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2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西 气东输二线输气管道工程竣工投产,总投资约1 422亿元人民币的西气东输二线管道项目,全长8 70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 程,工程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该工程外连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南至广州、深圳、香港。 尝试探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哪些积极意义? 提示: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改善了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 ---- 幻灯片 3了解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产业转移移入地接收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移入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应用 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4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①_____。 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 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②_________。 一、 基础 主导作用 ---- 幻灯片 5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 ---- 幻灯片 6(3)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⑩_________同步。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案例:中国的⑪________、⑫_________工程;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 (2)意义:①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⑬______。 ②对调入区 2. 环境治理 南水北调 引滦入津 不均衡 增加水源,扩大水域,改善⑭_____,缓解生态缺水 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于水的循环,利于保持水土,防止地面⑮_____。 气候 沉降 (3)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⑯______与水源⑰______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⑱________等。 调出区 调入区 节约利用 ---- 幻灯片 7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1)不利影响:植被的过度砍伐,导致⑲_____________。 (2)有利影响: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提高了作物产量和饲养的⑳________;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使土地的 _________大幅度增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物种急剧减少 劳动效率 3. 生物产量 1.产业结构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减少 增加 ---- 幻灯片 8(2)地区差异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_____,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1)原因:区域之间 ______________存在差异。 (2)过程 2.产业转移 越大 经济总体水平 ---- 幻灯片 9(3)影响 资源 环境污染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工业化 就业 ---- 幻灯片 10教材P25“图1-3-1 中国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 提示:本图由两幅图片组成:左图为机械化采煤。山西省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分布相对集中,为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右图为晋煤外运。晋煤外运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目前晋煤外运的主要路线是大秦线。 1. ---- 幻灯片 11(1)山西省的煤炭资源特点。 ---- 幻灯片 12(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产生的影响。 ---- 幻灯片 13教材P26“图1-3-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路线示意” 提示: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优势因素是地处亚热带,光照热量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较好;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降水不足。而北部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水资源丰富。北水南调工程把北方富余水资源调入南部地区,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的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而且带来水力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多项综合效益。 2. ---- 幻灯片 14教材P28“图1-3-6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提示:首先读图例,根据图例读出中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占12.6%,第二产业占46.0%,第三产业占41.4%;美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占1.2%,第二产业占22.3%,第三产业占76.5%。对比中国和美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可知,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远高于中国,由此可以判定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3. ---- 幻灯片 15  2013年上海环境热线:20年来,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采煤漏水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损失8.6亿元;采煤漏水使水浇地变成旱地损失3.46亿元。同时采煤还产生地裂、地陷、滑坡、崩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质量下降,植被破坏,房屋建设工程受损。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1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3.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亿吨级和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例证1】► ---- 幻灯片 17材料二 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某能源基地(甲图)及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乙图) 乙 ---- 幻灯片 18(1)2013年6月权威部门统计表明我国2013年全年煤炭需求总量将达到36.76~37.33亿吨之间,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原因是 (  )。 ①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 ②我国的发电厂都是用煤作为燃料来发电的 ③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第一位 ④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甲图阴影区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该能源基地建设中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4)简述乙图所示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5)从材料一中探究山西整顿煤炭企业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幻灯片 21答案 (1)A (2)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区;靠近水源等。 (3)可能造成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地面塌陷、损失耕地、地下水漏失等环境问题。 (4)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5)保护了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安全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 幻灯片 22【练习1】► 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结合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4)题。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 幻灯片 23(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  )。 A.由京杭运河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2)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海的火电主要输送到“长三角”地区 B.山西的火电主要输送到东北地区 C.四川的水电主要输送到“珠三角”地区 D.云南、广西的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 幻灯片 24(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 B.