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第二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 第二框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学生利用讨论的形式,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抓住好机遇也要积极应对挑战。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及课外收集相关信息,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正确认识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回去阅读教材内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全班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事例,另一组收集关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挑战的事例。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个论断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某种预言。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这种趋势已经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你们是怎样看的呢? 【出示课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板书) 【学生活动】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5分钟) 两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略)教师把学生的发言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教师展示收集到的材料 加入世贸对农业的影响(2005年)  注:表中所列数据是与不加入世贸的基准情景相比的结果 ????????? 显然,廉价的农产品进口会对农业人口的现有经济状况形成冲击,这会加大农业人口转移的压力,使得农业人口过剩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此压力下,首要的途径应当是农业就业人口在农业这个行业内部的调整不可避免,换言之,尽管由于中国种粮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如能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则有可能提高农民收入。例如,中国的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劳动密集性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产品长期以来在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难以达到国际市场要求,加上国内农业生产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行业分割、部门垄断现象严重,使之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能力。 ?????????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占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米其林以及旗下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富士公司占有率超过25%。此外,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不仅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幼稚产业发展。 ????????? IBM目前同时垄断我国银行业大型机市场。作为中国的关键经济领域之一的银行业仅由一家外国公司提供关键产品,又几乎仅由一家外国公司提供关键产品的服务,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十分罕见的。IBM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垄断,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金融运行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因为当国家间战略出现冲突时,IBM肯定要服从美国国家战略。80年代末,IBM就曾一度撤回其全部专家,中断对我国银行业IBM大型机的服务。现在这些大量的国家重要经济信息已处于开放状态,使得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材料 【出示标题】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但有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板书) ????????? 海关总署: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相当于“十五”时期初2001年的2.8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 ????????? 据统计,1990年至1997年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增长了5倍,年均流量达2650亿美元。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结果。 ?????????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作出的结论。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全球化进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南北国家差距持续扩大的时期。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是做大了,但是绝大部分被发达国家拿走了。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材料 【出示标题】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也给我国带来了金融风险。(板书) ?????????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末,我国在外劳务人数约为52.5万人,比1982年末增长15.6倍,年均增幅达14.3%,比同期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年均增幅高出10个百分点。劳务输出已成为城镇就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劳务输出对全国城镇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均0.66%,1992年更是达到了1.56%。 ????????? 为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我国日益加强技术引进的力度。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达1577项,合同总金额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技术费为18.8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38.4%。 ????????? 2006年前两个月,含有技术引进内容的合资或合作生产成交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占合同总金额的41.1%,居首位。成套和关键设备进口及专有技术许可合同金额分别为9.8亿和9.4亿美元,分别占技术引进金额的19.9%和19.3%,分列二、三位。 ????????? 上海继续深入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全年共引进海外留学人才4805名。截至2004年底,留学人员在沪投资兴办企业3100余家,总投资额超过4.4亿美元,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达5.6万余人,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 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推广、稳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人才引进服务工作。2004年加强了对洋山深水港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世博规划、崇明建设规划等项目的引智工作。全年共立项资助外国专家项目192项,项目涉及汽车、机电、轻工、生物医药、软件、集成电路等十多个行业。共完成有关引智项目149项,引进国外专家310人次。截至2004年底,全市持有就业证在沪工作的外国人达3.2万余名,在上海定居一年及以上的外国人有6万多人。 ????????? 自2003年10月实施“千名香港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以来,累计引进香港专才1370人。截至2004年底,全市持有就业证在沪工作的港澳台人员近4万人。引进的香港人才和留学人才中,三分之二以上流向非公有制企业。 ?????????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泉州地区有近5万人到国外求学,若每人以5万元计,就是25亿人民币。二是造成人才流失更加严重。外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吸引许多优秀学生到国外读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当地,使我国人才大量流失。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材料 【出示标题】三、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但造成了我国的人才外流。(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分析材料的结果总结: 现在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我们需要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决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风险,就置身事外,甘当观潮派。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我们必须树立起全球意识,具有世界眼光,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勇当弄潮儿,借助世界经济的舞台,实现振兴中华的大计。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不能对全球化抱盲目乐观的态度,不应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强国会自动放弃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以为从此便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而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清醒的估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树立积极辩证防范风险的意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我们既要积极、大胆,又要从容、谨慎,抓好机遇,战胜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不断拓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空间。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小论文,谈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学生而言有何机遇和挑战。 2、? 评价标准: ????????? 能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加以论述,并要结合自身实际,可以从几个角度论述,也可以只从一个角度论述。 ????????? 论证过程合理,合乎逻辑,有说服力。 ????????? 文字通顺、条理清晰,字迹清楚。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利用讨论的形式,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既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必然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这锻炼了他们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作理性思考,树立对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学会辨正的看待问题,促使学生更全面的去思考我国的方针政策。教师应联系课前准备材料和学生收集的材料及学生的讨论观点,有针对性、引导性地进行点评,同时引入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性讲解。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实现了教学的目标。通过课后小论文的撰写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联系自身实际,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也使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同学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