 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其按功能不同,又可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 【第二课时】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银行业务介绍”的课件交流。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教材实际出发,大胆创新,让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由班级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点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 2.课前布置探究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亲身体验银行提供的部分基本业务并开展了相应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拓展了书本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金融意识。研究成果在课堂内进行展示、交流,接受其他小组及教师的检验。也可以设计一些能反映活动情况的表格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填写,最后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表格见“附”)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框所涉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的金融服务,学生对银行多少都有些接触,他们对这一框的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考虑到学生对相关知识还认识不深,因此,本框教学设计注重采用课内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来源:Z|xx|k 附:教学资源 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内容:  活动时间:200 年 月 日 第 次 活动地点:  参加活动组员: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对组员的评价: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