输气管线贯穿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 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 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 (4)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幻灯片 25解析 第(1)题,由京杭运河向南输送的矿产有煤,没有磷,广西向广东输送的主要是水电,东北调往华北的没有煤和水,只有石油。第(2)题,青海不是我国的火电基地,山西火电主要输送到京津唐地区,四川的水电主要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第(3)题,西气东输工程穿过两级阶梯,工程最大的困难不是气候条件恶劣,工程建设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第(4)题,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分别向东部输入天然气和电能,电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清洁能源,可减少输入区CO2、SO2等的排放量。 答案 (1)C (2)D (3)A (4)D ---- 幻灯片 26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会产生的环境问题 (1)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 幻灯片 27(2)煤炭开采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山西省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如下: ①提高煤的利用率 ---- 幻灯片 28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④矿区复垦:矿渣回填进行垦植,矿坑发展水产养殖。 ---- 幻灯片 29【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煤炭开采对山西省的影响 ---- 幻灯片 3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因此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我国南水北调及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和引黄济青工程示意图。 ---- 幻灯片 31【特别提醒】 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32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 幻灯片 33【拓展延伸】 生物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幻灯片 34 2013年2月26日新民晚报:用工荒逼东南沿海企业“腾笼换鸟”,从2007年到今年的几次春节长假结束,珠三角历次出现愈来愈严峻的用工荒现象,由于长三角、渤海湾、中西部等地区也已是用工大户,到珠三角打工人数愈来愈少,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迁往中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3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山东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是继港澳产业大举向珠三角、台湾和新加坡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证2】► ---- 幻灯片 36(1)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型产业为主。 (2)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 幻灯片 37(3)从图中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 (1)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 (2)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3)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 幻灯片 38 (2011·江苏地理)图1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2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练习2】► 图1 ---- 幻灯片 39(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 幻灯片 40(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1分析佛山市的工业、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工业的区位选择、产业转移、工业集聚的优点和图2企业间联系分析(2)、(3)、(4)题。 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 幻灯片 41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分类 按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可将产业分为三类,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转移 (1)区域内部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2)区域之间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一般而言,一个区域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1. 2. ---- 幻灯片 42由于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区域,结果,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就产生了差距。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从而产生了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总方向是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 3. ----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误区警示】 产业转移对移出国来说,只有有利影响,没有不利影响 产业转移使移出国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有利于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转移了污染,但移出国的大量产业和资金的调整,减少了国内的就业机会,导致了失业人口增加。 【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区域内部劳动力转移 ---- 幻灯片 45【特别提醒】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的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 幻灯片 46 本“探索”要求我们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小山坡发生的变化,体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自然方面看,小山坡是不毛之地,但距离城市较近,由此可见,小山坡的自然条件较差,没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因素,只能长期荒芜。从人文方面看,该小山坡无常住人口,交通不便,当地政府在小山坡上建大学后,带动了该地区的发展。荒地变为建筑用地,人口增多、交通便利,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昔日荒芜的小山坡变得焕然一新,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探索”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正面的影响。 提示: 教材P24探索思考 ---- 幻灯片 47教材P25思考 提示:除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外,还有:西电东送,北煤南 运,西气东输等。 教材P26思考 提示:调水时对水资源调出区带来的影响是使调出区流量 减少,若调出区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可能使海水倒 灌,水质变坏。对调水沿途流经地区的影响是地下水位 上升,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教材P31讨论 提示: ---- 幻灯片 48---- 幻灯片 49教材P31复习题 提示:1.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在人 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人类对环境既有自觉 主动的改造,也有不自觉的破坏。这种既有正面的也有 负面的影响,总是从对区域环境内某些因素的影响开始 的,但是区域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某一个要素的变 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区域地理环 境的变化。 ---- 幻灯片 50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既改造了自然,造福了社会,同时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不合理的采矿也会给当地的地理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严重,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不但浪费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景观,还污染了水、土地和大气。不合理采矿还造成了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 2. ---- 幻灯片 51在区域间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移出地可向产业移入地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使该地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产业移入地接受产业移出地的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可加快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了两地的合作共赢。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移出地将重化工业向产业移入地转移,也同时把环境污染转移到产业移入地,同时就业机会向产业移入地转移,减少了本地区就业机会,导致失业人口增加等。 3. ---- 幻灯片 524.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点此下载】